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简介
  • 个人简介
  • 教学设计
  • 教学视频
  • 教学反思
  • 教学论文
  • 关于我们
我的教学课例

我的教学设计

        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小故事。


教学重、难点:
        1、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使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高贵品质。
        2、用心体会人物语言,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Read more

我的&学术研究

        课堂小练笔叩开学生语言积累的另一扇门.

 

 

        新的课程理念给习作教学也带来新的挑战。习作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单凭一个学期的六七篇习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平常应进行一些小练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Read more

我的教学反思

        《晏子使楚》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

 

        与楚王的三次交锋中,晏子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超人的智慧、善辩的口才和爱国的热情,真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在设计第二课时,因为本组课文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在“品味晏子回击楚王的话”。

Read more

时代背景

 

        景公意识到单凭齐国的力量是无法与强晋抗衡的,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决意与楚修好,共抗晋国。在这种情况下,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国。 此时楚国由楚灵王执政,他目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一下齐国的使节,于是便有了“晏子使楚”这个故事。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蔑齐人入楚为盗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1] 说明了侮辱别人的人到头来必然受辱于人。 也可以通过这则故事让很多人明白,人不可相貌,海水不可斗量;也可以提醒很多人,对人贸然无礼只能自讨没趣。

Read more

注释译文

  • 延:请
  • 以:因为
  • 短:身材矮小
  • 延:做动词用,引进,迎接
  • 当:应该
  • 道:通“导”
  • 左右: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Read more

作者简介

晏婴

(前578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

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

Read more

制作人:王金岭

本网站建议使用360安全浏览器,1024*768的分辨率浏览本网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