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让我的耐心伴着你成长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孩子,让我的耐心伴着你成长

    孩子,让我的耐心伴着你成长


      这是一个曾经被我(其实还有很多人)认为是不正常的一个孩子。他的不正常表现太多了,只要班级开着窗,他就会爬上窗台,坐在窗口手舞足蹈,根本不管教室是几楼,这种做法曾经吓坏了老师;只要下课就和同学打架,打人、挑衅是家常便饭,而且在他看来同学们都有挨打的足够理由,同学们认为他不正常,所以都见怪不怪,没有人理他;他无论是一人独处还是在课堂上,嘴都不闲着,总是念念有词,旁若无人,不但投入,而且还乐在其中……他完全与普通学生不一样。

    他一定是个“傻子”

    我初次见到他是在一次教研课上。教研课在师生的互动中愉快的进行着,课堂氛围很好。但教室最后一排却出现了一个与课堂气氛极不和谐的场景:一个男孩手里拿着自己折的纸飞机,全神贯注地抛来抛去。飞机时而起飞,时而降落,起飞时还伴着他配音的轰鸣声。如果飞机离开他的地界,无论飞到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他都会毫无顾忌地起身去捡起,眼前的老师、同学及听课教师在他眼中似乎是不存在的。整堂课,他就这样投入地、开心地玩着。刚开始,我们都很奇怪,后来慢慢地适应了,都不再理会他,认为他一定是一个“傻子”!

    再次见到他是在教室外的走廊里面。他“啊啊”大叫着,横冲直撞,偶尔停下来面部表情也很特别,嬉皮笑脸的露出两颗超大的门牙,看不出有一丁点的可爱。走廊里面是要轻声慢步、右侧通行的,可他一会飞腿,一会出拳,演绎着他的“武功”,身手还真是矫健、敏捷。从他身边经过的同学稍有不慎就会被他击中,同学们似乎都习惯了他这一手,见了他都主动绕行。因为有了第一面的印象,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一个“傻子”,正常!

    到我班的第一天

    与以往一样,我在班级忙碌着,这时候,教学校长一个电话把我叫到了校长室,原来是新转来一个学生,想安排到我班。老天爷,居然是他——那个“傻子”!我的头“嗡”地一声爆炸了!我们班级可是好班呀,他来了同学们还不天天看他的热闹,课堂上还会有人听我讲课吗?再说,他那么“英勇好斗”,我们班级还不乱套啦。而且听说他已经转悠了好几所学校了,怎么转悠到我们班来了,这件事实在让我闹心。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别无选择,只好将他带回了班级。心情归心情,但他毕竟是个孩子,校长还特别强调,要对他特别关照,一种潜在的责任感在心里油然而生。一种磨练、一种挑战也就由此开始了。

    我把他安排到第一桌。由于教室实在没有地方,所以就在四个组的正中间安放了一个只能坐一个人的小桌。第一节课之前,我像哄小孩子那样偷偷的在他耳边低语两三句,什么“好宝贝,坚持一下,让同学们看看你多棒”、“老师相信你是可以坚持十分钟的”等等。上课时,我一边讲课还时不时地用手拍拍他的肩,可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动来动去,一刻也安静不下来。需要我一个劲地给他暗示,时而拉下他的手,时而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时而在他耳边低语,只要他不说话,我都会送给他一个不易被同学们察觉的大拇哥,让同学们认为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是自己主动遵守纪律的。讲课的过程中,只要发现他稍有“不轨行为”,我马上到他身边,或动作、或语言暗示把不可预期的后果消灭在萌芽中。在不断的提问中,在同学们的思考中,在我为了关照他而来回穿梭中,终于,第一节课就算成功地共同度过了。我的感受是做他的老师可实在太累了!

    下课了,他会不会打同学?我在心里嘀咕着,我担心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第一个课间十分钟对于我俩都很重要,我绝不让他露出“庐山真面目”,那样将会一发不可收拾。怎么办,一节课好容易熬过了,课间我用什么办法呢?对,和他聊天。于是,我把他拉到自己身边,问他:“喜欢听老师讲课吗?”“喜欢!更喜欢你摸我的头。”嗓门还是那样地大,我把食指放在嘴边“嘘”了一下,告诉他我们班级下课在教室里面是不可以大声的。没想到他也学着我的样子“嘘”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小心翼翼的了,说话时嘴巴甚至贴到了我的耳朵,那样子还真的有点“傻”。这样我们东一句西一句闲聊,时间过得很快,上课铃声响了。这节是科任课,几句低语,科任就老师明白了我的意思,知道了他的情况。于是我就坐在他前边批作业,科任老师时不时的表扬他一句,我也会及时的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他也时不时地和我对视,我们就在眼神中交流,给予他肯定。整节课他一直坚持得很好,我悬着的心放下了。

    接下来,他按照我的要求也参加了间操,课间我安排同学和他玩,偷偷嘱咐几个班干部在玩的时候多夸奖他几句,夸奖他大度,团结友爱等等。就这样,一天终于过去了。放学前,我郑重的把他介绍给大家,告诉同学们这是我们班级新转来的同学,他用今天的表现告诉我们他是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同学、有礼貌的好孩子。

    让老师们刮目相看

    良好的开端有了,接下来,我联系孩子的几任老师,询问他的情况,又和孩子家长进行交流,掌握了第一手信息。在此基础上,向老教师请教让他们为我指点迷津,与资料为伴寻求理论援助,网上观看名家讲座求得真经。我边学习,边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随着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我的心也在沉沉浮浮。他有时学习热情高涨,还真有点小聪明,可有时连课堂作业也完成不了;有时还算省事,但有时还真得“特殊关照”,哪怕站个放学队,也要我和他搂个脖、拍下肩,还要在他耳边说悄悄话,他才能好好走路。

    终于,他开始和同学闹矛盾了,有时也打人了。我让其他同学把他的问题缩小了看,不和他计较,告诉孩子们宽容可以获得更多的友谊,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孩子们都很乖,他们特别配合我,尽管他们不知道他的过去。他总是在我的表扬中露出两颗大门牙,看得出他喜欢听好话。

    一次,我和同学们说:“赵鸿萌同学表现真好,老师想让他坐到你们中间去,不知道哪位同学愿意和他做同桌?”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几乎都高高举起了小手。我借机表扬赵鸿萌人缘好,最后我选中了在同学心目中威信较高的学习委员刘芮萌和他做同桌,这样不但他可以得到刘芮萌的帮助,而且刘芮萌自控力很强,不至于被他“拉下水”。我悄悄告诉赵鸿萌,你和刘芮萌同桌,要看着她,她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她写什么,你就写什么,一定要盯住呀。听了我的话,他又露出了两颗大门牙,这时我觉得这两颗稍稍突出的牙,并不难看,笑起来倒蛮可爱的。

    同时我逐渐发现,赵鸿萌不但不傻还蛮聪明的。课堂上,他常常第一个举起手,他的反应极快。一次教研课,我提问他,听课老师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在同学们中间发现了他,和让他“成名”的那堂教研课判若两人,不但认认真真地回答,而且还很有见解。下课后,老师们都问我用什么方法使他变成了现在这样,他们惊讶、好奇,课完了还不肯离去,对我们的故事特别感兴趣。

    我们的故事并没完

    我知道,他在一定时间内,不可能完全脱胎换骨,尽管不断暴露着他的缺点,但与以前相比,他已经蜕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学习在慢慢走上正轨,与同学们的关系慢慢融洽了。这其中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首动人的歌,其中的艰辛与幸福只有经历的人才能够体会。如今的赵鸿萌已经不用我那么操心、费脑了。一遍遍高举的小手、一声声洪亮的回答、一篇篇工整的作业、一次次提高的分数,证明了他的进步——我的成功!我们的经历再一次验证了那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哄出来的。我盼望他快快长大,相信他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时间可以验证一切,他已经在时光的流逝中慢慢变得完美。解决他的问题,首先断准其“病症”,然后开出了“合理处方”,还要一剂接着一剂,重要的是在“治疗”及“恢复”的过程中及时“把脉”,适时“调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改变一个孩子的坏习惯并使其走向正轨不会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通过这个案例,我深深体会到一个老师的耐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记得苏小懒的《全世爱》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们站在幸福的最光亮处”,由此我想对他说:孩子,让我的耐心陪伴你成长,让我们共同奔向成长的最光亮处。

    • 标签:
    • 生理疾病
    • 身体攻击行为
    • 扰乱课堂秩序行为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