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梁顺娥 丰金娜 刘宏梅- 寻找拼音教学的结合点 提高拼音教学效率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题 目: 寻找拼音教学的结合点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内容摘要:语文拼音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学科知识,但缺乏综合融会贯通的能力。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寻找研究性学习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结合点。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教师的就是要把教学生学习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给他们正确的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以至成为终身学习的万能钥匙。

     

     

    主 题 词激趣 自学 交流 拓展

    作者单位:昌平区城关小学

    作者姓名:梁 顺 娥 丰 金 娜 刘宏梅

    通讯地址:昌平区城关小学

     

     

    寻找拼音教学的结合点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文章摘要:语文拼音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学科知识,但缺乏综合融会贯通的能力。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寻找研究性学习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结合点。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教师的就是要把教学生学习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给他们正确的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以至成为终身学习的万能钥匙。

    主题词:激趣 自学 交流 拓展

     

    语文拼音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学科知识,但缺乏综合融会贯通的能力。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寻找研究性学习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结合点。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教师的就是要把教学生学习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给他们正确的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以至成为终身学习的万能钥匙。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践上述教学理念呢?我就汉语拼音教学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现行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规定学生掌握拼音中生母共23个,韵母24个,整体拼读16个。学生学习的时间为六周左右。要达到的目标是学会拼读声母、韵母和声调,能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在拼音学习过程中同时重阅读,促识字,帮助学讲普通话,丰富充实口头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而我实施的拼音课的教学模式是:

    激趣导入

    复习旧知

    多种结合

    自学自悟

    交流发现

    正音正形

    拼读结合

    拓展识字

    结合拼音

    写话练习

    一、激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如何把枯燥的教学法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圆满地解决好这个难题,首先就要从了解一年级新生的认知特点入手。

    从儿童的心理上看,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

    依据一年级新生这样的认知特点,我在拼音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 如,在上第一节汉语拼音课时,我手拿一本厚厚的《安徒生童话故事》走进教室,亲切地说:“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谁愿意看这本《安徒生童话故事》啊?” 一只只小手迅速举起来,“我愿意看!”“我也愿意看!”看着这一张张急切的小脸,我说:“可是你们不认识这上面的字怎么办呢?” 一只只小手放下了,失望爬上了每张小脸,教师趁势说:“只要学会了汉语拼音,你们就能读所有的中国汉字了,当然也就会读这本有趣的书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可真大啊!你们愿意学吗?”“愿意!”孩子们异口同声答道。“让我们一起背一首儿歌吧。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孩子们带着浓浓的兴趣,深深的渴望,开始了汉语拼音的学习。

    在每节课复习旧知识时,我和学生共同制作了汉语拼音扑克牌,玩打牌游戏。打牌的规则是:每四人一组,依次拿牌拼读,如拼读正确就拿在手中,如拼读不正确就放在桌上,直至扑克牌全部拿完。手中扑克牌最多者为小组冠军。这个游戏学生百玩不厌。这样做不仅复习巩固了汉语拼音知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胜欲望。

    二、明确学习目标,促学生自学、自悟

    (一)、声母与课文插图的结合促自学

    人教版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它们或提示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直观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而我配合书上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就可以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的音了。同样,在教bpmfkhjqxzcszhchshyw时,也可以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而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我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阶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结合促自悟

    字音(音节)的拼读是学生拼音入门学习的难点。我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教学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时,我事先制作一个课件,让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上课时,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是正在调用他们原有的“语言储备”) ,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可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并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后,还须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以达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的教学目标。为了增强学生的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拼音能力了,又发展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认识汉字与拼读练习的结合

    人教版新教材拼音部分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的学习空间。于是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真研读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认记汉字。

    (一)、看懂留意,练习拼读。

    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记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可能还不能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我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图意后,引出dié fēi jī和汉字“叠飞机”。

    (二)、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

    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体现字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体现字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体现字形的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脚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三)、充分利用插图加深记忆。

    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就很容易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我通过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使学生回忆起字的读音和字形,如学习第8课情景图时,可以提问“太阳刚刚升起,可以找什么词来说中”学生思考后回答“日出”。这样,字的形和音的问题迎刃而解了。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有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阅读儿歌加强识字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我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把拼音与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样的安排不仅巩固了汉语拼音的运用,而且便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了条件。每一课中都有图画表示独体字的意义,字的上面都配有汉语拼音音节,图下又有汉语拼音短文和词组。句子来概括图意。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如汉语拼音第678课中的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深深吸引着学生,激发了他们拼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一位教育家曾说: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条可以尽情施展才能的途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铺路搭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插图明白了字义和短文的意思,又在运用汉语拼音识字读文的过程中巩固学习了汉语拼音,掌握了独体字,认识了见面字(带红色音节的字),如第10课第二课时是这样安排的:1.看图说话,了解图意;2.“借文识字”,自读音节找出与图相应的短句;3.短文朗读指导,理解文意;4.扩展活动中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爱吃什么;5.独体字“小”“鱼”“牛”的字形识记。

    四、结合拼音,写话练习

    在拼音全部教授完之后,可以试着用拼音来练习组词、造句的练习。一开始可先用拼音来试着写词语,待熟练之后,让学生用口头说一句完整的话,再用拼音写下来。这样的练习可以布置在周末做,用对老师说的语气来写。题为"每周一句话"。这样可以巩固、运用拼音、也可以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果开展得好,今后还可以成为老师与学生互相勾通的重要渠道。

    总之,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最终实现能主动地读,积极地思考,自主地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教学
    • 结合点
    • 提高
    • 寻找
    • 汉语拼音
    • 北京市
    • 城关
    • 学习
    • 学生
    • 效率
    • 拼读
    • 昌平区
    • doc
    • 拼音
    • 小学
    • 音节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