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与想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联想与想象
联想与想象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只让学生了解抽象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怎么操作,要去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1.类似联想。就是类比事物之间在本质上具有某种相似点,通过类似联想,可以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高中语文第一册巴金的散文《灯》,作者由深夜燃着的灯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为触发点,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灯,想到了欧洲古代传说——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同时又想到了希腊古代传说中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还想到了一位投河遇救的友人看到了陌生人家的灯光,由此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由绝望、悲观,变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以上两种灯光的相似点,就是灯光能给人以温暖、光明、力量和希望。无论是生活中的灯光,还是人生意义上的灯光,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种联想在文章中运用得比较普遍。
2.对比联想。即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联结在一起,以表达鲜明的爱憎之情。高中语文《琐忆》一文,在表现鲁迅关怀鼓励青年时的一段对话,用的就是对比联想的方法。有些青年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鲁迅便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他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小溪和烂泥塘,文学青年和夸夸其谈的学者,恰是对立鲜明的比照,通过这种对比联想,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事物本质的意义,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
3.因果联想。即对事物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的一种联想方法。
-
-
- 标签:
- 联想
- 鲜明
- 想象
- 灯光
- 事物
- 鲁迅
- 对比联想
- 到了
- 鼓励
- 联想与想象
- 泥塘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