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囊一:记叙文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锦囊一:记叙文

    经过这次的学习,你的收获如何?

     

    你带着四个锦囊踏上了拯救公主的旅程。你越过高山,渡过激流,来到了一片森林,但是这天森林笼罩在浓浓的迷雾之中,你在原地打转找不到出路。这时候,你需要打开第一个锦囊,学习有关记叙文的相关知识。这样你就可以获得森林地图,然后顺利走出森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可以自己概括记叙文的含义。
    并初步掌握记叙文文体特点,及一般构成要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了解记叙文写作思路及写作技巧。

    能对一篇成文的记叙文的艺术价值作简单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对记叙文的写作产生兴趣,并养成阅读的习惯。

     

     

     

     

     

    新闻联播与记叙文

     

    《新闻联播》是学习写记叙文最好的教材。

    张德江会见卢森堡首相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文字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1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卢森堡首相贝泰尔。

    张德江说,中卢建交45年来,双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树立了不同幅员人口、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今天,习近平主席同首相先生达成许多重要共识,这将为中卢关系发展指明方向。中国全国人大愿以庆祝中卢建交45周年为契机,同卢议会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巩固政治互信,营造务实合作良好法律政策环境,搭建民间沟通桥梁,推动双边关系更好发展。

    贝泰尔说,我很高兴以首相身份访华,并同中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流。卢方愿进一步推进卢中关系实现新的发展。

    王晨参加会见。

    当天下午,卢森堡首相贝泰尔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初识记叙文
     
     

    记叙文ppt:

    https://wenku.baidu.com/view/108c9301bed5b9f3f90f1c92.html

     

    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分类

     

    1、以写人为主

    2、以记事为主
    3、以写景或状物为主

     

     

     
    基本知识
     

     
     
     

     


    表达方式

     

    1
     
     
    叙述

    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
     
     
    描写
    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
     
     
    说明

    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
     
     
    抒情
    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
     
     
    议论
    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如何运用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写一篇好的记叙文

     

     

     
     
     
    句式(语气)

     

     

    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4

    祈使句:

    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建议等等。谓语 动词一律用原形。句子中通常 不用主语,句末用 惊叹号或者句号,用降调。

     

     

     
     
     

     

    常用修辞

     

     

     

    1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类型判断方法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
    暗喻甲是乙 出现是、成为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
    借喻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和喻词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落下万千条瀑布。

     

     

     

    3

     

     

    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朗朗上口,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7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让读者更加注意这个问题所表达的效果。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

     
     

    反问则是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10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11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1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写一段不少于400字的文字,至少运用以上4种修辞手法

     

     
     
     

     

    结尾

     

     

    结尾作用

     

    • 照应开头(题目)与开头相呼

    •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揭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旨

    • 若有省略号,言有尽而意无穷

    • 若有描写,含蓄点明中心

     

     

    结尾作用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 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 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 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 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

     

    ① 画蛇添足

    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 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

    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题。

    ③拖泥带水。

    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专题二描写手法.docx

     

     

     

    基本要求
     

     

     

     
     
     

    (一)写人记事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这六个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备,而且表现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出来。

     

     

     
     

     

    (二)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

     

     
     

    1、什么是记叙的顺序?

    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是记叙的顺序。
     
     

    2、记叙的顺序常见的有四种类型。

    顺叙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叫顺序。顺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材料的方法。要注意顺序不等于文章不分主次地记流水帐。应做到层次明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比如写《记一次升旗活动》,一般是从旗手擎旗入场开始写到结束,但不等于把参加升旗活动的每一个人及每项步骤写得面面俱到,也就是说,运用顺序的方法时,要注意做好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工作

     

     

    倒叙

    把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这种写法叫倒叙。倒叙方法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文章平铺有叙,能使结构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运用倒叙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在倒叙与顺序相接的地方把时间交代清楚,要有必要的交代语句,使读者觉得头绪清楚。

     

     

    插叙

    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叙部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得当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逼真,叙述内容更详尽易理解。

     

     

    补叙

    在一件事叙述完毕后作必要的补充交代。简称“补笔”,它可以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运用以上四种叙事手法,对同一件事叙事

     

     
     
    (三)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1、什么是作文的材料?

    作文的材料就是现实生活中和一切原始素材。
     
     

    2、什么是中心?

    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章的灵魂。
     
     

    3、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材料是文章反映的范围,是文章的内容。中心是全部材料所表现的主旨。中心必须借材料来体现,材料必须通过中心来组织,材料是受中心支配的,为中心服务的。而离开材料,中心是无法单独存在的;离开中心,材料仅仅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素材,不能算作一篇文章。
     
     

    4、对中心思想的要求

    中心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生活实践中,从具体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提炼时要求中心思想积极、集中、深刻。 积极:我们向别人宣传先进的思想,高尚的品德,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集中:就是一篇文章要集中表现一个思想观点。所以,哪详写,哪略写,这要根据中心思想集中表现一个思想观点来定。 深刻:就是要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意义,使我们的认识能提到较高的程度。
     
     

    5、材料的选择

    • 第一,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
    • 第二,材料要真实。就是说要写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的事情。
    • 第三,材料要典型,要注意“以小见大”。所谓典型,就是要在同类材料中尽量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材料。所谓以小见大,是指材料内容是大事还是小事说的。大事,如开什么大会,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固然可以写,但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也可以反映深刻的主题。
    • 第四,材料要新颖。就是要能体现出时代特点,要有新鲜内容,要有独特地方。

     

    专题五选材和组材.docx

    如何更好的表达文章的中心

     

     

     
     
     

     

    (四)根据中心确定详略

     

     
     

    1、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详写,就是为了使中心思想鲜明突出,把所要表现的人物、事迹或所要说明的问题写得具体些、详尽些。
    略写,就是为了顾及全篇,突出中心,把那些和中心思想关系不十分密切,表现力不是很强的内容写得概括些、简略些。
     
     

    2、写记叙文如何才能做到详略得当?

    在一篇记叙文中,不要对所有的人物或事件都平均用力一一写来。也就是说,记叙应当有详有略。一般地说,记叙文的开头、结尾部分较简略,而中间部分较详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出身来历等叙述较简略,而对其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或事件的具体经过等描写较详细;对不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时比较简略,而对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表达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则比较详细。就人物而言,详写的是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的是具体的经过。一人几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做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3、注意问题

    在记叙文里,详略不当突出表现在是记流水帐。究其原因:一是想到哪写到哪,事先没作好详略的安排;二是没有真正掌握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详略这个写法。

     

    阅读文章,理出文章脉络,说说文章的如何进行详略写的?

    自选题材,围绕一个中心,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专题六 立意与结构.docx

     
     
     

     

     

     

     

     

    (五)合理安排文章的线索

     

    1、什么是线索?

     

     

     

    线索就是记叙文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文中的场景、人物、事件、情感、思想等连接起来,形成贯穿全文的整体。一般一篇文章一条线索,也有多条的:主线和副线,明线和暗线等。写作记叙文,往往先确定线索。
    尽管题材多种多样,笔法千变万化,构思各有奇妙,但只要把握住线索,行文自可变化自如,文章浑然一体。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白杨树自身的形美、白杨树内在的神美用“白杨树是不平凡的”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托物抒情、意蕴深远,取材广泛、挥洒自如。

     
     

     

     

    2、记叙文安排线索的几种方法

    A、 事物线:

    以某一贯穿始终的物品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如《倚天屠龙》、《一双绣花鞋》、《项链》、《党员登记表》。

    B、事件线:

    以事件的发展经过为贯 穿全文的线索来组织材料。如《杜十娘怒沉百宝 箱》、《武二郎醉打蒋门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C、人物活动线:

    以某时某地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主来贯穿全文。如《雷雨》、《包身工》、《茶馆》、《荷花淀》。
    D、人物感情线:

    以人物的情感发展变化为主来组织材料贯穿全文。如《藤野先生》、《琐忆》、《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专题三 生波澜,兴变化技法.docx

    选一篇你喜欢的侦探小说,理出整个案件的线索,发布出来他人来分享吧~

     

    (六)合理运用表达方式

     

    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的运用应做到以下两点:

     

     1、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写记叙文应有一个最起码的认识,就是文章的叙述性要强,叙述能力要高,这种叙述不能是平铺直叙的,不能是干涩无味的,也不能是直白空洞的,应学会完整生动的叙述。
    描写对于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来说,主要指肖像要神似,动作应传神,心理需真挚,语言必个性;对于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来说,则离不开场面描写;而对于所有的记叙文体来说,细节描写用的好,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多种表达方式应综合使用

    正如上文所言,运用具体、详实、生动的记叙能给人以鲜明的形象,但在记叙文中,只有记叙描写而没有议论、抒情,文章的中心就无法突出,具体内容也显得苍白,所以揭示事物的深刻内涵就十分重要。这时议论抒情就可粉墨登场了。应该说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亦在此。平凡的小事加以有针对性的抒情议论,文章能蜕变成“天鹅“,成为开格文,这里的议论不要只在文尾“昙花一现”,还应做到夹叙夹议,在叙述中自然折射理性的光辉;这里的抒情切忌矫情,应缘情而发。总之,不可喧宾夺主,画龙点睛即可。

    专题四 生波澜,兴变化的技法.docx

     

    活动:训练题目

     

    以你这次拯救公主的经历,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 标签:
    • 锦囊
    • 记叙文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