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木雕的少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精+略教学设计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 《卖木雕的少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精+略的教学设计 三十团中学 李秀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20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摘抄、积累好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感情态度价值观: 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重难点,关键 1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积累并学会正确使用四字词语。 课时划分:三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大瀑布的图片、有关木雕的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20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摘抄、积累好词。 一.谈话导入 1.投影大瀑布图片 生观看,师简介,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师简介这儿游人、景色。重点词:非洲南部、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 2.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3.板题,读题。 4.生根据提示自学。 二、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文。 (2)画出生字,拼读。 (3)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准备提出来讨论。 5.汇报、交流。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可自己汇报) 字旁:琳琅(láng)满目沉甸(diān)甸 诚恳(kěn)宾(bīn)馆 字形:“释”左边是米加“/”,不是“采”。 “豫”左边不要写成“矛”。 字词意 名不虚传:形容名气与听说的相符,一点儿也不假。 琳琅满目:形容物品多,使人看的眼花缭亮。 栩栩如生:形容物品很逼真,就像活了一样。 爱不释手:很喜欢,舍不得放开手。 犹豫:指很难下决心。 遗憾:感到可惜。 (2)指出逐节读文,正音。 (3)指导写字。“饭”“齿” (3)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我”到非洲南部旅游时,本想买件木雕木工艺品,但由于担心行李超重而未买。后来,卖木雕的少年特意为我送来一个体积小、便于携带的木雕,但坚决不收我的钱。因为他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来学习。 2.讨论交流。 3.汇报。 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出发前,朋友告诉“我”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工艺品。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我”对几个大象坐爱不释手,但由于担心行李超重而没买,卖木雕的少年和“我”都和遗憾。 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晚饭后,少年送来一个小象墩,坚决不肯要钱,因为中国人是他的朋友,这让“我”很感动。 4.学习第一段:1自然段 小结 卖木雕的少年真的可爱,让我们来朗读课文,读出对他的喜爱。 齐读课文 四、阅读拓展: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第三课时 一、梳理课文,引入主题。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卖木雕的少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回忆一下,课文的哪些景物描写感动了你?师生交流。 小结。 二、自主阅读,启发思维。 今天,老师带了几篇文章,在作者的笔下,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到文中去看看吧! 汇报:说说你读的文章。 三、构思讨论,自主创作。 你所了解到的故事中,还有哪些伟大的人物,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敬佩呢?书上看的、电视、电影里看到的。 谁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四、打写作品,小结延伸。 1、学生写作品,完成后。 2、谁给大家读一读你的作品,评一评。 3、小结。 作文题:《夸夸那个黑衣少年》或写一个在你心目中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里输入段落内容... 
- 
													
- 
							- 标签:
- 词语
- 学习
- 汇报
- 生字
- 人物
- 正确
- 课文
- 卖木雕的少年
- 自然
- 小结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