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婉丽】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说课稿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

     

    • 一、性质定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二、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性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 三、课程目标

    积累 整合

    感受 鉴赏

    思考 领悟

    应用 探究

    发现 创新

     

    • 四、实施建议

    1.着眼于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2.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特点实施教学,强调选择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 五、评价建议

    1.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

    2.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发展的功能。

    3.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4.根据不同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必修一 基本结构

    模块

    单元

    篇目

    目标

    一、阅读鉴赏

    一单元:现代诗歌

    1.沁园春 长沙

    情感与意向

    2.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3.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单元:古代叙事散文

    4.烛之武退秦师

    提要钩玄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三单元:现代散文

    7.记念刘和珍君

    品人与品文

    8.小狗包弟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四单元:新闻与报告文学

    1. 短新闻两篇

    别了,“大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博观约取

    11.包身工

    12.飞向太空的航程

    二、表达交流

    1.心音共鸣

    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2.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

    3.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4.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三、梳理探究

    1.优美的汉字

    积累与梳理

    2.奇妙的对联

    3.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探究与发现

    四、名著导读

    《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第三单元

    • 一、单元介绍

    本单元主要学习3篇写人叙事的记事散文佳作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 二、说教材

     

    关键词:品人与品文

    品文

    品人

    散文重在抒情。“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透过对于人和事的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使自己获得提高。

    特点

    写片段

    抓细节

    教学建议

    抒真情

    理线索

    章法自由

    品情味

    语言个性化

    学语言

    • 三、说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性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

    PS: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需要认真揣摩。

    • 四、说学情

    初高中阶段,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同时也是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培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候。这个阶段学习本单元文章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从内心激发学生们为自己所坚持所梦想的东西而努力,更能触动他们。

    • 五、说方法

    依据:

    1.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和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在课改精神指导下,作为教师应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收获自学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因此,本单元教学我会采用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方法来教学。

    • 六、说重点

    本单元重点如下:

    1.重视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情怀,体味人物的心理和作者感情。

    细节描写指人物的外貌描写、言行描写、心理描写以及与人物相关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也就是具体的人、事、物的描写。

    1. 注意叙事的顺序

    学习本单元文章,要把握叙事的线索、揣摩作者的思路。例如:

    1. 《记念刘和珍君》文章首尾都是抒情和议论,主体部分,也即记叙刘和珍的事情的部分,采用了顺叙。

    2. 《小狗包弟》:倒叙。

    3.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倒叙。

    3.欣赏作品的语言。

    • 七、说板书

    简洁明了,采用概念图式板书,既梳理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3篇文章的详细教学设计如下:

    • 八、说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是第三单元第1课的讲读课文,是鲁迅先生用饱醮着热泪和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既有对爱国青年沉痛的悼念,又有对反动派愤怒的控诉,也有对觉醒的国民的呐喊。文中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叙述人物的行为事迹,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对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字音,熟记字形。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使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2.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 三、教学难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

    •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课前准备:
    1. 学生课下搜集课文背景资料,以小组形式上传至Moodle平台,互相浏览、评论。

    自选图形 20

    1. 通读课文,将不会读的字音、字义总结,并上传至Moodle平台。

    自选图形 21

    • 背景导入,激发兴趣(5')
  • 教师:鲁迅先生曾用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式,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中国的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繁荣。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沉重和敬仰的心去回顾中国现代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流血惨案——“三一八惨案”。

    学生:登录Moodle平台观看“三一八惨案”视频。

    【设计意图】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有助于展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