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崇文二年级房桂玲《小巴掌童话》反思展示课教学设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小巴掌童话》反思展示课
《小巴掌童话》反思展示课
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 二年级 房桂玲
概 述
本学期二年级的师生共读图书是《小巴掌童话》,里面珍藏99篇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童话故事。通过师生共同初读、学生个性化细读、群体研读,已经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较深的了解,学生在读书的过程有了不同的读书收获。本节是《小巴掌童话》反思展示课,即对读《小巴掌童话》过程中的收获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展示,并在展示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反思总结读书的过程,并运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制作数字故事、概念图、读书卡等方式,展示和交流读书的收获。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多样化阅读成果的展示平台,体会阅读过程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2. 体会童话所反映的美好心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品格。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正处于二年级下学期,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能读懂浅显的故事,并简单交流读书收获。喜欢用读书卡,手抄报、填写反馈单以及用博客交流的方式和伙伴分享读书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反思回顾,让学生梳理自己读这本书的整个过程以及收获。
教学难点:通过数字故事、概念图等电子化形式,梳理收获,用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
教学资源:网络教室、ppt、共读书目《小巴掌童话》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小组合作、任务驱动
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把喜欢的童话角色写在黑板上。
回顾读书过程导入(3’)
师:这节是读书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小巴掌童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通过“共同初读”“个性化细读”“群体研读”共同品读了张秋生爷爷的《小巴掌童话》,相信《小巴掌童话》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读书过程吧。
(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PPT对共读的流程进行回顾,导入到这节课的反思展示环节)
分组活动,总结收获(22’)
1、明确活动目标和内容(2’)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要做些什么呢?一起来看一看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吧。
(教师出示ppt)
Ppt1 出示 本节课活动目标
回顾阅读《小巴掌童话》的过程和收获
师:刚才我们已经回顾了我们整个读书的过程,那我们的收获又是什么呢?请大家认真读一读、想一想。
Ppt 2出示 我的读书收获:
1.我的读书方法、过程
2.我能给故事分类
3.我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4.我积累的读书名言
5.我喜欢的故事角色及原因
6.我积累的精彩片段或者词语
7.创编、续写、扩写童话故事
……
2、活动形式:制作数字故事 制作读书卡 制作概念图 童话创作 ……
3、学生分组活动(20’)
学生根据选择的展示形式分组就座,便于老师相机指导。
全班展示、分享收获。(14’)
展示数字故事
展示概念图
欣赏学生写的故事
自由欣赏读书卡、手抄报、知识卡(其中手抄报、知识卡是课前制作完的)
总结(1’)
师:从同学们的作品中,老师能够感受得到,你们说获得知识可真多,这都源自于你们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你们对《小巴掌童话》的喜爱,老师也很喜欢这本书。有人曾经这样评价张秋生爷爷的这本书ppt出示(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让人们读起来,总是感到格外亲切而自然。 读张秋生的童话,谁也分不清,他究竟写的是童话,还是诗。他随随便便写出来的诗,就是一则丽质天然的童话;他有意无意地喷洒出来的童话雨,总会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
最后,让我们拥抱《小巴掌童话》,感谢它陪伴我们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
-
- 标签:
- 学生
- 巴掌
- 过程
- 童话
- 反思
- 教学设计
- 读书
- 故事
- 回顾
- 收获
- 展示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