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网络课程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朱蔚虹 1504110230 张静茹1504110228

     

    • 课程简介

    课程开设单位:四川理工大学  魏青

     

    课程网址:http://61.139.105.132/xljkjy/jxzy.htm

     

    课程首页: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心理健康已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开设的一门全校素质必修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能客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培养自信、乐观、坚强等良好人格品质,能有效的进行自我调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概述、人际交往指导、情绪调控指导、恋爱心理指导、人格培养、树立合理自我意识等几方面,具体要求学生:
        1、理解心理健康内涵、了解亚健康和压力关系。
        2、理解自我意识内涵及影响因素,能建立客观合理的自我意识,悦纳自我。
        3、理解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常见的障碍,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包括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技巧,能较好地与人沟通。
        4、理解情商的内涵,了解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掌握情绪控制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5、能客观看待和评价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了解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性心理健康常识,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观念。

    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心理健康概论、认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咨询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系统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10个主题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构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课程教育体系。 

     课程建设目标:

    1、建成一门更加成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大课程”,将“课堂、课外、理论、实践”四个基本环节有机地融合成一门开放创新的、既科学又实用的、自成体系的素质教育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服务于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

    2、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形成各种类型的教材,方便学生以各种形式学习。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形成以学生学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

    3、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进行案例教学改革,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完整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掌握教育理论的运用,并逐步学会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4、拓宽教学的范围,引入现代技术与观念,建立网络教学的基本框架。

    学习目标明确,表述明确合理。

    重点难点突出,且有课后互动作业

     

     

     

    • 六维分析————学习内容

    ·采用“导入法”:

    弗兰克:“意义可能存在与一定时期,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在生活的一切时刻找到意义。”
    尼采:“懂得为什么活着的人,无论什么样的生活他都能忍受”
    地球越来越小,人心却越来越远,生活越来越好,心理却越来越疲惫。这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感受,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越来越需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寻找解决心理困惑与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那么,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便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内容。

    ·分门别类,有顺序的呈现知识结构,清晰明了:

     

    

    媒体选择与知识表征

    • 文本、视频、和组合媒体

    • 学前指导:视频导学+文本材料

    • 内容讲解:组合媒体

    • 课程实验、典型示例:专门提供了可供下载的文本

    • PPT

     

     

    • 六维度分析————学习资源设计

    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

    参考书目:

    列出中外多本书籍,期刊供同学们参考。

    教学案例:

    提供41个案例供同学参考,后面还有点评。

    但是由于都是文字,同学可能比较没有代入感,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或者创作小动画来增强真实性,更能让同学印象深刻。

    音频资源:

    提供5份音频供同学下载。

    视频资源:

    提供3份视频资料供同学下载。

    相关下载:

    提供多本电子书供学生下载。

    相关链接

    在线心理测量:

    提供多种心理测量

    习题库:

    每章都有相应习题及答案。

    电子教材:

    每章节对应的电子教材。

    电子教案:

    提供教师每一章节的教案。方便学生查漏补缺。

    电子课件:

    教师上课用的课件。

    教学录像。

    • 六维度分析————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组织与设计:
    1、教学过程的组织:列举的实验与实例,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带入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2、教具、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六维度分析——教学策略设计

     多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手段:

    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

    预设和生成的教学安排:

    采用焦点问题解决法、对话法、组织课堂讨论或辩论、心理改善法等安排教学内容。

    案例分析的教学法:

    运用案例能让抽象的知识和原理生动易懂,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教育或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 六维分析学习支持设计

    课程学习支持:学前指导;文字导学

    答疑工具:网上答疑

    导航设计:主导航和二级导航

    大纲: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提示系统:首页新消息提示

     

    • 六维度分析——学习评价设计

    单元测试:

    习题库;无反馈机制

    自测:

    心理测试:自己算分自己查答案表

     

    • 总结和评价

    优点与借鉴之处:

    –界面美观,文字和颜色的使用切当

    --导航扁平化设计,一目了然一二级导航识别容易

    –多种媒体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且体现了课程的特色

    –辅助性教学资源丰富

    --丰富的案例故事激发兴趣

    --教学设计安排合理,环环相扣

     不足之处:

    –学习评价系统简陋,无反馈机制

    –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管理设计,没有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不注重使用网络技术方便课程的学习,如不能记录学习进度等

    –学习支持的设计少,没有学习辅助工具,不能记录学习路径

    –注重网络技术发挥学习支持的作用

    –交流工具功能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弱

     

     

     

    • 标签:
    • 分析
    • 职业
    • 提供
    • 资源设计
    • 精品
    • 心理
    • 心理健康
    • 学习
    • 学生
    • 网络课程
    • 大学生
    • 课程
    • 维度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