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t 10 Buying e-books.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和北师大对故事教学的建议,采用任务型教学途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语言,是一节故事教学的综合语言运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真实的完整故事情景,将学生带入购物环境中,但主要侧重在选购图书的过程中对图书内容,价格等方面的选择和比较,体现本单元的语言功能,通过引导让学生思考,通过提出不同的问题来整体感知故事,带领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比较多音节形容词的变化,让学生接触这个语言现象,理解所表达的意义,整体感知故事语言和句型 This animal story is interesting. This comic book looks more interesting. The e-book is the most interesting.让学生朗读,模仿,表演故事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师引导下完整复述故事,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 2.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1.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第41 页,是一节对话教学课。
    2. 此单元之前学生初步接触过比较级,但没有学过最高级,因此在故事中初步让学生感受它所表达的含义,并能初步运用。

    学生情况:

    知识基础:

    1. 学生已经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对购物语言有一定的基础,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以旧代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在这节课中,比较级多音节形容词的变化,每出现一种图书,先问学生的意见,然后让学生根据Mocky的个性,表情或动作猜猜他们是否喜欢,是否乐意购买,然后再通过对话,录音揭示故事的情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成为故事内容的构建者和思考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给学生时间,通过独立阅读,看课件动画,回答问题的方式来了解故事大意。

    年龄特点

    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喜欢学习故事,通过平时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购物用语方面的常识。

    本班情况:

    本班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对故事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而且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预习习惯,但是个别学生接受较慢,所以安排了同伴活动予以关注。学生的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学习习惯好的,课前预习到位,效果显著,有个别学生需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会有所提高。

    •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1.学生能理解故事大意并能流畅的朗读故事,语音准确,优美并能简单复述故事大意;

    2.学习新词:picture,dictionary, boring,interesting,exciting,  difficult;

    3.知道在进行比较时,要用到more,最高级时用the most;

    4. 认读并理解This animal story is interesting. This comic book looks more interesting. The e-book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能力目标:

    1.听: 能听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说: 能在小组中扮演角色,准确朗读课文,并能简单复述故事;

    3.读: 流畅清晰的朗读课文,强调语音语调;

    4.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从课文中获得信息,进行课文的简单复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兴趣;

    2.通过逐一的图片深入,促使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通过展示培养学生自信。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在选购图书时从内容,价格,难度等方面进行选择与比较,做理性的小读者。

    教学重点:

    1. 能理解故事大意,理解人物对话,表情,说话的意图,内化故事环节并能表演,朗读故事;
    2. 初步学习多音节形容词的变化,感受比较级,最高级的使用情景。

    教学难点:学生将输入的语言编程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复述课文,讲故事。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师生说、两两说、自主说等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在非网络环境下集体听读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资源

            1.教师PPT演示资源

            2.学生集体听读资源

        3.学生练习资料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2.故事教学

    3.巩固练习

    4.复述课文

    5.拓展运用

    • 4. 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 & Leading in

    T: Good morning, children.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It’s sunny.

    T: How are you today?

    S: We’re very happy.

    T: Me, too. Last Sunday is sunny, too.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pair work)

    S: …(2)

    T: Last Sunday I went to the bookstore. I bought some books. S: ….

    T: Do you like buying books? S: ….

    T: What kind of books do you usually buy? S: …

    T: Yes, we can read the e—book in the computer.

    T: This class, we will read the conversation about books ,too.(出示板书)

    T: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from this conversation? S: ….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周末所做的事情、师生谈话,调取学生已有知识自由对话,复习旧知识,自然引出本对话的主题,再让学生去猜测,激发学生学习对话的乐趣。

    Step2: Presentation

    1.整体感知故事

     看动画,教师给出问题 ,学生整体看故事回答问题  Do you know where the story took place?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is story? Did they buy books?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引导学生听全文,从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回答问题。

    2. 反馈听到的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来板书,贴图 Ken, Ann ,Mocky,

    3. 逐图讲解

     (1) 呈现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①T: Does Ken like animal story? S: …              

    T: What does Ken think of it? S: … (出示句型:This…)

    T: Does Mocky like it?  S: …                       

        T: Why doesn’t Mocky like it? S: …                

    ②T: What does Ann like? S: …

      T: What does Ann say? S: …

    让学生看图并回答问题,学生自由读出(出示句型:This…)

    ③T: Does Ken like the science book?

    T: Why does Ken like it?

    T: What does Ann think of it?

    设计意图:引导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来提取对话中的信息点,学生可以通过插图人物的表情可来理解句意,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初步感知故事,

    ④T: How much is it?

    T: Did they buy it? Why?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自己说说,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人物语言,从中提取信息,It is the most expensive book in the store.,为学生复述故事做好铺垫。

      ⑤T:If you are Ann, what will you do?

         S: …

    T: Yes, we will buy a book according to its prize, content, quality and our interest. We’d better be a good reader.

    (2)呈现图五,图六,图七

        T: Can you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se pictures? You can read your books and answer it. Please try!

        T: Let’s guess .What does Mocky think of it? S: …

        T: Mocky thinks the e—book is the most interesting.(出示句型The。。。)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看图片和文中对话提问题,再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试着自学对话,从中提取故事信息。

    (3)呈现图八,图九

    T:You can learn picture eight and nine by yourself, try to ask and answer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看图片自己提问题,再自己回答问题,自学对话,从中提

               取故事信息。

    Step3: Extending reading

    1.(1)放录音,读故事,看插图,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理解故事

      (2)读故事,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更加完整的概念

      (3)选词填空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人物表情,读出当时的感受,找学生分角色读出

               当时的情景。

       (4)复述课文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说出故事内容

       (5)欣赏电子书:(1)无声

                 (2)英文歌曲(PPT)

                 (3)动画(GO-GO, Disney)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

               力。

    2. 借助语言支持,口头表达自己喜爱的书的基本情况。

    (1) 教师示范

    观看电子书图片后提问,T: Do you like books?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Do you know which one I like?

    教师出示范例:

    I like …

    They are …and ….

    They are .. and….

    They have…

    They have…

    They are the …of the books.

    I like them a lot.

    (2) 同桌交流

    (3) 个别汇报

    四、 Homework: (1’)

    Finish your writing then you talk about the story to your family.

     

    板书设计

                     

     

     Unit 10     Buying e-books

          

         

     

     

    boring

    colourful

    the most

    exciting

    difficult

    e-dictionary

                               

    This animal story is interesting.

       

    This comic book looks more interesting.

     

     

                    The e-book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 教学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部分是采用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看图或是看故事回答,第二部分由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回答,第三部分由学生自问自答来学习,整节课体现了"教,扶,放"原则,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开始由教师带着,再逐步放手,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二、教师的每一部分的引导词运用灵活自如,依据学生上课的状态来给予恰当的提示语。如在由学生自主提问时,教师以五个“W”为提示词,减轻了学生对提问的困难,也拓宽了学生提问题的思路,教会学生去如何提问,都有哪些方面能激发学生思考, 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答案随即出来。就这样,学生根据教师的有效引导,很快进入了故事教学的学习阶段。这样一来老师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这样的提问是实效性强的,这样的教学环节是有效地,也使教与学能够相辅相成。因为它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兴趣,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三、教师板书优美,以人物和教学重点内容为主线,既提示了学生,故事的发展和环节,又以此为依托,为学生课文复述为铺垫,使之简单明了。

    四、单词的讲解应用的较好,是词不离句,不单一。

    五、以概念图为语用支架很好,较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如何去拓展说最喜爱的书的话题,又能提示给学生,从哪几方面入手去说,此为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最大亮点:学生能依照故事的插图或是情节“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因为《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没有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让学生通过看图片突出与e-book有关的问题。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What does Ann think of the e-book? / What ‘s the name of the book? / Why can’t they read it? /Can they read it at last? /Why does Mocky look happy again?等,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给予回答,而是先请同学回答,再引导学生认真听读课文,讨论并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由此证明: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想方设法去寻求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引发认知冲突,诱发问题意识;激发其内驱力,唤起学生思维,使其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以解答问题,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提高能力。跨越式教学中一直在倡导“以言语交际为手段”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用英语,与新课程理念是一致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问问题和在参与回答,真正的做到了言语交际,敢说,感想,敢问。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它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及掌握程度的具体体现,当学生发现并提出一个高质量问题时,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多么重要!

    本节课也有几点不足之处:

    一、第一部分教师设置的问题较多,占时也较长,导致后面的教学时间不够,应该以主要问题为主,不要面面俱到。

    二、学生的两两相说不够充分,导致学生语言的输出有困难,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三、课文的复述为此课的一大亮点,但未能让学生充分展示出来,使教学有所遗憾。

     

     

     

        

    • 标签:
    • 中段
    • 学生
    • 教师
    • 问题
    • 故事
    • 英语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