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板报的制作》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一、教学内容概述

    修改前:七年级信息技术教科书上册第六课制作电子板报,属于文字处理软件应用范畴。

    修改后:本节课在已经学习了在word中插入图片、文字,选择纸张大小等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教学生电子板报的制作步骤,主要如下:

    1、确定主题。

    2、素材的选取:根据主题搜索寻找文字、图片等素材,并筛选。

    3、制作板报有三个步骤:版面设计、报头制作、文章的编排。

    (1)版面设计:首先选择纸张大小、方向、页边距等,进行页面设计,而后规划版面。版面是主题内容的具体表现,设计时要均衡、整体协调、美观大方。。

    (2)插入文字、图形、图片等素材。注意所插入的图形、图片要与主题相关。

    (3)整体版面的修饰与调整:包括文字、图形、图片大小、颜色、叠放次序、图片与文字的关系等等,要根据整体版面效果调整。

    作者:荆姣姣

    • 二、设计理念
    1. 强调学生加工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获取交流加工评价信息。
    2. 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
    3. 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通过小组合作,全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作者:吴华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是在他们已经学习了WORD文档的基本制作这一单元之后,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文稿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与编辑、页面设置等技能之后,大部分学生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并运用WORD的文档编辑功能。

    作者:吴华

    • 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已有插入文字、图片等基础上,通过学习,学会电子板报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学会自主发现,探索和创新;
      • 学会用分组协作和自主探索的方法学习,提高学生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
      • 学会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增强审美意识,团队协作和组织能力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等的插入)
    2. 教学难点:板式设置(页面,分栏,排版样式等)

    ​作者:蔡雪建

    • 五、学习策略
    1. 正式开始课程前,先展示优秀的电子板报作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给学生作为一个示例以供学生参考
    2. 采用异质分组合作的方式,能更大程度上的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积极性
    4. 在完成作品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完善

    ​作者:赵秉忠

    •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

    1. 校园网
    2. Internet
    3. Web教室。

    资源准备:

    1. 教材
    2. 多媒体课件
    3. 专题学习资源(包括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文稿和其他媒体文件。
    4. 评价量表。

    ​作者:赵秉忠

    • 七、教学过程

    流程初稿.docx

    修改后的流程 .docx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给同学们看一下几份制作不错的,为迎接下个月60周年校庆校宣传部做的电子板报。

    【学生】观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以美激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

    二、发现问题,各抒己见。

    【教师】再次展示几件作品,请同学们思考:电子板报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有哪些元素。你觉得这个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还需改进?然后请同学回答。

    【学生】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意愿)

    三、老师总结归纳。

    【教师】老师根据同学的回答,和同学一起归纳总结电子板报的构成(报头、报眉等)。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总结归纳。

    四、老师讲解制作流程

    【教师】讲解word电子板报的制作过程:

    1、确定主题。

    2、素材的选取:根据主题搜索寻找文字、图片等素材,并筛选。

    3、制作板报有三个步骤:版面设计、报头制作、文章的编排。

    1. 版面设计:首先选择纸张大小、方向、页边距等,进行页面设计,而后规划版面。版面是主题内容的具体表现,设计时要均衡、整体协调、美观大方。
    2. 插入文字、图形、图片等素材。注意所插入的图形、图片要与主题相关。
    3. 整体版面的修饰与调整:包括文字、图形、图片大小、颜色、叠放次序、图片与文字的关系等等,要根据整体版面效果调整。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基本了解制作板报的过程,为下面探究做下铺垫)

    五、分配任务,合作完成。

    【教师】让学生小组为单位,以校庆为主题,制作一份电子板报。教师提供相应的图片、文字等资源。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源。

    【学习任务】在B5纸上,制作一期板报,要求:

    1. 内容至少包含有标题、几部分文字资料及相关图形、图片;
    2. 在页面的顶部添加创作时间,在页面底部添加班级和制作小组;
    3. 主题明确,布局美观、大方;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1. 查阅教材
    2. 请教同学
    3. 请教老师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扫清学习障碍。)

    学生根据组长分配的任务开始搜集信息,并保存在自己电脑上。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遇到共性问题在集中讲解。

    【学生】小组讨论,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根据任务主动探究,学生学会自学,教师讲解为探究提供帮助。)

    六、共享作品,分析评价。

    【教师】让各小组将作品分享到班级平台,提供评价量表,让学生互相评价。

    【学生】分享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使板报的层次提高,知识得到升华;同时体会成功的喜悦)。

    七、根据评价,修改完善。

    【教师】教师选取典型问题,广播指导。再让各小组根据其它组的评价,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完善。

    【学生】根据其它组的评价,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完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懂得如何进行修改完善作品,培养学生追求更好的意识。

    八、展示优秀作品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在全班面前展示。

    【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审美意识。

    作者:吴华、荆姣姣、赵秉忠、蔡雪建

    • 标签:
    • 电子
    • 板报
    • 教学设计
    • 制作
  •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