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开国大典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忆开国大典

    忆开国大典

    冷雪峰

    【小问题】读一读,想一想读了这篇文章,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家住在老北京船板胡同三十一号后门的大院里。九月,我已经是毛家湾胡同“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完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记得,好像是上学不久,夜里就经常听到东单的大街上有轰隆隆的响声,听大人们说是在过坦克车队。有一天,父亲下班回来,显得特别高兴,不但买了鱼、肉和一瓶老白干儿,还带回了一卷儿各种颜色的彩纸。他一边收拾着鱼一边对我们说:“在十月一号那天要建立人民自己的国家了,得好好地庆贺庆贺。”我当真是头一次见到父亲在百忙的工作中能那样地开心欢笑,他还说那天将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游行庆祝活动,铁路局也组织上街游行,要我妈妈和姐姐帮助做把漂亮的大花束呢。十月一日这天,我和几个小朋友约好,要早点起床,好去看热闹。哪知道,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了,妈妈说爸爸早就走了,还说赵恒光天不亮就来找过我,但怎么叫,我也不起来,他就先走了。这可把我急坏了,泪水在眼圈里直转,还埋怨妈妈为什么不叫醒我。我急忙穿好衣服,拿着两个烧饼就向外跑。

            我拐进小报房胡同时,广播喇叭的叫喊声和阵阵的锣鼓声已传入耳中。胡同口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我身体瘦小,在人群中,见缝就向前钻着,一会儿就挤到靠近崇文门内大街的胡同口来了。嗬!一队队穿着节日盛装的人们有的高举红旗,有的手拿花束,还有很多人抬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画像,由崇文门向东单有秩序地涌动着。东单大广场上也站满了人,一拨儿拨儿身穿戏装、手拿彩绸或五颜六色纸花儿的人们随着锣鼓的节奏欢快地扭着大秧歌。打着整齐鼓点的腰鼓队也舞动红绸表演着各种姿势。这喧天的锣鼓声和鼎沸的人群呼喊声压盖住了长安大街上的广播喇叭的声音,真是太热闹了!

            往日放学我们经常来这广场上玩。听说解放前这里是国民党傅作义将军的飞机场,我们还捡到过在石头上一磨就能闻到香味的“香玻璃”呢,据说那就是飞机玻璃的碎片。每天下午广场上都有很多的人,左一堆右一圈的,有变戏法儿的,有练武术的,有表演杂技的,还有说相声和说山东快书的,更有我们小孩喜欢看的耍猴的、吹糖人儿的、卖“玻璃蹦蹦”的。广场上经常有很多大人们围成几个圈儿踢着足球,而我们小孩则是用书包摆上两个大门,分拨儿就踢起了“永”字牌的小皮球。直到天快黑了人们才散去。平时虽然也很热闹,却比不上今天……我正看得出神时,后衣襟儿被人拽了一下,回头看看,两个不相识的大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广场上的秧歌队,刚要返回身继续看热闹时,一只小手从两个大人的缝隙中向我招着,是赵恒光。我高兴地拉着他的手,想叫他也挤到我这儿来看。他却冲我直使眼神,意思是叫我出去,我不知有什么事,真舍不得这个好地方,但他还是把我拉了出来,说有更好的地方。我们是最要好的朋友,他比我大一岁,一直都很照顾我,我也就跟他向回走了。我们穿过船板胡同,拐进了后沟胡同,这时有飞机从头上飞过,并撒下很多红红绿绿的传单,我俩一边捡着传单,一边沿着去教堂的路向崇文门跑去。

            崇文门城楼下人也很多,这里好像是没戒严似的,赵恒光拉紧我的手挤进了人群,在游行的队伍中穿走着,挤到东交民巷路口时,有两个戴红袖标的大人把我俩拽到了路口里。我当时吓得有些发抖,可他们说不叫我们乱跑后就不再管我们了。头顶上又有飞机飞过,雪花似的传单向下飘落着,人们都去抢传单了,趁人们不注意时,赵恒光拉着我向东交民巷里跑去。

            东交民巷里格外清静,路上没有几个行人。我非常紧张,硬着头皮跟在赵恒光身后紧走着,路过苏联大使馆时,在那里站岗的军人并不管我们,我的胆子也大了。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前门的棋盘街。这里虽然叫棋盘街,却不是下棋用的,只是它的格局像是棋盘。这里比以往热闹多了,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彩旗和走动的人群。我们也顾不得看热闹了,只是想去看坦克和大炮,就一直沿着广场的大红围墙向北走去。这大红围墙与南池子到天安门的围墙一样,高高的墙头上是金黄的琉璃瓦,虽然有些残旧,但依然很雄伟。

            我俩沿着围墙外的街道上向天安门走去,一路上有很多手拿花束或小红旗的人们来来往往,他们三五成群边走边说笑着,并没有任何人过问我们,我们觉得更自由了,沿着高大的红墙无拘无束地向北走去。快到长安大街时,人,越来越多了,路边有戴红袖标的人在维持秩序。我们挤进了人群,哈!那么多的高头大马排着队,每匹骏马旁,都有一名威武的骑兵全副武装地站着。这边的都是雪白的战马,那边又都是纯一色的大红战马,再往东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坦克车队的炮塔……

            我和赵恒光手拉手地在人群中挤着,一会儿到这儿看看骑兵,一会儿又挤到那儿去看整齐列队手持钢枪的步兵,想到正义路那儿去看坦克车时,怎么也挤不动了。我用袖子擦了擦满头大汗,便从口袋中拿出两个烧饼递给赵恒光一个,我俩吃完了又到路边为游行人准备的大水缸旁喝了个饱,我俩紧拉着手向横在长安街上有三个大门洞的像座大庙似的门楼挤去(当时人们叫它是三座门)。当我们向广场里看时,都有些愣住了,这广场里黑压压地已经挤满了人。以前我们还经常来这里捉蛐蛐和玩捉迷藏呢,那时,大红围墙里面是乱石成堆、杂草丛生的大广场。现在向里看去,平整的广场里已站满了欢悦的人群。

            已经过了中午了,广播喇叭里传来几句洪亮的声音,所有的人们顿时都静了下来,原来走动的人群不知什么时候也都归了队。我们周围只有几个戴红袖标的工作人员,他们都全神贯注地仰望着天安门城楼。广播喇叭又响起了《东方红》乐曲,广播员兴奋地喊着:“毛主席来了!”广场上顿时沸腾了,当有人从天安门上汉白玉的围栏里的两面走上大殿正门时,人们都欢呼雀跃起来。“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排山倒海般此起彼伏。我俩虽小,眼神还不错,从我们站立的地方到天安门城楼虽然比较远,确也能看到城楼上的人影。听身旁大人们的相互指点,我们也看到了,那身材高大穿黄色制服头戴帽子的人,就是毛主席。紧接着大喇叭里又传来了响亮的湖南音调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是毛主席在向全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又是万众沸腾、雷鸣般的掌声和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开国大典非常隆重,我和赵恒光虽然只是八九岁的孩童,也被大人们的举动所感染,当升国旗、奏国歌、鸣放礼炮时,也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很严肃地立正站在那里。

            阅兵式开始了,在我记忆中,当时看得最真切的就是朱德总司令站在草绿色的没有盖棚的汽车上来检阅军队。他那浓浓的眉毛下是一双庄严肃穆的眼睛,那身得体的军装使他显得更加威武,所到之处,各个方队的军人都精神抖擞地还以军礼和呼着响亮的口号。当朱总司令回到天安门城楼后,步兵方队才步伐整齐地向天安门前走去,其他各兵种相继而行。我们最爱看的是骑兵、坦克车队和炮车队了。骑兵的战马都训练得那么听话,横排、竖排、斜排都成直线,整齐列队昂首通过天安门广场。当坦克车队机器轰鸣、链轨隆隆地开进广场时,天空中一排排的飞机也从东方向天安门上空飞来,接着是装甲车队,而后是一排排满载士兵的大卡车,拉着各种大炮威武地驶向天安门。再接下来是游行的队伍,一队接一队的很长时间都没走完。太阳已经偏西了,我俩又累又饿不想再看了,又从东交民巷向回返,到崇文门时,东单广场上的游行队伍还有一小部分没走完,他们依然高举红旗和花束呼着响亮的口号,有秩序地向天安门走去……

            五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经历了风风雨雨,已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首都北京更是日新月异地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着……可是每当国庆节到来之际,我都会无比幸福地回忆起当时亲身经历的开国大典盛况。

    • 标签:
    • 广场
    • 人群
    • 我俩
    • 车队
    • 游行
    • 场上
    • 忆开国大典
    • 人们
    • 喇叭
    • 两个
    • 坦克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