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民生小学-谢成才-《画》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画》教学设计

    民生小学:谢成才
    一、概述

    语文课程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的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熏陶感染的作用。”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来说,应该“以读为主”。教学浅近的古诗应以诵读为基础,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
    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抓住这一兴奋点,积极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导”为关键,读中质疑,读中解疑,从而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探索的兴趣。

    2、《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为依托,强调沟通课内外,开发课程资源,把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故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教师结合生活通过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自读感悟,通过与老师,与同学的交流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教师适时启发、指导,以合作者的角色使学生敢想、敢说,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大胆质疑、析疑,畅所欲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在本篇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小学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设计了大量的诵读环节,在诵读中,积累几对反义词,在诵读中结合图片,使学生在诵读之中感悟古诗的语言美,节奏美,在诵读之中接受语文的熏陶感染。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理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四个字,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认识两个偏旁“辶”“忄”。了解文中出现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利用跨越式发展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山水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喜爱古诗的感情。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以《画》为主题的这首五言谜语诗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了。诗的语言较为浅显,却妙趣横生。读读这首诗,能使人仿佛看到一幅有山有水、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同时能使人内心油然产生对勃勃生机的春天的喜爱之情。全诗最让人叫绝之处在于“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画》这首诗的内容对于大部分上过幼儿园的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当将其以课文的形态出现在语文课堂之上,应该说学生会有一种亲切感,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合自信心。课文的学习承载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仍不可掉以轻心,要以识字、朗诵训练为教学的经纬鉴于一年级小朋友的思维水平,了解诗句的意思和画的关系将是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图文对应,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地生机勃勃地景象,从而感受到美的熏陶。

    2、利用跨越式发展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五、教学策略

    1、立足于学生课前对山、水、花、鸟的调查了解,看图说图来联系诗句。

    2、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不同于高年级,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层次地读,再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品味。感知诗中山、水、花、鸟的特点,从而在朗读猜谜中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信息技术与一年级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六、资源准备
    1、动员学生游览景色优美的地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2、PPT课件

    3、资料城等阅读材料
    七、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 认识两个偏旁“辶”“忄”。了解文中出现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3、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4、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a、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b、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c、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e、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f、教学远近:远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g、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资料城。
    1、课件准备“资料城”模块,学生朗读。
    2、学生阅读。
    3、学生汇报。
    七、说话训练,评价交流。
    1、资源准备:课件中的说话训练材料。
    2、学生思考交流。
    3、学生表达,教师评价。(鼓励为主)
    八、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九、作业: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形近字比较,组词
    远(  )  近(  )  京(  )  声(  )
    运(  )  听(  )  惊(  )  色(  )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范读-指读-引读-齐读
    3、根据画面背诵课文
    a、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色?
    b、课件(声画统一),试背-齐背-指背
    三、资料城。
    1、课件准备“资料城”模块,学生阅读。
    2、学生阅读、交流。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四、写话训练,评价交流。
    1、资源准备:课件中的写话训练材料。
    2、学生思考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评阅。
    4、展示优秀作品。
    五、作业指导
    1、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默写课文

    • 标签:
    • 教学
    • 学生
    • 教师
    • 课文
    • 课件
    • 朗读
    • 肥西
    • 语文
    • 一幅
    • 这首
    • 景色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