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35中学 四年级 张桂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设计意图】故事讲述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课始通过资料交流,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更好地学习本文奠定了基础。

    【教学策略】谈话法,让学生体会伽利略的时代背景

    二、自读自悟、提出问题

    1、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同时”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3、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4、自读交流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人物伽利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较为浅显的问题,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含义深刻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暂时不做讨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指出:“略读,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大略地、非精确地读。”略读课文中的初读,不要求逐字逐句的分析,只要从整体粗知课文大意即可。

    【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通过略读促织课文大意

    三、精讲释疑

    1、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语句,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同学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感悟)

    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编者安排略读课文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有一个自主阅读的时间和文本,在精读之后,有一个实践的机会,从而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因此实施略读教学我们老师首先要甩开臂膀

    【教学策略】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借助课文前“学习提示语”里的要求,让学生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寻信息。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习得略读的方法。


    板书设计: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比萨斜塔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铁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通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一、精讲释疑

    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一)结合上节课的自读和交流来填空,并说明理由。

    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二)小组交流。

    (三)集体汇报交流,引导结合重点语段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

    1、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25岁时就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善于思考。

    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老师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图示法等)

    B、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妄下结论。

    2、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教师引导理解“信奉”)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3、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B、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有着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特点,不能够面面俱到。略读教学讲究“简”、“略”,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细”的部分。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

    【教学策略】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和言行,通过有层次、有取舍、有详略的阅读,潜入文中特别传神的字词、特别精彩的语言深处,在读中体会老班长的伟大精神品质。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与方法习得上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体现略读教学追求的“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


    二、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读语文经典读本上的《鲁班学艺》一文,领悟中国古代的发明家、木工的始祖--鲁班学艺的执着,以及他对实践活动的热爱与执着。进一步领会体验伟人的不平凡之处,学习他们追求这里的精神。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对课文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产生了高度的兴趣,这一兴趣导致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这就是语文教学进一步拓展的有效契机,也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更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人文魁力、唤起学生学习语文产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良方”。

    【教学策略】采用总结讨论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方法习得、布置作业

    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著名的试验。(出示插图投影,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4、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5、随文练笔(出示插图幻灯片):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设计意图】略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当略读成为一种阅读方式的时候,其指向是为了获取更大的信息。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教学策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章、书籍、资料,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加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课后拓展,既与课文学习相互补充,相互呼应,又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进一步引发,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不迷信权威


    科学精神 值得学习


    执着求实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同时
    • 教学
    • 阅读
    • 教学设计
    • 伽利略
    • 两个
    • 铁球
    • 学习
    • 学生
    • 同学们
    • 课文
    • 略读
    • 着地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