首页

学校简介

教师简介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

专家点评

论文

语文对联教学的几点策略

武文冉

(下载)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现在小学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对联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语文的课本上,对联,又称楹联或是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就《趣联巧对》这节课而言,我把我的教学策略总结如下:
一、关于对联的介绍
    小学生对对联没有概念,大部分的了解就是春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无疑是增加了难度的,这就需要老师给孩子进行对联的介绍了,但是在介绍时又不宜过多介绍,一多孩子依旧是理解不了的。就孩子所学进行介绍就可以了,比如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顶针联和数字联,在学习这节课时,除了介绍对联的历史意义和概念外,只介绍顶针联和数字联,其他的就不涉及了。
二、关于对联的写法
     学习对联就要知道对联到底是怎么写的,对联有以下六点格律要求:             
1、字数相等。对仗与对联,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句式一致。句式是指句子节奏形式。相同字数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形式。
3、词性相当。对仗与对联,都要求出句与对句所用字词的词性保持一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4、结构相应。这是说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即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依此类推。此外,还应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
5、平仄相对。对仗与对联,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要求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6、上联脚仄声,下联脚必须平声。这是千百年来积淀成的审美习惯,否则,读起来会别扭、压抑!
    在语句里讲究平仄声的适当搭配,读来抑扬顿挫,具有一种音乐美。否则,平对平,仄对仄,声调就像敲木鱼似的,单调乏味,缺失和谐铿锵!
三、关于对联的避忌
    我们看对仗与对联相同的避忌。当我们认识了对仗与对联的格律要求和分类后,在运用时应注意:
1、避免合掌。合掌就是上下联词义雷同,内容重复,好像左右手掌相对相合。对仗与对联,都是用最精炼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内容,如果合掌,全联仅剩半联,岂不浪费笔墨?
2、避免同字相对。
    综上所诉,小学生学习对联并不深入,只要懂得就好了,我个人认为以上三点足够了。

 

 

(单位名称)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中心校大滩小学

联系方式:15531402974   联系地址: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