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一条线”

       ——《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总评
                                       
 杨红    刁首凤
    《富饶的西沙群岛》和《香港,璀璨的明珠》,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组“精+略”课文。这一单元是以“祖国的壮丽山河”为主题的。总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单元课文和拓展资料的阅读,使学生了解和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与富饶,同时学习描写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
    本学期我们正在进行“在课文学习中如何落实读写结合”一子课题的校本教研。所以,在教学这一组“精+略”课文时,确定的子目标——在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和“香港的美食特色”的同时,落实“读写结合”点——学习“总分总”的构篇方式和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课文时,用“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地方?”引导学生首先发现文章的“总起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再次浏览课文,引导学生找到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学生找到了“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既是文章的“总起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这就是”先总起——再围绕中心句分别描述”的写法。
    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本的3——6自然段时,通过视频、图片,以及拓展阅读的片段,充分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同时抓住 “大龙虾全身披挂划过来划过去,威武极了。”“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等语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而生动”。在阅读最后一段时,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全文”的词语。
    在学完文本后,教师引领学生总结“作者是怎样把西沙群岛介绍给我们的?”使学生明确“总分总的构篇”。借此,教师引导:“我们的祖国有一个明珠般的地方——香港,想不想到哪里去看看?”然后出示阅读要求“1、2、3、”,这三点要求,就是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方法的迁移,也是“教学目标”的再次落实。
    第三课时,在上课伊始,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两篇课文是怎样把‘美’介绍给我们的?”既再现了文本内容,又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了写法——总分总构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
    然后,在拓展阅读材料中,再次引导学生感受那篇文章是“总分总”构篇,那篇文的语言最优美。使教学目标第三次落实。
    最后,写作训练:请把家乡的美景、美食或特产选其中一样写下来。题目自拟。(也可以选自己曾经旅游过的美景写出来),试着用上“总分总”的构篇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的过程中,这是第四次落实教学目标。
    纵观这三节课,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读中悟写法”从“初读——细读——品读”由浅入深,层层落实,步步深入,从始至终“一条线”;学生由“初步感受写法——深入理解写法——创作运用写法”这条线,充分体现了“读写结合”,从孩子们的作品呈现让我们欣喜地感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三节课的教学是成功的。

 
崇文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