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大学计师一班水电解教学设计初步撰写(克热木,罗雨,黄家峰)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1·教学内容概述

    科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节《 探究水的组成》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与化学式,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习到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 2.教学设计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同化学将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6.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

    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 3.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试验主要针对的初中三年级刚刚接触化学科目的具有好奇心的中学生,有之前物理试验做部分实验基础,之前学的化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但是还是不够熟练的应对一个化学试验。

    • 4.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a.学生们能够准确的说出水的物理性质,如水的颜色气味等。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b.能够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能够说出水的组成,写出水的化学式和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a、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a.加强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便达到使学生能够复述水电解过程

      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揭示水的组成有利于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b、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2·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元素。2.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内容,实验器材,还有要注意的点……等许多小细节)分析实验现象来通过水电解出的产物(产物的鉴别)来确定水的元素。

     

    3·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水的组成

    • 5.学习策略

    教学中的目的很强,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一步步学习;

    教师在学生面前做电解水的实验,采用直接演示法,让学生直观的看见,并理解电解水的过程与方法。

    运用仿真实验软件,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好的进行理论到实践的过度。

    (学习中应注意一样没有易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的方法贯穿整个教学情境,让没有学生觉得自己得到教师的关注,让她有信心学习,有热情学习。)

    • 6.教学环境以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电脑,化学仿真实验软件,教师实验用品。

    • 7.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doc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这有一杯“神奇”的水,它可以“生火”。取一块金属钾放入水中。

    要揭开这个谜底,这节课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水的组成

    好奇地观察到“水中生火”感到非常惊奇

    激发好奇心,

    急切地想探

    究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通过观察实验掌握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探究方法

    4.通过电脑仿真实验,让同学们亲自体验电解水的过程。

    5.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理解水资源的可贵性,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阅读学习目标

    明确本节课任

     

    自学检查

    主题一:水的物理性质

    1.阅读111页内容归纳水的物理性质

    2想一想

    数九严冬,寒风刺骨,江河冰封,水中的生物却能安然度过,这是为什么?

    冬天我们有时会看到自来水管冻裂,为什么?

    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用高压锅?

    主题二:探究组成水的组成元素

    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变不变?元素变不变?氯酸钾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那么氯酸钾是由 什么组成?同理,我们怎么探究水的组成呢?

    2.查阅课文[ 探究活动]说出实验的仪器 药品 条件

    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

    正极的气体

    负极的气体

     

    1. 小组内检查讲学稿自学内容

    2. 小组交流存在的疑惑

    3. 大组讨论

    4. 质疑

    先学后教

     

    多媒体学习任务:1.通过模拟化学实验软件利用分解法探究水的组成的原理

    2.药品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3.用直流电是为了形成稳定的电势差

    (水电解器百度图片)

     

    思考理解

    明确实验原理、

    药品、仪器、

    操作,为下一

    步实验做好准

     

    强调观察重点

    1.电极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两支玻璃管里的液面有何变化?

    2.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相同吗?体积比大约是多少?

    3. 检验气体时你看到了什么?

     

    1.分组实验探究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板书氢气(H2)十氧气(O2)

    负 正

    体积比 2 1

    结论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小组讨论,分析现象,获得结论

    由现象得出

    结论

     

    讲解: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有相同的分子数。”实验测得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可以认为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目约为2∶1。氢和氧的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可推测1个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也约为2∶1

    结论2: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应写成H2O

     

    师生合作探究水的化学式

    运用了阿伏加

    德罗定律的内

    容,来导出水

    分子中氢、氧

    原子的个数比。

     

    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你能通过画图或表演或其他方式,来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吗?

    动画:

    小组展示

     

    观看后反思,加深理解

    认识化学反应

    的微观实质

     

    课堂反馈

    1.关于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

    2.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3.法轮功分子李洪志说他只要一发功就可以铝条变成金条,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4.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

    拓展提高

    如图所示,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2)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 极。

    (2)气体B用点燃的火柴检验,产生的现象是 ,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3)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

    (4)03min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为多少?

    5)通电分解水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请你为这个转化过程提供既经济又环保的三种理想能源:

     

     

    小组合作,交流,辩论

     

     

     

     

     

     

     

     

     

     

     

     

     

     

     

     

     

    检测学习成果

     

    揭示“水中生火”的秘密

    加深对水的组成的认识

    探究方法的多

     

    画知识树

     

    总结归纳

     

    形成完整的知

    识体系

    • 标签:
    • 电解
    • 大学
    • 一班
    • 西南
    • 教学设计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