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 董岗 赵玉莹《最大的“书”》教学设计(2012年4月)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 首先建议采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方式来写教学目标;其次,在第一条目标里,最好将会认和会写的字列举清晰;再次,第一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要分开来写。 -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入角色朗读,读好人物的语气。 -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 
													【教学流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7分钟)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赵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对初读课文的引入,可以承上面学生所提的疑问下来。甚至老师可以更大胆一些,把第三部分的内容提到这里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交流来解决自己看到标题时所产生的疑问,这会让学生更有目的性和成就感, 在衔接上也会更自然。而对于生字词的教学,可以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 - 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 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⑴ 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 ⑵ 全班交流。 ⑶ 游戏识字。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 对生字词最好的学习和掌握方式是运用这些生字词, 尤其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应多让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编儿歌等运用语言的方式来学习和巩固。学生自己造句子与老师提供句子让学生读,效果是不一样的。进行分层次的练习巩固是可以的。 同时,在识字时,注意对识字方法的渗透。 - 
													三、再读读文,解决质疑。(5分钟)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书) - 
													四、写字指导。(5分钟)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分小组学习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小组派代表交流识记得最好的生字。 3、自己观察书写生字时哪些笔画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错。 4、全班交流观察结果。 5、师重点指导。 厚:上下都无点 底:上下都有点 宝:下边是“玉”不是“王”。 印:右边是单耳,不是双耳。 埋:左边是土字旁,与“理”区分。 6、学生自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7、选容易的字先描红,临写一个。 8、向老师请教难写的字。 9、自己练写1个。 10、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指出优点和不足。 11、师相机指导。 // 本节课要求写的生字词相对较多,也有一些需要重点指导的笔画,5分钟的时间会不会有些不够?建议前面用于识字和初析课文的时间可以稍微短一些。 - 
													五、拓展阅读。(10分钟)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拓展阅读教材中的《关于化石》、《地球的构造》和《大自然的语言》,如果读完请继续往下读。 2、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 
													六、生成写话。(10分钟)
 1、用今天的生字编字谜或写话。(生写) 2、写话展示,全班评或互评。 - 
													第二课时
 //第一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分开来写,这对合理分配第一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很重要。 - 
													一、复习导入。(3分钟)
 1、复习检查认读词语 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说一说最大的书指什么? - 
													二、自主研读,理解课文。(18分钟)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3分) 2、小组合作说说划出的问题。(1分) 3、展示汇报划出的问题。(1分) 主要有四个问题: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4、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3分) 那我们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5、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2分) 6、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2分) (1)指名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图片出示雨痕、波痕的样子)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2分)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图片)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生答: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 )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师:一块岩石上,又有树叶,又有贝壳,说明什么呢?哪个小组来帮川川解决第三个问题?(2分)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2分) 师:前面的问题我们都帮川川解决了,第四个问题一定难不倒聪明的孩子们,哪个小组来帮川川?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7、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本部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己尝试找到答案解决问题,同时还通过想象的方式渗透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加深理解。但也存在以下不足:对一些重难点词语的理解指导相对缺乏,比如“刨根问底”“足迹”,可以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该词语,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以后的语文学习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对课文的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渗透对朗读的指导,但是仍然感觉不够充分,本节课以对话为主,特别适合角色扮演,同时,本节课中包含较多的问句、感叹句,要体会其不同的语气,角色扮演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建议老师适当加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角色朗读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此外,本文的课文处理还是较碎,建议在最后可以进行回文,同时与下面的拓展阅读进行合理的过渡。 - 
													三、拓展阅读。(9分钟)
 1、请你自由阅读拓展教材第26--28页的《化石鱼》、《地震前动物的主要异常反应》和《五花八门的年轮》,如果读完请继续阅读《不同颜色的云》。 2、谈谈你的阅读见解。 - 
													四、生成写作。(10分钟)
 1、大自然真的有很多奥秘,你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还知道那些秘密?写一写。 2、你喜欢这本最大的“书”吗?为什么?(二选一) 和同学交流交流你的作品。 - 
													五、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办一期“奇妙的大自然”班刊。 - 
													【课后反思】
 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这篇课文内容对学生极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采用了质疑,小组探究,全班交流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但令人担忧的是在小组合作中,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欣赏别人。当我叫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会有很多学生失望的叫喊声,很不甘心坐在位置上,如果不及时指正,就势必一节课由着性子随心所欲,“小皇帝”的本色表现无遗!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狠抓“ 学会聆听、学会宽容、欣赏他人”的良好学习习惯。 
- 
													
- 
							- 标签:
- 岩石
- 句子
- 学生
- 分钟
- 阅读
- 生字
- 问题
- 课文
- 方式
- 最大
 
- 
				
				加入的知识群:
 
			.jpg)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