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学习》-课程简介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课程名称:移动学习
    • 英文名称:Mobile Learning

    课程编号

    所属模块

    专业选修课√

    学分数】 3 学分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学时数】 48学时

    开设学期】秋季

    【已开设次数】0

    【建议选课人数】5-30

    授课教师姓名

    黄国祯(台湾科技大学教授)

    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助教

    宋涵鈺博士:hanyu.sung@gmail.com

    任娜:renna_jbgz@126.com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

    Email:yusq@bnu.edu.cn

    【开课单位】

    教育学部 教育技术学院

    【先修课要求】程序设计、学与教的基本理论

    【课程网址】http://lcell.bnu.edu.cn

    • 一、课程简介

        移动性已成为这个世界越来越突出的特点。手机、掌上电脑和平板电脑等手持式移动设备可以让我们在任何时间或地点获取、处理和发送信息,使交流无处不在、信息无处不在,也为我们依托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和无线网络开展教育活动、传递教育信息,实现人类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如何利用移动网络与设备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交互活动便成为本世纪国内外教育界研究的前沿和探讨的热点。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概念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兴起的。

        从教学模式的特点来划分,第一代移动学习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构建移动学习系统、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以便更好的、更便捷地传递知识。第二代移动学习,更多关注如何利用移动技术所提供的便利性和特点,构建合适的学习模式,规划学习过程,促进学习者参与和认知内化。目前研究的移动学习更加关注移动设备的情境感知和无缝学习空间的设计。移动学习发展阶段表明,学习设计重点明显地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感知学习,学习理论也明显地从传输及行为主义范式转向建构性认知范式,再到情境认知范式。

    •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典型的移动学习模式、移动学习的设计要点,能够结合工作实际,设计并部署移动学习;

        2.掌握移动学习APP设计开发的入门知识,能够设计简单的移动学习工具,了解微课程的核心特征,能够设计微课程;

        3.了解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理解移动学习研究实验的一般结构,能够设计移动学习相关研究实验。

    • 三、课程时间地点

        9月5号-9月6号(上午8:00-11:40;下午1:30-5:10):京师学堂第五会议室

        9月6号-9月10号(上午8:00-11:40;下午1:30-5:10):演播楼208会议室

    • 四、教学内容安排

    9月5日

    (一)第一讲 移动时代的教与学 (3小時)

    讲授:黄国祯教授

    主要内容:移动时代的教与学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

    教学要求:掌握移动学习三个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

    课前学习要求:了解黄国祯教授的研究领域,思考自己最想问的关于移动学习的问题

    重点、难点:从学习理论的视角去理解移动学习

    其它教学环节:下载阅读移动学习领域的代表性文献

     

    (二)第二讲 移动学习案例调研与分析 (3小時)

    讲授:黄国祯教授

    主要内容:每个学生调研典型的移动学习案例,在课题上汇报,授课教师点评

    教学要求:了解各个领域典型的移动学习的成果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理解移动学习的核心特征

    课前学习要求:提交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讲稿

    重点、难点:从技术、学习理论、运营等多角度去分析移动学习的案例

    其它教学环节:案例调研与分析

     

    9月6日

    (三)第三讲 移动学习的模式、策略与工具 (6小時)

    讲授:黄国祯教授

    主要内容:移动学习的特点、移动学习的导入模式、移动学习的活动设计策略及学习工具、在课程中设计移动学习活动的原则

    教学要求:了解移动环境的特性、掌握移动科技导入课程的模式及原则、掌握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及工具

    课前学习要求:观摩一个典型的行动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选择一个学科内容,设计有创意的移动学习活动

    其它教学环节:体验行动学习工具、设计移动学习活动并进行汇报及讨论

     

    9月7日

    )第讲 移动学习研究实验设计  (6小時)

    讲授:黄国祯教授

    主要内容:介绍移动学习实验研究的原则及案例,分析移动学习实验研究设计的要点,实际设计移动学习相关研究实验

    教学要求:提出一个移动学习相关的研究问题,设计一个移动学习的研究实验

    课前学习要求: 每位同学阅读1篇英文研究论文,并作介绍PPT

    重点、难点: 移动学习领域的研究问题提出、实验设计

    其它教学环节:阅读3篇以上移动学习相关SSCI文章,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范式

     

    9月8日

    )第讲 交互式电子书的设计理念与指南 (3小時)

    讲授:黄国祯教授

    主要内容:交互式电子书的体系结构、设计要点、应用方向,分析交互式电子书发展的误区,学习活动理论、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要求:了解交互式电子书的概念、功能与体系结构,掌握电子书包在教学中应用发展的重点与方向,掌握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课前学习要求: 熟悉平板电脑使用

    重点、难点: 理解电子书包发展的误区,理解从面向内容的设计与面向学习过程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其它教学环节: 制作一本交互式电子书,并体验互动式电子书云端平台

    )第讲 移动学习平台与APP工具调研及其案例分析 (3小時)

    讲授:黄国祯教授

    主要内容:从教学的角度,去调研分析典型的移动学习平台与APP,了解移动学习平台的基本结构,典型APP的功能

    教学要求:了解移动学习平台的基本结构,了解各学科教学中典型的教育APP的功能与作用

    课前学习要求: 提前准备汇报调研PPT

    重点、难点: 从教学应用的角度,去分析移动APP

    其它教学环节: 课题汇报所调研的移动学习平台与APP工具,教师点评

     

    9月9日

    )第讲 情境感知学习与情境学习理论及学习系统开发实训 (6小時)

    讲授:黄国祯教授

    主要内容:情境感知的移动学习、情境学习理论、情境感知学习系统的基本组成、情境感知的典型技术、建立典型情境学习系统

    教学要求:掌握情境感知的移动学习核心特征、以两种APP应用 (AR及QR code) 为例,介绍安卓平台情境感知学习系统的设计开发入门

    课前学习要求: 调研几个情境感知的案例

    重点、难点: 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系统开发

    其它教学环节:讨论,学习过程中,如何与情境深度交互,有哪些交互的层次?实作情境学习系统。

     

    9月10日

    (八)第八讲 微课与微型学习 (3小時)

    讲授:余胜泉教授

    主要内容:微型学习的特征,微课的结构与特征,微课程设计,微课程的典型应用模式

    教学要求:了解微型学习的特征,能够进行微型学习的设计,了解微课的结构,掌握典型微课程的设计,理解微课程的典型应用场景。

    课前学习要求: 熟悉典型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

    重点、难点: 微课程的核心特征,微课程的设计

    其它教学环节: 制作一个关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注册一个MOOC平台,选修体验一门开放课程,如:ICT in Primary Education,并作一个介绍PPT

     

    (九)第九讲 智慧空间与泛在学习    

    讲授:余胜泉教授

    主要内容:泛在学习的核心特征,智慧学习空间的组成

    教学要求:理解泛在学习

    课前学习要求: 收集1-2个体现泛在学习的案例

    重点、难点: 泛在学习的核心特征

    其它教学环节:在线协同编辑一个泛在学习的学习元

     

    其它时间:在线学习

    (十)第十讲  泛在学习环境的学习资源组织研究   

    讲授:余胜泉教授

    主要内容:泛在学习对资源的需求,基于学习元的泛在学习资源模型,学习元的创新应用模式

    教学要求:通过在线的方式学习,掌握泛在学习对资源的需求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介绍学习对象(Learning Object)相关的文章

    重点、难点: 泛在学习的资源模型、泛在学习环境的结构

    其它教学环节:基于学习元平台,规划或具体设计一个创意应用的案例

    •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

        [1]Wong, Lung-Hsiang, Milrad, Marcelo, Specht, Marcus , Seamless Learning in the Age of Mobile Connectivity, Springer ,ISBN 978-981-287-113-8, http://www.springer.com/us/book/9789812871121.

        [2]黄国祯, 陈德怀. (2014). 未来教室、行动与无所不在的学习. 台湾: 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

        [3]余胜泉. (2003). 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中国远程教育,76-78.

        [4]叶成林, 徐福荫, 许骏. (2004).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电化教育研究(03),12-19.

        [5]叶成林, 徐福荫. (2004). 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 开放教育研究(03), 23-26.

        [6]德斯蒙德·基更, 徐辉富. (2004). 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上的主题报告.开放教育研究(06),22-27.

        [7]胡航, 任友群. (2006).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下的M-learning共同体. 中国电化教育(09), 9-12.

        [8]余胜泉. (2007).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电化教育(06), 7-18.

        [9]陈维维, 李艺. (2008). 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 中国电化教育(09), 16-19.

        [10]朱守业. (2008). 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 中国电化教育(12), 67-70.

        [11]顾小清, 顾凤佳. (2008). 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 中国电化教育(03), 17-21.

        [12]李干, 高鸽, 孙双. (2008). 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研究综述. 现代教育技术(10), 64-68.

        [13]余胜泉, 杨现民, 程罡. (2009).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 开放教育研究(01), 47-53.

        [14]倪小鹏, 张静然. (2009). 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趋势——访移动学习专家凡特霍夫特博士. 中国电化教育(07), 1-5.

        [15]张驰, 陈刚, 王敏娟, 王慧敏. (2009). 移动学习中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 开放教育研究(03), 67-72.

        [16]田剪秋. (2009). 移动语言学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外语电化教学(2), 22-28.

        [17]李卢一, 郑燕林. (2009). 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解构. 现代远距离教育(04), 17-21.

        [18]黄荣怀, 王晓晨, 李玉顺. (2009). 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远程教育杂志(01), 3-7.

        [19]詹青龙. (2010). 活动理论视域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电化教育研究(02), 58-62.

        [20]罗仕鉴, 朱上上, 应放天, 张劲松. (2010). 手机界面中基于情境的用户体验设计.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02), 239-248.

        [21]詹青龙, 张静然, 邵银娟, 李玉顺. (2010). 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迈克·沙尔普斯教授的对话. 中国电化教育(03), 1-7.

        [22]张伟, 陈琳, 丁彦. (2010). 移动学习时代的学习观:基于分布式认知论的视点. 中国电化教育(04), 21-25.

        [23]张洁. (2010). 基于境脉感知的泛在学习环境模型构建. 中国电化教育(02), 16-20.

        [24]黄龙翔, 陈文莉, 吕赐杰, 张宝辉. (2010). 移动学习活动的属性分析:探讨学习活动设计的两个个案. 中国电化教育(02), 7-15.

        [25]方海光, 王红云, 黄荣怀. (2011). 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 现代教育技术(01), 14-20.

        [26]郭绍青, 黄建军, 袁庆飞. (2011). 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 电化教育研究(05), 105-109.

        [27]程志, 龚朝花. (2011). 活动理论观照下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中国电化教育(04), 21-26.

        [28]肖君, 王敏娟, 李雪. (2011). 移动学习资源和活动的综合模型设计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07), 15-20.

        [29]程志, 陈晓辉. (2011).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的移动学习设计策略. 中国电化教育(08), 39-43.

        [30]李云飞, 王敏娟, 王加俊, 谢伟凯, 申瑞民, 杰森·吴. (2012). 移动学习系统及其相关学习模式. 开放教育研究(01), 152-158.

        [31]李青, 王涛. (2012). 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资源设计框架和要点分析. 远程教育杂志(05), 35-41.

        [32]张乐乐, 黄如民. (2013). 联通主义视域下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02), 115-119.

        [33]王佑镁, 王娟, 杨晓兰, 伍海燕. (2013). 近二十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中西方对比的研究综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01), 49-55.

        [34]廖宏建. (2014). 移动学习中基于位置服务的个人知识地图及应用. 电化教育研究(06), 96-103.

        [35]王萍. (2013). 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 远程教育杂志(06), 34-41.

        [36]魏雪峰, 杨现民. (2014). 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 开放教育研究(01), 4-8.

        [37]郑旭东, 岳婷燕, 陈琳. (2014). 基于社会—认知双连通模式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电化教育研究(06), 108-113.

        [38]姜强, 赵蔚, 王朋娇. (2014). 碎片化学习视域下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认知研究. 现代远距离教育(01), 37-42.

        [39]李龙. (2014). 论“微型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电化教育研究(02), 74-83.

        [40]余胜泉, 陈敏. (2014).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 开放教育研究(1), 100-110.

        [41]王萍. (2014). 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05), 88-95.

        [42]郭守超, 周庆国, 邓常梅, 周睿. (2014). 基于App Inventor的移动学习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09), 121-125.

        [43]王竹立, 李小玉, 林津. (2015). 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 远程教育杂志(04), 14-21.

        [44]范文翔, 马燕, 李凯, 邱炳发. (2015). 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 开放教育研究(03), 90-97.

        [45]吴军其, 王勋倩. (2016).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学习活动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01), 53-59.

        [46]王竹立. (2016). 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远程教育杂志.

        [47]赵书静, 白敏.(2016).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基于联通主义理论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教育教学论坛.

        [48]Sharples, M. (2000). The design of personal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49]Chen, Y. S., Kao, T. C., Sheu, J. P. (2003). A mobile learning system for scaffolding bird watching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50]Zurita, G., Nussbaum, M. (2004). A constructivist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 supported by a wireless handheld network.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51]Hwang, G.-J., Tsai, C.-C., & Yang, S. J. H. (2008). Criteria, Strategies and Research Issues of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1 (2), 81-91.

        [52]Chen, G. D., Chang, C. K., Wang, C. Y. (2008). Ubiquitous learning website: Scaffold learners by mobile devices with information-aware techniques. Computers & Education, 50(1), 77-90.

        [53]Chen, C., Chung, C. (2008). Personalized mobile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learning memory cycle. Computers & Education, 51(2), 624-645.

        [54]Hwang, G., Yang, T., Tsai, C., Yang, S. J. H. (2009). A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conducting complex science experiments. Computers & Education, 53(2), 402-413.

        [55]Looi, C., Wong, L., So, H., Seow, P., Toh, Y., Chen, W., et al. (2009). Anatomy of a mobilized lesson: Learning my way. Computers & Education, 53(4), 1120-1132.

        [56]Chu, H., Hwang, G., Tsai, C., Tseng, J. C. R. (2010). A two-tier test approach to developing location-aware mobile learning systems for natural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s & Education, 55(4), 1618-1627.

        [57]Chu, H., Hwang, G., Tsai, C. (2010). A knowledge engineering approach to developing mind tools for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54(1), 289-297.

        [58]Liu, G., Hwang, G. (2010). A key step to understanding paradigm shifts in e-learning: towards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1(2), E1-E9.

        [59]Hwang, G., Kuo, F., Yin, P., Chuang, K. (2010). A Heuristic Algorithm for plann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paths for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54(2), 404-415.

        [60]Looi, C., Seow, P., Zhang, B., So, H., Chen, W., Wong, L. (2010). Leveraging mobile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seamless learning: a research agenda.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1(2), 154-169.

        [61]Hwang, G., Shi, Y., Chu, H. (2011). A concept map approach to developing collaborative Mind tools for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2(5), 778-789.

        [62]Hwang, G., Wu, C., Tseng, J. C. R., Huang, I. (2011). Development of a ubiquitous learning platform based on a real-time help-seeking mechanism.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2(6), 992-1002.

        [63]Hwang, G., Wu, P., Ke, H. (2011). An interactive concept map approach to supporting mobile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natural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s & Education, 57(4), 2272-2280.

        [64]Hwang, G., Chang, H. (2011). A formative assessment-based mobile learning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learning attitudes and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Computers & Education, 56(4), 1023-1031.

        [65]Hwang, G., Chu, H., Lin, Y., Tsai, C. (2011). A knowledge acquisition approach to developing Mindtools for organizing and sharing differentiating knowledge in a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Computers & Education, 57(1), 1368-1377.

        [66]Chen, C., Huang, T. (2012). Learning in a u-Museum: Developing a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Computers & Education, 59(3), 873-883.

        [67]Hsu, C., Hwang, G. (2014). A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approach for providing instant learning support in personal computer assembly activities.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2(6), 687-703.

        [68]Chiang, T.-H.-C., Yang, S.-J.-H., & Hwang, G.-J. (2014). An Augmented Reality-based Mobile Learning System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s and Motivations in Natural Science Inquiry Activiti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7 (4), 352–365.

        [69]Hwang, G.-J., Hung, P.-H., Chen, N.-S, Liu, G.-Z. (2014). Mind tool-Assisted In-Field Learning (MAIL): An Advanced Ubiquitous Learning Project in Taiw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7 (2), 4–16

        [70]Yu, S., Yang, X., Cheng, G., & Wang, M. (2015). From Learning Object to Learning Cell: A Resource Organization Model for Ubiquitous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8 (2), 206–224.

        [71]Huang, Y., Chiu, P. (2015).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aningful learning-based evaluation for different achieving students in a ubiquitous learning context. Computers & Education, 87, 243-253.

        [72]Lai, C., Hwang, G., Liang, J., Tsai, C. (2016). Differences between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 of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aiwan: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64(3), 533-554.

        [73]Bosman, J. P., Strydom, S. (2016).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Exploring critical mobile learning literacies as enabler of graduateness in a South African research-led Universit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7(3), 510-519.

        [74]Crompton, H., Burke, D., Gregory, K. H., Gräbe, C. (2016). The Use of Mobile Learning in Sci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5(2), 149-160.

    • 六、考核方式

    考察方式,满分100分

    课堂教学参与:50%

    课程中最后提交的案例作品、设计作品:50%

    • 七、教授简介

    黃國禎2007-9-27

    1.黄国祯教授简介

    中英文姓名:黄国祯 Gwo-Jen Hwang

    现任职务

        台湾科技大学 数字学习与教育研究所 讲座教授、台湾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学院 院长、科技部科国司 信息教育学门 召集人、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SCI) 编辑委员、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y (SSCI) 副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Learning and Organisation 总编辑、The Open Cybernetics and Systematic Journal (EI) 总编辑、 人文社会学报 总编辑

        黄国祯教授为交通大学资讯工程博士,目前是台湾科技大学 数字学习与教育研究所 讲座教授兼人文社会学院院长。他的术专长包括行动与无所不在学习、数字游戏式学习,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测验与评量、知识工程及专家系统。过去曾主持国科会、教育部、新闻局、研考会、电信总局、经济部等单位100多个项目计划,目前担任30多个SSCI/SCI/TSSCI/EI 学术期刊的论文审查委员,以及多个国内外学术期的编辑。目前他是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y (SSCI)副编辑,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Learning and Organisation的主编,以及 Journal of Computer in Education的主编。他也曾担任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SSCI)、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SSCI) 及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SSCI)的客座编辑。 黄教授已发表550多篇与数字学习及智能型系统相关之论文及著作,包括超过130篇在SSCI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由于杰出的研究表现,黄教授在2007-2015年担任台湾行动与无所不学习研究群召集人,并在2007年、2010及2013年获得国科会/科技部杰出研究奖。同时,由于论文的高质量及高引用率,获得多个国际期刊论文奖,并受邀担任多个国际学术研讨会的keynote speaker。

     

    b723c09493bf48df88fc05e30c0b2942

    2.余胜泉教授简介

        余胜泉: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学部长,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学习平台关键技术、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等,详细信息请见http://mllab.bnu.edu.cn,http://aic-fe.bnu.edu.cn,电子邮件:yusq@bnu.edu.cn

        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科学院“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咨询专家组成员,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Shin Shin Educational Foundation)教育顾问;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技术顾问;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届工程技术委员会会员;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执行委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委员、大连市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国际学术杂志Knowledge Management & E-Learning副主编;《电化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标准英语网”学术顾问等。

        曾经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编制专家组成员,10th World Conference on Mobile and Contextual Learning 会议主席,2nd STEM i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主席。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子会议主席;中国教育电视台2008年度“学习超市”教育新媒体项目首席特聘专家;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各类学术杂志与大型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其中CSSCI收录80多篇,SSCI/SCI/EI收录论文十余篇,部分论文具有很高的引用率。出版学术专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技术与新理念》、《教学软件设计指导手册》,参与编写教材5部、出版科普著作4本,多媒体软件光盘4套,主持开发得到广泛应用的教育信息系统6套,获软件著作权6项,获授权专利5项,在申请、处于公开状态专利2项。

        《Learning Cell Knowledge Community》,获美国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 2014年Learning Impact Awards铜奖;《手持式设备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研究》获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立项课题优秀研究成果奖;《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代表性成果包括:(1)在学习对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一种能更好的支持非正式学习形态、满足泛在学习需求、更好的支持学习资源的群建共享的新型学习资源描述和封装的机制——“学习元”(Learning Cell),这种新的资源组织形式应当满足可进化发展、认知网络联接与共享、支持随需学习、可协同编辑、具备对环境和用户的适应性等要求。(2)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有效推进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开展有300多所学校参与的教学改革试验,出版了专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3)提出教育信息生态的观念,超越在教育领域中技术的媒体观与认知工具观,不从个体的角度去看技术的应用,而强调在一个系统中去定位技术的角色,强调技术与教育生态的融合,强调从整体优化的视角考察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从以往的单一、静止要素的关注转变为对系统信息流通、共享以及要素之间嵌套关系的关注。(4)自1999年起,设计开发“4A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立体化教学网中注册的学习卡数超过一亿。

        曾主持(或主要参与)教育部科技司和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委托的移动学习平台开发及其应用示范(移动学习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泛在学习的资源组织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研究》;教育部基础二司委托项目《技术革新未来教学的探索研究》、国家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项目《建设面向农村的教育开放学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教育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多媒体作业系统研究》、《评价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多媒体课件点播系统研究》;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的研究项目《国家远程教育支撑系统开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研究》;大型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佛山市城域教育网络设计与实施》、《东莞市城域教育网络设计与实施》、《广州市荔湾区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方案设计》、《深圳市南山区城域教育网络应用系统总体设计》、《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综合信息平台总体设计》、《北京市石景山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大型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立体化出版技术规范与支持环境研究》、《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研究》、《基于“一对一”数字终端的未来学习创新》、《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及其支持技术研究》、《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远程教育系统开发项目技术咨询》项目;国家“十五”教育发展规划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国家“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一对一环境下的教学效率提升研究》等有影响的教育信息化项目。

    3. 宋涵钰博士简介

    中/英文姓名

    宋涵钰 (Han-Yu Sung)

    学历

    台湾科技大学 应用科技研究所博士

    (2012/9-2015/6)

    现任职务

    台湾科技大学 数字学习与教育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员

        宋涵钰博士毕业于台湾科技大学应用科技研究所博士班,目前为台湾科技大学数字学习与教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宋博士的研究专长为数字教育游戏设计与系统开发、行动与无所不在学习策略与环境建置、知识工程及专家知识撷取等,目前已发表28篇教育科技领域的论文(包含10篇SSCI期刊论文),并担任多个SSCI期刊及国际研讨会的论文审查委员。宋博士目前参与多项科技部及教育部的研究计划,担任数位教材设计、学习机制设计及系统开发工作;同时,也负责以多维度统计分析及学习行为模式分析技术评估受测者的学习成效。

     

    • 标签:
    • 简介
    • 课程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