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暑期协同编辑—熊英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课题:《读心数》
    • 教学目标
    1. 知道变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知道控制模块if/else块的作用
    3. 能够利用变量存储数据
    4. 熟练运用控制模块进行条件判断
    5. 熟练运用数学计算块中的随机块
    6. 了解并运用语音合成器语音播报猜测结果
    • 教学重难点

    变量的基本概念,变量的运用

    • 教学资源

    1.教学环境的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计算机上安装火狐浏览器,能上因特网;

    (2)教师内已搭建APP教学平台,计算机中已安装app模拟器

    2.教学工具的准备:

    (1)电子教室;

    (2)学生任务单

    •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展示小软件

    教师跟学生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让学生熟悉猜数软件运作的基本流程。

     

    2.软件的基本功能

    教师让学生来总结刚刚玩游戏过程中,软件都具备哪些功能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

    参与到游戏环节

     

     

    交流总结

    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面能更好的参与到软件制作的过程中

    二、界面搭建

    1.分析界面构成元素

    教师展示软件的基本界面,让学生们来预估一下此界面需要哪些组件来构成。

    教师按照学生的构想来搭建界面,中间学生有补充的教师也进行修改

     

    2.对比发下的电子教材

    师:大家再看看我们的教材,是不是跟大家预估的界面一样呢?以后我们自己搭建教材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来。

     

    3.搭建界面

    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界面搭建出来并且给各个组件进行有意义的命名

    4.测试界面

    师:大家的界面搭建完成后可以利用模拟器来测试一下,看看界面是否如我们设想的一样。

    共同预估软件基本界面的构成,一起完成界面的搭建

     

     

     

     

     

    学生自行完成界面的搭建

    让学生自己熟悉界面设计的基本步骤和中间可能经历的各种修改和完善

    三、代码添加

    1.分析可能的时间(事件)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软件,看看应该有哪些触发事件?

    教师让学生用编程的专业语言练习如何解说触发事件,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如

     

    师:大家看了分析出来的逻辑图后有没有觉得下面的代码自己可以尝试着编写出来,先花两分钟试试。

     

    2.学生尝试添加代码

    学生尝试添加代码,教师巡视教室,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3.教师演示代码添加

    如有学生已经完成代码的添加,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演示并讲解这个过程中代码是如何一点点添加上去的。

     

    4.测试软件

    师:大家的软件基本功能都已经完成了,现在可以测试一下

     

    学生讨论触发事件中应该涉及到的变与不变,以及隐形的判断。

     

    学生对事件的过程熟悉和代码的添加其实不是一回事,多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中克服困难的潜力。

    四、软件改善

    师:软件的基本功能完成了,但是大家看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进行一些改善。例如我们的提示文本框可以再智能一点,提示你应该猜的数字是多少到多少之间,数据输入时我们不用手指输入,直接通过语音输入。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来完成软件的功能完善。

     

    作    业

    完成读心数完整软件的制作。

    制作一个报时软件

    • 标签:
    • 案例分析
    • 暑期
    • 协同
    • 信息技术
    • 课程教学设计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