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微课与微型学习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讲稿:微课与微型学习
    • 典型微课设计分析

    请编辑本学习元,上传一个你最欣赏的微课,并对本微课的设计进行简明分析,如有需要,请结合本课程讲稿进行点评。

    案例一 EdxUsing Python for Research》牛晓杰

    Q1 微课的简要介绍

    • 课程开设机构HarvardX
    • 主讲教师Jukka-Pekka "JP" OnnelaAssociate Professor of Biostatistics Harvard
    • 目标学生:零基础或者稍微有些Python编程基础的人员(面向全体学员)
    • 目标:通过以下安排实现从Python入门到提高的过程:

    Week 1: Python Basics
    Review of basic Python 3 language concepts and syntax.
    Week 2: Python Research Tools
    Introduction to Python modules commonly used in scientific computation, such as NumPy.
    Weeks 3 & 4: Case Studies
    This collection of six case studie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provides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Python research skills.

    • 主要内容:

        Python 3 programming basics (a review)Python入门)

        Python tools (e.g., NumPy and SciPy modules) for research applications(工具包)

        How to apply Python research tools in practical settingsPython实例)

    • 学习活动:
    1. 整体课程开始前进行考试测验学习水平;
    2. 模块学习阅读课程的整体介绍;
    3. 观看学习模块每一部分不超过10分钟的小视频;
    4. 观看完视频后回答针对视频内容和相关知识点提出的3~5个选择题;
    5. 每一模块课程结束后完成本模块作业(基于LIT平台,编完程序直接运行提交)
    • 评价
    1. 教学性:此门课程在开课时为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教学目的、明确了潜在的教学对象,同时结合Python课程特点遵循合理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特点,
    2. 完整性:此门课程结构完整,它不仅包括微课资源(授课视频),还包括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和开展的教学活动及其安排、教学效果评价(作业得分)以及课程学习认证(EDX证书)。
    3. 进化性:学习者在开始和结束此门课程时,课程均会对学习者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学习者的意见对平台课程进行改进;但是此课程并没有采用学习者学习的数据来进化课程,主要还是参考了学习者主观的意见。
    4. 个性化:此门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学习者提供能力水平测试来确定该学习者是否适合此门课程,对用户的学习数据进行记录采集,学习者随时可以获得个人的学习进度和相应成绩、题目出错原因等信息。这有利于帮助学习者进行学习分析,便于学习者自我调整和自我改进。然而同第三点一样,此平台目前已经发展至较高的水平状态,课程建设方并未采用学习者的学习数据对课程进行改进。
    5. 学习中视频简短,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然而内容却十分丰富,视频随后的理解 测试题针对视频中内容提出,有利于学员提高注意力,深入理解知识点;
    6. 作业系统也是相当完善的,基于第三方LIT平台,将一个比较大的编程任务分解为6~9个小的阶段,在每个阶段给予提示和指导,并且平台可以随时运行代码;如果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编写,可以点击提示:第一次点击会扣除此作业的30%的分数,显示程序的关键步骤和函数;第二次点击会扣除此作业全部的分数,并显示正确答案。

    Q2 网络课程/平台界面介绍

    EDX网站首页

    上图是EDX官网界面,edX是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于20124月联手创建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它免费给大众提供大学教育水平的在线课堂。除了在线教授相关课程以外,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将使用此共享平台,进行教学法研究,促进现代技术在教学手段方面的应用,同时也加强学生们在线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登录后的个人版面-课程信息

    初次登陆,用户需进行账号的注册,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需求在课程库中选择课程,如果需要最后的认证证书,那么需要对此课程进行付费,价格为99美元。旁听课程将不会涉及到作业模块和练习题模块,只有视频部分和某些小测试。

    课程首页

    对于教学的计划,在课程的开始有一个总体的说明,包含每周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以及评价机制。通常在课程开始之前会进行一个小测,使得学习者可以对自己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同时还会有一个调查问卷,用作课程开发者的研究等工作。

    主要内容和活动界面

    课程总体分为五个模块,按照周划分,每周为一个模块,每个模块有3~7部分不等。在每个模块开始之前都会有一个针对此模块的总体介绍。

    课程模块介绍界面

    上图即为针对第二模块第二部分后面的讨论。事实上在每个模块或者每个作业之后都会跟着一个讨论区,里面有这个课程的学习者针对此课程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针对性强,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区也非常精彩。

    教师视频讲授界面

    在每个模块的每个部分,都有一段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教授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同时还会用编程工具和马克笔画图来辅助理解。课程视频界面都有字幕,视频文件和字幕文件均提供下载;同时还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来调整视频播放速度等。

    视频结束后的选择题

    在每个视频播放结束后,都有2~4个选择题。题目的内容为视频中提到的细节,考察学习者对整个视频的理解。这些选择题计入总分,每道题有两次回答的机会,稍微走神或者对英文的表述理解不到位就会做错。

    LIT作业平台运行和提交界面

    在一个模块的课程学习之后,就要来到做作业的阶段了。前期为一个模块对应一个作业,后期涉及到案例学习之后变成了一个案例对应一个作业了。一个作业通常是完成一项比较大的编程任务,然后每个作业又划分为几个小作业,左侧是提示,右侧的代码编写和运行区。当然,如果实在做不出来,可以显示答案,这意味着这个作业的分数也没了。

    EDX课程修读证书

    如果完成学习任务的70%以上,那么就可以申请获得这门课程的证书。

    Q3 结合《移动学习》中对于微课设计原则的分析

    • 微课学习内容设计方面

    微小性:此微课每次视频不超过15分钟,内容少而精,针对性强,主题突出;

    平台将Python统计分割成多个教学课程,根据此门课程的课程大纲可以看出,每节课程基本涉及一个Python库或者案例的使用,知识组块相对完整,适合零碎学习,符合最小粒度原则和微课自包含原则;课程采用视频教学加字幕作为教学媒体,但是学习者可以选择只使用视频或只使用字幕,符合最简媒体原则。

    趣味性:此课程趣味性较弱或者无,哈佛大学教授分析透彻,语言流畅,可能为了更加高效的授课Python,所以并未体现较多趣味性,但是由于其时间短、内容密集,学习者并不会觉得无聊。

    泛在性:此课程可以在电脑端学习,也可以使用手机学习。(但是手机完成作业会有困难)

    关联性:针对Python统计这一主题开展课程,由此串联起微课教学内容;

    规范性:术语使用规范,无知识错误,画面清晰度高无抖动,字幕质量高。

    • 微课学习活动设计方面

    简单原则:此课程分为观看视频学习,根据视频的小练习、编程类作业、社区讨论。

    少输入原则:观看视频后仅需完成选择题来巩固知识,不需要在多余完成其他任务。

    学习交互的情境性原则和自然体感交互原则:关于交互这一点,此门课程最突出的便是学习者使用编程平台完成作业环节上。此平台可以及时给出反馈、评定分数。学习者可以在社区与学生和教师开展讨论。除此之外,此课程没有其他交互过程。

    • 微课评价认证方面

    过程性评价:视频之后的选择题贯穿学习过程,选择题正确率、视频观看完成率、编程作业得分均纳入学习过程评价指标;

    最终评价:将过程性评价和作业完成情况按照比例计算最终得分,得分在70以上并缴纳课程费用的同学可以获得哈佛大学在EDX平台针对此门课程办法的证书。

     

     

    案例二 编程猫(唐文静)

    一、微课的简要介绍

    • 课程开设机构:编程猫
    • 主讲教师:编程猫的教师
    • 目标学生:6-16岁无编程基础的学生
    • 目标:以图形化积木的方式,更简洁的将编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对于编程设计的爱好和发掘学生的编程潜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简单、自由创意创作编程作品,同时通过创意游戏编程摆脱沉迷游戏的困境。
    • 主要内容:
      1. 认识 Python 编程语言并了解其优点
      2. 编写Python 程序,在线运行调试 Python 程序;
      3. 掌握 Python 中 基本的语法
      4. 掌握本地终端运行调试 Python 程序;
      5. python绘图库,二维码生成库等其他库的调用6.python中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 微型资源:每节课有一个微课视频
    • 学习活动:
      1. 观看十几分钟的课程,在看视频的过程中,需要跟着视频在线编程
      2. 课后需要在平台上完成一个编程作业
    • 学习评价:教师通过学生在平台上保留的作品进行评价
    • 认证服务:将相应的课程全部看完,将平台上的作用完成,即表示将本课程学习完毕
    • 微课评价:
      1. 教学性:微课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潜在的教学对象和严格的科学性,并遵循合理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采用动画讲解的方式,把程序编写过程变得活泼有趣。
      1. 完整性:微课结构应具有完整性,但是这个微课在完整性方面比较欠缺,它包括微课资源,还包括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和开展的教学活动及其安排,但是在教学效果评价以及课程学习认证需要老师进行评价和认证,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而非学生自学的平台
      1. 进化性:微课教学过程虽然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但它不是封闭的。但这个微课看不出微课是在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中不断进化和生成的。
      2. 个性化:微课应帮助某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以达到其有效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目的。微课建设者通过教学平台,对用户的学习数据进行记录、采集,进而进行学习分析,但还是在调整微课这一步骤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平台介绍

    2015年3月,编程猫创始人李天驰和孙悦从欧洲顶尖理工科大学学成归来,带着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欧洲创新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了符合中国儿童的编程课程——编程猫。以上是编程猫的官网,平台主要含有各种各样的编程课程,以及编程游戏,帮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学生需要进行课程选择,进入课程学习界面,界面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微课讲解的界面

     

    下面是在线编程工具

     

    三、结合《移动学习》中对于微课设计原则分析

    • 课学习内容设计方面
      1. 微小性:此微课每次视频不超过15分钟,内容生动有趣,针对性强主题突出;平台并没有系统地从一而终地将整个python体系讲解清楚,而是将python中最核心的部分进行拆分,讲解最关键的部分,内容比较精简。
      2. 趣味性:此课程利用动画呈现的形式,营造自由开放娱乐的氛围,具有趣味性平台的色调以及微课内容都显活泼欢快,利用动画讲解而非真人显得比较有趣,利用图形化编程入门,提高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
      3. 泛在性:此课程只能在电脑端学习
      4. 关联性:针对Python统计这一主题开展课程,由此串联起微课教学内容;
      5. 规范性:语言文字表述清晰,画面清晰度高无抖动,内容讲解表达规范无错误有条理。
    • 微课学习活动设计方面
      1. 简单原则:此课程活动是根据微课内容照着编写同一程序,比较简单。
      2. 少输入原则:观看视频后,需要在平台上完成相应的编程任务。
      3. 学习交互的情境性原则和自然体感交互原则:除了提交作品和老师评分之外此课程没有其他交互过程。
    • 微课评价认证方面
      1. 过程性评价:视频中跟着做的环节体现了过程性评价
      2. 发展性评价:视频后的作业提交体现了发展性评价
      3. 融入课堂整体性评价:在此课程中没有体现
      4. 最终评价:将每次作业的得分作为平时分,将最后一次大作业作为期末成绩,进行按比例加和得到最终成绩

     

     

    案例三 Keep《HIIT燃脂初级》覃梦媛

    Q1 微课的简要介绍

    课程开设机构:Keep公司

    主讲教师:Keep教练团队

    目标人群:想减肥的人或者想提高心肺功能的人

    禁忌人群: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孕妇、残疾人、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类疾病以及其它新陈代谢疾病的人群、患有骨科伤病且尚未痊愈的人群以及其它遗嘱建议不适合运动的人群

    目标:HIIT通过短暂高强度的运动和休息交替重复进行,能在单位时间内就达到非常高的能量消耗效果,对于城市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群来说可以短期快速燃脂达到减肥效果

    主要内容:23个燃脂动作技能教学,

    •  热身warm-up: 手臂环绕、附身大腿后侧交替拉伸、左右小跳、锯式平板支撑
    •  第一节Part 1:早安式体前屈、箱式深蹲、半蹲、支撑平移、平板支撑交替抬腿、平板支撑、开合跳
    •  第二节Part 2:靠墙俯卧撑、简易Buipee、平板支撑、勾腿跳、跪姿支撑交替抬腿
    •  拉伸Stretch:向前肩部环绕、上背部拉伸、靠墙左侧跟腱拉伸、靠墙右侧跟腱拉伸

    学习活动:

    • 初次学习者参加零基础适应性训练,进行腹部臀部的唤醒
    • 学习采用边看边跟着做的学习模式,如果对动作不明白可以查看演示精讲
    • 每个动作给予5秒钟预备时间,每个动作做10次左右,每5分钟左右进行20秒休息
    • 训练结束拍照可进行成果展示,或者进行打卡分享,也可在社区发表训练成效或方法
    • 学习完燃脂初级后可继续学习燃脂进阶

    评价:

    • 教学性:此课程为动作技能的教学,课程中除了有规范的动作演示视频,还有演示精讲,让学习者能够边看边及时练习,并且动作难度有易到难,符合动作技能的教学规律
    • 完整性:此门课程结构较为完整,它不仅包括微课资源,还包括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和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评价(燃脂量、时长、难度)以及课程学习认证(徽章)
    • 进化性:这门课具有一定的进化性但仍有缺点,除了要求学习者训练前参加零基础适应性训练以外,建议学习者规划每天的饮食总热量摄入以及每周至少训练4天,如果学习者退出训练会要求学习者反馈退出原因,但是暂时未能明显看到课程根据学习者反馈做出的调整
    • 个性化:此门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训练体验,学习者可以自选时间地点、自定步调进行训练,并且会记录你的训练时长,燃脂情况等个人数据,便于学习者自我改进和调整训练计划。

    Q2 平台界面介绍

    课程首页

    视频演练-演示精讲-休息界面的截图

     

    成果展示-社区展示截图

     

    训练数据-所获勋章截图

    Q3结合《移动学习》中对微课设计原则的分析

    微课学习内容设计方面

    • 微小性:每个分解动作视频不超过30秒,每次训练一节内容教学时长也不超过15分钟,内容少而精,动作讲解到位,适合初学者学习。
    • 趣味性:由于此课程面向的对象大多是都市快节奏生活的成年人群,课程趣味性不是特别明显,但但是由于其时间段、内容充实、学习者边学边练,并不会觉得无聊。
    • 泛在性:此课程适合在手机移动端进行学习,学校、家中均可成为泛在学习的环境
    • 关联性:课程关联性强,热身训练后进行动作学习,学习完再进行拉伸,符合动作技能的学习规律,及具关联性。
    • 规范性:视频中动作教学术语规范、演示视频清晰,无知识错误。

    微课学习活动设计方面

    • 简单原则:此课程主要氛围视频边学边练、演示精讲、成果展示、社区讨论
    • 少输入原则:观看视频后用户只需要进行训练和成果展示,没有其它强制的额外要求
    • 学习交互的情境性和自然体感交互原则:关于交互这一点,此门课程最突出的就是学习者可以边观看视频边进行动作技能的训练,且视频中的“虚拟交互”也会使得学习者具有学习的情境性,体感交互自然。比如学习者要做10次重复的动作,视频首先会说 “调整好呼吸,训练马上开始”,并在学习者做动作的过程中进行动作倒数,在倒数几次动作学习者感到疲惫的时候会说“再坚持5秒!”或者让学习者“休息一下吧”。

    微课认证评价方面

    • 过程性评价:学习者每完成一阶段课程的学习会得到相应徽章,并且会有阶段性运动报告
    • 最终评价:该课程性质为动作技能自我提升的训练课程,课程会不断进行更新,学习者练习完某一课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训练课程,进行不断进行训练学习,没有规定的学习止境,暂无课程结业证书。

     

    案例四:Duolingo多邻国语言学习平台 (周建蓉)

     一、微课的简要介绍

    • 课程开设机构:Duolingo

    • 目标学生:学习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世界语(Esperanto)等其他语言的各年龄阶段的学习者

    • 目标:用有趣的游戏关卡设计,让更多人在乐趣中坚持语言的学习。终极目标是运用现代科技,让人人都能享受到私人教练的指导。

    • 主要内容:

      1. 直接学习英语与西班牙语;或使用英语学习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世界语(Esperanto)等33门语言(可同时学习多门语言)。

      2. (以荷兰语为例)一共包括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大约有12~24个模块不等:第一单元:语言基础、短语、食物、动物等名词、形容词等;第二单元:连词、介词、动词、数字、颜色等;第三单元:副词、时间、地点、工作等名词;第四单元:形容词、地理、方向、旅行等名词;第五单元:娱乐、材料、学校等名词、形容词、动词;第六单元:艺术、体育、态度等名词;

      3. 每一单元设有小测试。

    • 学习活动:
      1. 正式学习之前,学习者可以选择先进行语言能力的测试,然后从系统推荐的课程开始学习(也可以从头开始学习);
      2. 开始学习时,首先学习这一模块的学习提示(Tips and notes),里面对这一模块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说明,包括语法规则、特殊用法等。

      3. 进入正式的学习时,多邻国会呈现简单的句子,并播放读音,学习者通过选择卡片、或单选题的形式对句子进行翻译;当学习者不认识题目中的某个单词时,可以将鼠标移动到单词上获得单词的释义;当提交了错误的答案,多邻国会立即报告正确的答案,如果对答案有异议,可以点击进入本题的讨论区,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

      4. 每一模块的学习结束过后,多邻国会显示这一模块的错题集锦;当错题较多,学习者通关失败,需继续学习直至通关成功方可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学习者每通关成功,将获得勋章和宝石奖励;

      5. 当学习者通关这一单元的所有模块,将进行一次单元测试。其中更包括听力、发音、翻译等多重模式;在测试中,每错一题你的生命值将会减少一个,若减少三颗后测试立即结束。

      6. 当学习者通过所有的关卡,则通关成功。

     

    • 评价
      1. 教学性:多邻国有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潜在的教学对象和严格的科学性,并遵循合理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通过边学边用,边听边看的形式,在语言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并且通过游戏通关的形式让学习的过程更加有趣。

      2. 完整性:多邻国包含了微课资源(模块前的导读、学习过程中呈现的不完整的句子、读音、图片等)、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开展的教学活动及其安排、教学效果评价,但不足的是,平台没有设计课程的学习认证。但多邻国公司有自己的语言认证测试(DET),已经被200多所大学所接受。

      3. 进化性。目前多邻国的课程并没有体现进化和生成性,课程内容基本固定。但多邻国会不时地拓展模块,供学习者不断地学习。同时在讨论区也有很多学习者向多邻国提出建议。

      4. 个性化:在开始学习前,通过对学习者水平的测试将推荐相应的课程;在学习每一模块时,学习者可以通过直接测试的形式通关,而不用该继续学习。但多邻国无法智能推动、或跳过某些课程,在个性化这一方面有所欠缺。

    二、平台介绍

    Duolingo是一个免费的语言学习平台,包括语言学习的网站和应用,以及数字语言能力评估考试。该项目于2009年底在匹兹堡由Carnegie Mellon大学教授Luis von Ahn([eCAPTCHA的]创建者)和他的研究生Severin Hacker开始,然后与Antonio Navas,Vicki Cheung等人共同开发。多邻国所有语言学习功能都是免费的,但它在移动和网络浏览器应用程序中都使用定期广告,用户可以通过支付订阅费来删除。

    平台首页

    学习者选择语言后,多邻国会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计划、之前语言学习的基础等信息。

    设定学习计划

    进入学习后的首页

    除了首页,平台还设有讨论区和实验区,讨论区供学习者交流使用,实验区会不断地推出新的语言学习小功能。

     

     

     

    三、结合《移动学习》中对于微课设计原则的分析

    • 微课学习内容设计方面:

      • 微小性:每一模块的学习大约有十道左右的题目,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完成。每一模块针对一个主题进行,例如关于食物的单词,或形容词等。

      • 趣味性:多邻国将游戏理念倾注到每个单元之中,学生在闯关的模式下学习,当完成一个主题单元的学习并通过测试后,学生可以获得勋章和宝石奖励。这种游戏化学习的理念,加上卡通画的界面设计,使得多邻国的趣味性大大增加。

      • 泛在性:多邻国支持在PC端和移动端,能够随时随地学习。

      • 关联性:单元间呈现难度递增的关系,单个模块的课程针对某一知识点,但模块间的联系不够明确,使得些模块组成的每一单元的主题也不够清晰。

      • 规范性:微课资源讲解准确无误,文字表述清晰,图片、动画清晰,音频清楚无杂音。

    • 微课学习活动设计方面:

      • 简单原则:界面设计简洁且操作简单,每一个任务只承载一个动作,只需要学习者选择、输入、听或读。

      • 少输入原则:题目大多只需要学习者点击相应的单词或图片,只有极少数的测试题需要手动输入。

      • 学习交互的情境性原则和自然体感交互原则:当学习者将鼠标移至单词上方,会自动提示单词的释义;平台设置了讨论区,在每一任务回答结束后也会弹出本题的讨论区,学习者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 微课评价认证方面:

      • 过程性评价:由于多邻国学习方式的特殊性,每一个活动即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评价的过程;当学习者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之后,平台会显示答题的正确率,将错误的题目标红;整个过程中没有评分,但通过生命值等形式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

      • 发展性评价:多邻国没有体现发展性评价。

      • 评价及时反馈:学生能够在做完题目后立刻得到正误的判断,如果错误会直接显示正确的结果。学生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之前的错题,进行回顾和反思。

      • 融入课程的整体评价:整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评价的过程,评价融于学习中。每个知识点、每个模块都将获得一定的经验值,但这对于最终的评价没有影响,只涉及排名。

    案例五  熊猫小课《高效阅读入门》于玻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高效阅读入门》

    主讲教师:周源

    适用人群:阅读拖延症、阅读缓慢者、阅读困难户

    课程目标:

    初级目标:在初阶目标的基础上强化阅读联系;学会制作功能查询卡和趣味行动卡;能够完成“系统学习”,将指示转化为行动。

    进阶目标:了解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速读画记法和一元笔记法;能够较好地完成“兴趣阅读”和“广泛学习”。

    报名学习制度:本课程实行好友邀请制,通过入学测试后即可获得上课资格。上课时间将会在获得资格后安排。

    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

    课程内容保留:课程内容会永久保存,可自行复习。

    课程表:

    课程关联书籍:

    学习形式:

    交互式课堂:

    挑战任务:额外提供大难度挑战任务强化实践当天知识点,老师会专业而全面批改点评作品。

    二、课程学习过程介绍

    1. 课程导入和课后小结

    通过实际问题或以往教学内容导入,吸引学习者注意。

    每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关键词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习者快速回顾所学知识。   

                   

    2. 知识讲解

    (1)课堂讲解

    通过模拟微信聊天的形式,学习者点击屏幕下方的按键,屏幕上则自动显示对话(预设好的)。知识主要通过文本(教师的语言)、图片(包括漫画等)和PPT的形式传递给学生。

    (2)随堂讲解

    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延伸扩展的知识和教学案例,通过随堂讲解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不明白设计“随堂讲解”功能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和课堂讲解没有差别,但却需要学习者点击“随堂讲解”按钮进入该界面进行学习)

                       

    3. 教学互动

    (1)课堂小实验

    (2)随堂小测试

    形式一般为选择题,根据学习者的答案教师(机器)会进行反馈,以下展示了选对或选错后的教师反馈,反馈后会立即流畅地进入后续内容的教学。

     

    (3)个人习惯调查和建议

    将个人学习经历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建议。

    4. 学习打卡

    每上完一节课即可打卡,通过打卡,鼓励学习者继续完成学习。

     

    5. 课堂作业

    课后作业包括书面性测试(选择题为主)、实践性作业两种:书面性测试通常为选择题,学习者完成后会给予反馈;实践性作业则较为开放,如读书、写笔记等,如果在48小时内提交则会取得教师的专业评价,如超过48小时则机器自动给予反馈(多为鼓励)。

             

    6. 学习挑战

    额外的学习挑战,通常为实践性质,可在社区看到其他同学的挑战情况。通过学习挑战可获得(虚拟)学分。

                 

    7. 学习资源

    教师会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8. 内容收藏

    平台支持内容收藏,有助于学习者回顾重点知识。

        

    三、微课评价

    1. 结合微课的概念进行评价:

    聚焦“高效阅读”这个具体问题,针对性强,主题突出。

    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堂认证不足。

    持续时间短,每节课学习时间大约在10分钟。

    内容少,容量小,支持移动学习。

    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文本、图片、PPT等,但缺乏视频、音频等形式的媒体形式。

    2. 结合微课的课程属性进行评价:

    教学性: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潜在的教学对象和严格的科学性,并遵循合理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完整性:不仅包括微课资源,还包括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和开展的教学活动及其安排、教学效果评价以及课程学习认证。(课程认证不够完善)

    进化性:教学过程虽然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但不是封闭的。学习者对于微课可进行满意度反馈,微课是在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中不断进化和生成的。

    个性化:在学习者进入学习前进行小测试,交互式教学中会根据学生的答案提供相应的教学反馈,但在其他资源提供上、学习者风格适应上等等方面个性化还不够完善。

    3. 结合微课设计原则进行评价:

    (1)内容:

    微小性:本课程针对“高效阅读”一个主题,针对性强;共四节课,每节课的课容量较小,满足了最小粒度原则和微课自包含原则,但在微课松散重组原则和最简媒体原则上还有不足。

    趣味性:基于微信平台,模拟微信聊天的形式,多种互动的加入,增强了微课的趣味性。

    泛在性:基于微信公众号,可支持PC端与多种移动终端开展无时无刻、不出不在的泛在学习,且内容自适应呈现。

    关联性:此课程为《高效阅读入门》,为免费课程;在这门课的基础上,还有更高阶的高效阅读课程,为付费课程。多个微课资源围绕某一主题聚合起来,形成更大的主题知识单元。

    规范性:使用规范的学术用语,语言文字表述清晰、有条理;画面清晰。

    (2)学习活动:

    简单原则:此课程包括交互式学习、学习挑战任务、课后作业。

    少输入原则:课程活动少而精,课后挑战和作业任务量较小。

    自然体感交互原则:课程交互采取模拟微信聊天的形式,使得学习形式更为熟悉、简单、自然。课程交互中,教师(机器)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反映进行下一步内容的讲解。

    学习交互的情境性原则:课堂交互、挑战任务和课后作业都将学习者置于真实的或模拟的阅读情境中,或者使学习者回忆先前阅读经验,具有情境性。

    (3)学习评价:

    学习过程:本课程具有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日常作业如在48小时内提交,会有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反馈;如超过48小时提交,则会有机器的自动反馈。

    学习结果:可能由于是入门课程的缘故,本课程对于学习结果并没有太多评价,无最后的测试和反馈,仅打卡四次便可完成课程。

    (4)认证服务:

    不授予学分,无证书,无电子学档。

    四、我喜欢的原因

    大多数微课都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呈现,但本门微课是以“模拟微信聊天”的一对一师生交互式课堂的形式呈现,学习形式新颖吸引人,虽然是伪交互(预设式的交互),但也能给学习者真实交互情境的错觉。

    案例六  智慧树平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张婧

    一、微课的简要介绍

    课程开设机构:清华大学

    主讲教师:楼庆西、王贵祥

    目标学生:大学生

    目标:

    • 基本教学目标: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建筑文化;普及和传承中国古建筑知识,增强保护意识;提高对优秀中国古代建筑的鉴赏能力
    • 高阶教学目标: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萃,创造中国的文化独特性;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知乡美,忆乡愁,建设更美我家乡;传承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做有底蕴的中国人

    主要内容:

    • 讲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 介绍了建筑的基本类型以及对应建筑的产生、特点和作用
    • 介绍了文物建筑的价值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

    微型资源:每节课有一个微课资源

    学习活动:

    • 观看在线视频,学习新知
    • 完成章节作业,巩固知识
    • 平台讨论、问答,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互
    • 参与直播互动
    • 最终的期末测试

    微课评价:

    • 教学性:微课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潜在的教学对象和严格的科学性,并遵循合理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具体,配有相应的图像,讲解具体。
    • 完整性:微课具有完整性,它不仅包括微课资源,还包括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和开展的教学活动及其安排、教学效果评价以及课程学习认证。
    • 进化性:微课教学过程虽然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但它不是封闭的,这个微课并未体现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不断调整微课资源的特点
    • 个性化:微课应帮助某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以达到其有效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目的。该门微课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学生的学习进度分析,并且会及时提醒学生进行学习,但是对于参照学生数据调节微课内容仍然没有做的很好。

    二、平台介绍

    下图是智慧树平台的登录界面,智慧树网同各个高校合作,因此学生可使用教务系统的账号密码进行登录,同时,教务系统中选的智慧树平台开放的课程也将在登录后显示。

    1 登录界面

    下图是登录平台的首页,主要包括导航栏可进入不同功能界面,同时主界面对学生选择的课程进行了分类,包括学习中,已完成,收藏,内部选课等板块,选课功能和学校设置有关,比如北京我们学校就是在教务管理系统选课以后再进行学习,不过可以通过本网站进行课程预览。

    2 课程首页

    如图所示是课程学习的界面,主界面为视频播放界面,可以查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师发布的课程资料,同时可以通过课程论坛参与讨论,学习笔记进行笔记发布和分享,右边则是课程目录,完成的视频会打上勾,笔记了包括我的笔记和优秀笔记,可进行查看。

    3 课程学习

    如图所示是见面课界面,包括见面课的安排,可以查看回放,同时包括了见面课的详细信息,可以查看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料进行预览,同时有见面课风采板块,记录见面课情况。

    4 见面课

    课程论坛是学生和老师的讨论区,设有不同板块,按照不同板块进行不同内容的讨论,同时学生可自主进行发帖讨论,可发表问题和其他同学以及老师进行交流。

    5 课程论坛

    如图所示是作业考试板块,由于课程已经完成过了期末考试期限所以目前界面没有显示相关的作业考试信息,此板块包括未上交和已上交的作业板块,学生可进行查看以及相关习题作答。

    6 作业考试

    如图所示是课程事务处理板块,学生可进行退课和请假事务的申请,助教和老师会进行事务处理,学生可查看事务结果。

    7 课程事务

    如图所示是教学计划的界面,展示了课程的具体时间安排,方便学生查看。

    8 教学计划

    如图所示是学习分析,包括课程的当前得分以及不同模块的当前得分情况,方便学生查看情况,同时可以查看目前学生在班级中处的位置,便于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避免落下太多。

    9 学习分析

    三、结合《移动学习》中对于微课设计原则方面的分析

    微课学习内容设计方面

    • 微小性:此课程视频多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最多不超过15分钟,每节课只针对一个知识点,视频资源容量较小,针对性强,主题突出。
    • 趣味性:此课程的趣味性较弱,课程邀请了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知识传授,教授讲解细致但较慢,趣味性比较少。
    • 泛在性:此课程可以在电脑端学习,也可以使用手机学习。
    • 关联性:课程单一的微课资源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设计的,而从总体来看,微课设计从基础入手,逐渐加深,多个微课资源围绕主题形成主题知识单元,教学内容之间存在联系,具有相关性。
    • 规范性:使用规范的学术用于,语言文字表达清晰、有条理;画面清晰,镜头切换合理,符合视频制作的规范性。

    微课学习活动设计方面

    • 简单原则:此课程分为观看视频学习、完成章节作业、社区讨论问答和期末测试。
    • 少输入原则:观看视频后用户只需完成相应的测试,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是否发帖,么有其它强制的需求。
    • 学习交互的情境性和自然体感交互原则:本课程交互比较突出的是课程问答和课程论坛平台的讨论交互以及线下直播的交互,但是线下直播由于时间地点的限制,交互限制较大,社区交互是主要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方式。此外,平台可以及时给出学生的学习反馈、学习进度提示以及班级相对位置,激励学生进行学习。

    微课过程评价方面

    • 过程性评价:学习者在完成阶段学习时会有相应的学习进度的进步以及通过章节测试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学习的过程也是评价的过程。
    •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针对学习者的每次测试,反馈结果及时。
    • 融入课程整体评价:整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评价的过程,评价融入了学习中,包括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行为表现,将评价融入了课程。

    案例七 洋葱数学《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阚雨菲

    一、微课简要介绍

    • 课程开设机构:洋葱数学
    • 主讲教师:逾百人的教研团队集体创作,其中包括名校学霸、重点学校名师和权威学科专家。
    • 目标学生:有意向学习本课内容的各年龄段学生。
    • 目标:

    掌握有理数有关概念,包括正数、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规则。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理解有理数找规律的数学思想方法。

    • 主要内容:

    主要分为概念课与解题课,其中概念课程为教科书内核心概念的讲授,解题课将知识点放至实际应用中,巩固所学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学习内容包括正数和负数、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乘方、科学记数法、有理数找规律。

    • 学习活动:
    1. 浏览单元的知识图谱。
    2. 观看一课时的微课视频,并完成对应训练
    3. 依据学习结果得到反馈,巩固复习,开展下一课时的学习。
    • 评价
    1. 教学性:洋葱数学每一课时的视频内容均注明属于概念课或解题题,明确每一单元所需掌握的知识。同时APP的注册与登录没有年龄限制,学生可自主选择对应的年级、教材版本、对应单元等开展学习,可用于学生的提前学习、复习等。在微课播放时提供交互、画面有趣直观、结合实际、语言清晰;课程内容循序渐进,由易至难;注重课后总结、巩固,并且APP有试炼场,通过PK的形式练习所学。
    2. 完整性本微课结构包括课程视频资源、题目资源,每一小节之间相互关联,学习后可获得积分兑换虚拟奖品等。但缺少讨论等教学活动,学生只能够观看视频、进行练习,没有认证服务。
    3. 进化性缺少进化性。虽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顺序等,但是微课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但会以及课标,定时推出专题类微课。
    4. 个性化:APP会依据学生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为学生绘制以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六个维度的雷达图。但并不能根据此进行个性化推荐。

    二、网络课程/平台界面介绍

    1、学生登陆后需选择科目、教材版本、学校等基本信息。然后选择加入哪一阶段的学习,包括初中高中的各年级以及中高考总复习。

    2、学生进入课程界面,可见主要包括的单元以及每单元小课时。

    课程内容

    3、点击对应小结可进入学习。第一开展学习时,按照观看视频、训练的顺序进行。第二次开始,学生可自主选择是观看视频或训练。

    • 视频画面卡通、制作精良,老师语言风趣清晰,并且可选择语速。其中部分视频还包括实时互动的题目,但对视频后续播放没影响。并且对于新知学习的单元,第一节课包括本单元的课程目标。每一课时最后均包括知识总结。
    • 练习提供草稿界面、方便的输入界面,完成每题会显示题目回答情况以及解析,及时反馈。训练结束后会反馈本次学习整体结果,获得一定积分。积分可为用户角色换装,提高排名。
    视频界面
    每一小节课程内容界面
    二次学习可选择训练或视频
    训练界面

     

     

     

     

     

     

     

     

     

     

     

     

     

    训练草稿
    训练键盘
    训练解析

     

     

     

     

     

     

     

     

     

     

     

     

     

     

    学习结果

     

     

     

     

     

     

     

     

     

     

     

     

     

     

     

    4、学生可利用试炼场选择对应章节知识点,进行PK模式或练习模式进行巩固。其中PK模式无论学生是否选择全对均提供解析选项,可观看视频或文字。练习模式若学生全对则不提供解析,未全对则提供错题的解析。

    选择练习内容
    练习结果
    练习反馈

     

     

     

     

     

     

     

     

     

     

     

     

     

    5、平台提供学情分析。

    三、结合《移动学习》中对于微课设计原则分析

    • 微课学习内容设计方面:

    微小性:微课的视频主要集中在6-10分钟。每一课时主要讲授一个完整的知识点,针对性强,并且在时间轴上标识各时间段内容,突出重点。

    趣味性:平台视频主要通过动画进行知识讲解,老师的语言风趣,具有足够的趣味性。并在视频中注意用语,与学生产生交互。平台整体页面色调舒适卡通。并且提供了积分为角色换装的奖励机制,促进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泛在性:软件提供PC端、手机端,可开展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并且不同终端展示形式自适应。

    关联性:微课各小节相互关联,形成每一章。各章节构成某一年级的整体学习内容。

    规范性:图像清晰,老师语言有条理、语音标准。

    • 微课学习活动设计方面:

    简单原则:课程学习活动简单,仅包括看视频,完成练习。

    少输入原则:不需要学生输入过多内容,完成相关练习即可。

    学习交互的情境性原则:为学生提供数学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但缺少讨论区等。这一平台还可被利用到现实教学中,为教师提供了方便的投影功能。还有教师端可利用视频以及题库为学生布置作业。

    自然体感交互原则:在视频中老师的语言注意留白与问答,与学生发生交互。并且为学生提供真棒等对话类语言。

    • 微课评价认证方面: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课程能够通过及时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及时反馈,以及本次的学习结果。

    发展性评价:每一次训练结果帮助学生发现薄弱项,促进学生不断巩固复习。

    过程性评价:通过记录学生每一次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绘制学习能力雷达图。并在每一节的学习最后提供联系。但是对于学生错题记录、观看视频的过程等仍缺失。每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并没有任何认证与终结性评价,平台在评价方面还需改进。

     

     

    案例八   中国大学MOOC《线性代数》路瑶

    大一年级时有门必修课叫做《多元微积分与线性代数》,当时感觉学得不太明白,非常苦恼。恰好有高中同学在山大读书,也在学习线性代数,便给我推荐了这门MOOC课程,这门课程是作为他们老师教学的一部分的,也可以形容说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吧。教授这门MOOC课程的老师确实讲得很好,并且她将知识点划分得非常精细,学习者能够很容易找到自己薄弱的地方,因此这门课程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1、  微课的简要介绍

    • 课程开设机构:山东大学
    • 主讲教师:秦静 教授
    • 目标学生:面向山东大学开设线性代数课程班级的学生,以及其他线性代数的初学者
    • 目标:通过对线性代数的学习,为学习者扩大数学知识面、提高数学素养奠定必要的基础

                 ① 帮助学习者获得应用科学中常用的矩阵方法,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等理论及其有关的基础知识;

                 ② 帮助学习者获得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和用矩阵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 课程大纲:

        各章分配学时的建议:

    章次

    行列式

    矩阵

    向量

    方程组

    相似对角形

    二次型

    总学时

    学时

    35

    1214

    69

    68

    913

    47

    4056

    • 学习活动:
    • 学生通过视频进行线性代数某个确定知识点的学习,视频中会穿插部分练习题;
    • 观看完视频后完成课后的4~5个选择题/填空题;
    • 可以在讨论区内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问题,教学团队中的助教会进行答疑;
    • 每一单元学习完成后完成单元测验;三章内容学习完成后还会有期中测验;
    • 评价
    • 教学性:此门课程为线性代数的初学者设计,同时也服务与线性代数的课堂,是线性代数课堂教学的很好补充。此外,课程中的每一个单元都依据内容划分成了诸多的小知识点,非常方便进行查找和学习。
    • 完整性:此门课程结构完整,涵盖有微课资源、PPT讲义,并且根据数学学课本身的特点设置了各有侧重的课后题、单元测试题和期中期末考试题,学习者还可以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申请课程的证书。
    • 教学视频简短,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视频后的练习针对性强,方便学习者及时进行总结回顾,找出自身薄弱环节。
    • 互动答疑:该课程配有专门的讨论区,课程团队的助教老师们会进行答疑,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讨论。

     

    2、 网络课程/平台界面介绍

    中国大学MOOC网站首页

    登陆后进入个人主页,个人页面中包括个人信息(学习时长、获赞数等),还包括自己所选课程等信息,如下图:

    登录后的个人页面

     

     

    课程首页有课程概述和课程大纲,为学习者提供课程大致的概览情况:

    课程总体分为七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介绍一种重要的数学概念,下面根据课程大纲又分为数讲。

    课程视频由两种形式穿插而成,一是老师和黑板的画面;二是纯类似PPT的画面。其中,PPT样式的画面是比较常见的,设置了各种动画,还有颜色标记,随着老师讲课而变化。声音到动画到,方便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思考:

    教师讲课画面

    教师讲课中的PPT全屏画面(有精细的动画)

    在教师讲解概念的同时,还会穿插小练习,供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思考和作答。教师在抛出题目后会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然后再公布正确答案,并视情况决定是否讲解以及是否详细讲解:

    视频中穿插练习的截图

    每段视频讲解后,会有4~5道的课后题,形式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

    3、 结合《移动学习》中对于微课设计原则的分析

    • 微课学习内容设计方面

    微小性微课视频基本不超过15分钟,内容少而精,针对性强,主题突出,分割的知识元非常方便学习者进行检索,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

    趣味性 该课程最大的优点在于讲述线性代数本身的清晰简洁,可能并没有太多的趣味性,但是我认为课程自身的高质量足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泛在性:只要有网络环境,此课程便可以在电脑上学习,也可以使用手机、平板进行学习。

    关联性: 该课程紧紧围绕初等线性代数的内容展开,划分成了六个单元,单元与单元之间既呈现一定的序列关系,又与彼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规范性:公式书写流畅优美,专业术语使用规范,画面高请,画面切换非常流畅。

    • 微课学习活动设计方面

    简单原则:该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观看视频、完成相应小练习、测验,活动比较简单。

    少输入原则:观看视频后的练习题只有4~5道左右,在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的同时并不会成为学习者过多的负担。

    学习交互的情境性原则和自然体感交互原则:该课程可以作为山东大学线性代数课程的线上补充,因此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具有线上和线下两种互动形式。在线上,该课程设置了讨论区,并且配备了助教,可以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出反馈,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与其他同学开展讨论。此外,测验的结果的评定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反馈。

    • 微课评价认证方面

    评分标准截图

    过程性评价: 平时成绩占6%,由做每章后的测试题得到。

    单元测验截图

    最终评价:将过程性评价和作业完成情况按照比例计算最终得分,得分在60分以上可以获得认证证书(有免费证书和收费证书两种。免费证书和收费认证证书是二选一的:收费认证证书需要先期申请,获得证书资格而未申请收费认证证书的学员自动获得免费证书。)。

    Leafy Dance (钟天隆)

    Alexander Kurth 通过Face book分享自己的课程 。不仅仅是课程资源 也包括活动和评价以及服务。视频配以文字和原声简介。

     

     

    CodeCombat游戏化微型学习 叶德奎

    CodeCombat是一个让学习者通过游戏进行编程学习的教学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设计的关卡掌握编程知识,本案例将以codecombat中的“kithgard地牢”为例进行游戏化微型学习的介绍。

    1.游戏化微型学习介绍

    初始界面为一个一个小岛屿的样式,表示着不同的教学单元,每个“岛屿”小方框内注明了此次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学习者对此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也可以看到最开始的“岛屿”可以直接进去,代表着最基础的内容,而后的岛屿“需解锁”(徐循渐进,前面内容是后面的基础)

     

    点击某一“小岛屿”(学习内容),出现关卡,只能一步一步完成,后面的关卡的进入必须要通过前面的关卡:

    选择英雄

    为英雄装配装备,装备可以开启新的编程指令

    进入关卡界面

    “开始”后的界面:目标、预览的程序运行的界面、可能用到的函数、编辑代码界面(首次打开还会有一定的简介),点击左上角的课程即返回教师界面

    点击中间的任意一个“函数”,它会显示函数的功能、例程、参数等信息。

    运行错误,会给出提示

    点击右上角“重新开始”,即可回到游戏开始的状态,同时系统可能检测到有难度,会给学习者提示有难度可以点击右上角的“提示”

    点击“提示”后的界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下一页”等,自己决定需要看多少提示):

    学生完成一定的关卡/任务便能获得一定的奖励与成就,如获得金币或者道具,完成成就如通过10哥关卡等也可以获取一定的奖励

    三、微型学习评价

     

    1. 从微型学习的定义出发进行评价:

     

    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被看作是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碎片化时间、微型化资源、微型化媒体进行的非正式学习的一种实用模式。它的出现与学习媒介终端和内容的微型化、碎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Codebattle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它将编程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每一个关卡根据难度从1分钟~10分钟不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和以往的学习形式不同,游戏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达到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2. 结合微课的课程属性进行评价:

     

    教学性: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习者可以在通关关卡后习得一种固定类型的编程技巧。

     

    完整性:编程课程设置相对完整,每个地图包含着较为系统的编程知识,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

     

    进化性: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预设性,学习者的反馈需要通过设计平台的更新才可进行课程的升级,进化性略显迟缓。

     

    个性化:该课程个性化不足,某一领域关卡之间不可进行跳转,对玩家的能力没有测量。

     

    3. 结合微课设计原则进行评价:

     

    (1)内容:

     

    微小性:本课程针对针对性强,针对变成语法,方法,参数,字符串,循环,变量等进行教学;共四十二个关卡,每节课的课容量较小,满足了最小粒度原则和微课自包含原则。

     

    趣味性:趣味性十足,通过游戏化的教学给予学习者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泛在性:目前在网页版进行学习。

     

    关联性:此课程为整个codecombat课程的第一模块,与后续课程关联性较强,通关第一模块后可解锁后续模块。

     

    规范性:贴近玩家群体,教学语言规范,同时不失趣味性。

     

    (2)学习活动:

     

    简单原则:此课程每一关卡包含一个新知识点,内容相对简单。

     

    少输入原则:关卡挑战少而精,无其他学习任务。

     

    学习交互的情境性原则:课每一关卡相当于一个学习情境,任务性强,玩家操控任务直接根据编码进行反馈。

     

    (3)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区别于传统学习模式,学习成果评价根据学习进度及时反馈在学习者操控人物中。

    • 标签:
    • 微型学习
    • 微课
    • 多媒体认知理论
    • 连通主义
    • 非正式学习
    • 知识传递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