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北中心小学张时芳《桥》第二课时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16、桥

     

    •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文理解“咆哮、狞笑、放肆、祭奠”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坚定果断、无私无畏、舍己为人、英勇献身的高尚品质。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三、教具: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课文中所描写的是一座什么样儿的桥?(窄窄的木桥)板书:窄桥。就是在这座窄窄的木桥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16课,齐读课题。

    2. 、复习: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

    1、出示第一组:搀扶 揪出 瞪眼 祭奠(读准确)

    2、出示第二组:咆哮 疯狂 狞笑 放肆 势不可当

    问: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词语?(洪水)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赶快打开书,从文中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语句。再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画的句子说感受。

    2、引导学生整体回读。

    •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小结:文章正是这样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让我们感受到了洪水的凶猛和肆虐。你们看到了吗?

    3、放录像片断

    师小结:就是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桥(边指板书边说)。此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座桥?(板书:求生桥)

    4、感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师:正当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老汉站在了他们面前。仔细读课文,找出描写老汉的语句,边读边想:这是个_________的人,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

    随机指导、小结:

    1)、他像一座山:这座上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爆发时惊慌失措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责任心、冷静、不慌张、果决。正是抓住了老汉的语言,感受到了老汉一心为群众着想的高风亮节。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用一连串的动作和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他凶得像豹子。可是你知道吗,他揪出来的小伙子可是他的亲生儿子。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他宁可失去自己的儿子,也要保护群众的生命。这就是不徇私情啊!

    难道他真是这样不念私情吗?难道你们不觉得他有点儿不近人情了吗?

    引出: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他对儿子也是充满了爱的)

    4)、出示五句话:

    在洪水面前,老支书选择了让村民先走;

    在群众与党员面前,他选择了(群众 );

    在自己与小伙子之间,他把生的希望给了(小伙子 );

    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自己 ),

    老支书真是一个(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的人。

    5、整体回读这五句话:

    师:此时此刻,你们知道为什么用桥为题了吗?

    (老支书,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以老支书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随机板书:生命桥

    (四)、总结:

    课文正是通过对老支书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随机副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五)、读课外读本:《草地夜行》

    在我们的自读课文里有这样一篇文章《草地夜行》,打开书自己读一读。

    小结:从老红军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你能感受到什么(舍己救人)

    (六)、布置作业:

    读完自读课本:144--194页的文章。

    师:像老支书、老红军这样的具有舍己救人、英勇无畏精神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课下读完自读课本:144--194页的文章。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中心小学
    • 词语
    • 语言
    • 城北
    • 感受
    • 老支书
    • 描写
    • 老汉
    • 洪水
    • 课文
    • 人们
    • 板书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