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浮动森林”项目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知识点:泛在学习

    1.定义:泛在学习即是泛在计算技术支持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学习过程的活动期间可以借助智能设备自如地获取学习资源。


    2.特征:

    (1)随时随地的学习

    (2)学习设备隐形化

    (3)资源获取不受限制

    (4)自然的交互方式

    (5)认知网络社会化

    (6)个性化与自主化学习


    3.来源:侯忠霞.泛在学习环境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4.

    • 案例

    案例名称:   英国“浮动森林”项目


    案例背景:

          英国的“浮动森林”项目实施于200年,“浮动森林”是一个可移动的、飘动在水上的小型迷你森林,环境设计的主体是把移动学习设别安置在森林中,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给人们提供一个非凡的环境体验,通过人为地将数字和文字相融合的自然环境来创造神奇的学习效果。它的宗旨是”给学习者提供陌生但快乐“的学习体验,起学习设计以反思性学习理论为基础,即提供给学习者一定的学习资料,通过自己的反思进行发现学习。


    案例正文:

             该学习项目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探索、反省、假设、模拟实验验证假设和结论一般化。在探索阶段,两个学生一组携带一个PDA探索秃林和密林,以观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并猜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森林中到处都设置了增强现实装备,帮助学生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生物、听到耳朵听不到的声音,例如,森林中的扩音器通过与PDA联动,使得学生可以听到蝴蝶吸食蜂蜜的声音、百合生长的声音、草枯萎的声音,借助于电子测量仪,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静脉信息。每个人都会随身携带PDA,带有定位系统,并且可以实时提供图片、文本资料,播放增强的声音,进行伙伴之间的交流。

         在反省与假设阶段,师生通常会在泛在化的学习教室(包括电脑、会议桌、互动电子白板)进行学习活动,小组成员之间汇报调查的内容,相互补充和质疑,通过对探索阶段在森林中获得的信息不断地反省与讨论,并依据生态的相互依存树立假设,然后通过模拟实验进行测试,利用互动电子白板、生物样品以及带磁石的样本模拟生态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在假设与实验阶段,学生被派回到树林中观察实验,新的组织或者改变的水分和光照水平被引入到栖息地中。学生试着估计结果,他们可以使用潜望镜来得到动画形式的他们假设的反馈和回答。


    案例总结:

    1.请分析上述案例体现了泛在学习的哪些理念?

    2.比较该学习方式与移动学习的异同。

     


    资料来源:

    侯忠霞.泛在学习环境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4.(原文可在拓展资源查看)

    • 案例分析
    活动类型:
    讨论交流
    活动名称:
    案例分析
    活动描述:
    案例总结部分的思考题请在此进行讨论和分析。
    • 标签: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