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小庙-李新侠-《兰兰过桥》教学设计-2012年6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小庙学区中小学校        李新侠

    • 教材简介:

    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学生们几乎都见过桥,也走过桥。但是他们见到的桥都是江河湖海之上的,但兰兰跟着爷爷一起却看到了一座架在水底的桥──潜水桥。建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所有的水面上都架起桥,但兰兰却看见了爷爷随身携带的一座简易方便的桥──塑料桥。本节课在认识这两种桥的特点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定位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上。所以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尽量避免抽象的指导,让学生在听和读中感悟。围绕两种桥神奇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情景,品味语言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开阔学生思维。使学生乐于亲近文本,乐于阅读,喜欢在阅读中品位语言文字的快乐。同时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理解感悟,扩展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未来的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阅读与再造想像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为学生口语表达训练提供机会。

    • 学情分析:

    1、 学生通过半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字词,能够读懂课文内容。这是一篇既充满科学性又充满趣味性的科学故事,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学生聪明、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充满想象力,情感丰富,并乐于表达自己的积极情感。他们喜欢朗读,喜欢把自己对语言文字的喜欢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对科学知识充满了兴趣,积极好学,愿意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但是有个别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我要用课件,用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经过半年的学习,学生都喜欢网络学习,对拓展阅读充满兴趣,尤其喜欢创编活动,但还有一些同学自己阅读和书写速度有些慢,在教学中还要给予一定的指导。

    • 三维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让学生读这篇科幻故事,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3、通过拓展阅读、创编故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从小赋予创造精神。

    •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讲授式、启发引导式、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策略,提供阅读资源,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语文素养。

    • 资源准备:

    演示文稿。小试卷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1、桥字导入

    出示图片“木桥”,你看到了什么?分析“桥”左右结构,“木”表形,“乔”表声。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呢?

    生:总结这个字的记字方法。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桥,架在清清小河上的石拱桥,横跨大江的斜拉桥,还有架设在陆地上的立交桥,他们千姿百态,方便着我们的生活。桥可以带我们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板书(过),谁过桥?

    板书(兰兰)  兰兰怎么样?通过强调不同的词语对课题进行深入的理解。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兰兰过桥》这篇课文。

    2、老师首先检查一下大家的词语是不是掌握了:

    兰花    架设    特别    惊奇    轻巧 (开火车)

    工程师   玻璃砖   采野花   划过去   定计划      (抢答)

    波浪滚滚  各种各样  又平又稳  又薄又结实

    桥梁专家(解释词义)引出句子

    3、读句子: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突出桥梁专家 朗读

               突出会变魔术 朗读

               体会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将给我们带来惊喜。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疑问中提升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一下子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二、精读课文 品味语言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

     生:两种桥 分别是潜水桥和塑料桥

    2学习课文 1-4

    (1)爷爷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向兰兰展现了潜水桥呢?

        有一天,他开着小汽车带兰兰去玩。在路上,他们遇见一条波浪滚滚的大河。爷爷没有停车,一直向大河里开去。兰兰吓得闭上了眼睛。

     

    师生合作读。师读爷爷的做法,学生加上动作来体会兰兰的心情。

     

    请大家读一读自然段,想想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座潜水桥)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2)兰兰所看到的潜水桥什么样呢?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从“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这句话中看出,潜水桥怎样?(是架在水里的,样子就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3)这就是爷爷带兰兰过的第一种桥。

    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把答案画在书上

    爷爷告诉她,这种桥叫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成的。

     

    通过完成这个填空,你又知道了什么?(潜水桥是用什么造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有关句子读,通过想象、读悟进一步理解潜水桥的特点,加强对潜水桥的认识。]

    潜水桥(名称)

                          在水里(在哪)

                  像一幢长长地房子(什么样)

                使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成的。(什么造的)

     

    边小结边出示,然后让学生连起来读一读。

     

    是啊!站在这透明的潜水桥上,兰兰看到了什么呢?

    比较: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

    兰兰透过玻璃看见鱼和船只。

    兰兰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提问:通过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什么是各种各样?你想想兰兰还会看到哪些船?驶过来划过去什么意思呢?

    指导朗读。

    我们同桌之间加上动作互相读读。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吗?

    (1)出示文中的句子,学生读一读

    (2)去掉“大大小小的”“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驶过来划过去”,中间加上“和”字,让学生再读一读(一定要有动态变化消失的过程),问:通顺吗?

    (3)继续追问:这样写也通顺,为什么书上要这样写呢,你读出了什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这句话不仅写出了鱼和船的样子,还写了不同的动作,这样写多生动啊。再来读一读。加上动作。        (4)试着背一背,填空。

     

    这句话写出了鱼的样子,船的样子,说得很具体,我们知道了很多的船是不同的样子,这就叫写具体,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也要像这样写具体。

    检查背诵:

    兰兰惊奇地站在(        ),透过玻璃看见(       )的鱼(        ),(         )的船只从桥顶上(              )。

    (5)看到这样的桥,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兰兰感到非常惊奇,你知道什么是惊奇?你能换个词吗?

                 是谁让我们看到了这么惊奇的桥?(神奇 )

     

    教师小结,引出“神奇”。师:在波浪滚滚的大河下面建了玻璃桥,不仅让安全的通过了大河,还让她看到了美丽的景象,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的感受吗?

     

                 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读句子,启发学生想象,理解潜水桥透明这个特点,体会兰兰所看到的美丽景象,并让学生认识到把句子写具体的重要。]

    (7)小结板书:潜水桥    结实  透明

    3            学习7-9段。

    过渡:兰兰通过结实,透明的潜水桥渡过了波浪滚滚的大河,来到鲜花盛开的原野上,一条小河又挡住了兰兰。兰兰怎么过去呢?你觉得这个塑料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

    1. 朗读7~9段,思考:塑料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________(名字)

        ________(在哪)

    _________(什么样)

    —————(什么造的)

     

    (2)你能来向大家介绍这个塑料桥吗?可以选择一方面来说,有的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有的可以借助图片帮助你找到答案。

    塑料桥(名字)

    小河上(在哪)

    像一起大大的气垫(什么样)难点

    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什么造的)理解点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相机点拨:

    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轻巧是什么意思?(板书:轻巧)

    塑料管子变成了轻巧的桥,多么神奇啊!这句话怎么读才能使别人感受到塑料桥的神奇?同学们想想办法,看看谁的办法最好?

    你敢走在这个桥上吗?如果你要走在这样的桥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课文中兰兰走在这样的桥上什么感觉呢?

    原来这座看起来很轻巧的桥走在上面是又平又稳的,真得很神奇。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3)潜水桥让我们感到惊奇,你还从哪里看到塑料桥很神奇了?

    塑料桥跑了空气变软了,又自动折叠起来。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这座桥与我们平时见过的桥又有什么不同呢?(板书:方便)

    是啊!太神奇了!这样不用的时候叠起来,用的时候再打开,多方便!我们再来读读。

    [设计意图:抓住神奇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进一步理解塑料桥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品读句子的能力。]

    4、学习第十自然段.

    过渡:兰兰在爷爷的介绍下认识了潜水桥和塑料桥。你们喜欢这两种桥吗?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两座桥呢?这么神奇的桥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两种桥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这位爷爷可真是太伟大了。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1)    齐读第10自然段。

          爷爷为我们建造了两座神奇的桥。

           板书(神奇)

    (2)    爷爷真地会变魔术吗?

    不,这不是魔术而是科技的力量,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桥技术越来越高明,不仅从建材上使用不同的材料,而且从形状上、技术上也不相同,可以不受条件的约束,根据需要随时随地的建桥,希望同学们将来通过自己刻苦学习,也能建设处更加神奇的桥梁,更加神奇的房子,更加神奇的汽车,方便我们生活。你看下面就是两名同学的发明创造: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桥梁专家的认识,内化自己的情感,从敬佩爷爷的聪明能干到激励自己努力进取,激发学生向桥梁专家学习,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的决心。]

    三、拓展阅读  积累语言

    阅读材料178-184页及185页《茅以升》相关的类容。(选择你感兴趣的类容读一读。)

     说说你的收获:你了解了哪些桥?它有什么特点?茅以升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加大阅读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加强语言的积累。]

    四、自主创编  运用语言

    你能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桥呢?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方便呢?

        ________(名字)

                  ________(在哪)

    _________(什么样)

    —————(什么造的)

    你可以画一画你的桥,为我们的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生活经验自主选择一个自主创编,设计一个自己需要的东西,尝试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写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利用科学知识热情。]

        大家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够从现在做起,努力探索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变为实际的生活用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更多的乐趣。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鼓励学生勇攀科技高峰。]

    板书设计

    兰兰过桥

     潜水桥  结实 透明    

                                神奇

     塑料桥  轻巧 方便

    • 标签:
    • 学生
    • 设计
    • 语言
    • 塑料
    • 理解
    • 阅读
    • 潜水
    • 神奇
    • 兰兰
    • 爷爷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