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花园中的“石子画”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御花园中的“石子画”
御花园中的“石子画”
在北京故官御花园内,有许多颜色不同的细石子砌成的各种美丽图案的花石子路,又称“石子画”。故宫御花园里的花石子路(“石子画”)是用砖雕成花纹,或以瓦条组成花纹,然后中间填镶五色匀称的石子,铺缀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据统计御花园的石子画的图案约有 900 幅,可以说是中国拥有石子路镶嵌图案最多的图林了。这些石子路图案的组成,是把全园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的,因此显得极为统一协调。但是每幅图案又有它的独立的面貌,有花卉、风景、人物、博古、建筑,飞禽走兽及吉祥图案等,种类繁多。其中的“颐和春色”、“关黄对刀”、“鹤鹿同春”等图案,造型优美,动态活泼、构图别致,色彩分明,沿路观赏,真是美不胜收。
镶嵌画
以大小不同的彩石、玻璃料器、金属等硬质片料拼嵌而成的图画。一般用于装饰建筑物的墙面、天花板或地面。镶嵌画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公元前 4000 余年的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是这种艺术的始祖。镶嵌画以其色彩的真实性和永久性,制作的多样性以及题材的广泛性而得以在世界上绵延流传。中国的镶嵌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这些镶嵌艺术大多出现在工艺品上,如殷商时代的铜器曾有错金和错金嵌玉的装饰纹样出现。镶嵌画虽较少,仍可以从帝王御花园的甬道和民间的建筑中发现用卵石镶嵌地面和墙面的镶嵌装饰画面。当代中国艺术家也开始重视运用这种艺术形式,在一些重要建筑物的室内外创作了一些镶嵌画。镶嵌画材料来源十分丰富,有天然彩石、卵石、贝壳、螺钿、宝石、玉石和人造的玻璃料器、陶瓷、有机玻璃、金属和木料等。镶嵌画具有其他壁画所没有的坚固、耐潮湿、耐晒而不变色的优点,硬质片料的质感与量感以及镶嵌工艺产生的形、色、光的效果,使镶嵌画在色、质、量感方面显得粗犷浑厚,色彩斑斓。
-
-
- 标签:
- 图案
- 石子
- 镶嵌
- 艺术
- 玻璃
- 趣味阅读一
- 镶嵌画
- 御花园
- 装饰
- 石子路
- 金属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