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有志不比家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少年有志不比家
少年有志不比家
那时,蒋筑英家住房很小,也就是11平方米多一点儿。孩子小,一家四口还能凑合,难凑合的是隔壁有个公用厨房,装了10个火炉子,有5个靠着我家的墙。火炉子冬天给我家“送暖”,夏天又给我家“加温”,使我家像个火炉似的,没法儿呆。好在长春夏日短,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最难忍的是冬天,炉子灭了,重新生火时,满屋冒烟,直往我家里灌,呛得我们和孩子直咳嗽,淌眼泪,筑英只好默默地把孩子领到外面,等烟散了才回屋。
那是一个冬日的晚上,路平放学回来,又赶上满屋是烟,她撅着小嘴跑到外面生闷气。筑英见了,忙问:“乖女儿,怎么了?”原来放学后,路平去一个同学家,见人家住房宽敞,烧的是煤气,一点儿烟都没有,心里很羡慕,可自己家窄小不说,还挨烟呛,连个呆的地方都没有,便没好气地跟筑英说:“爸,亏你还是个干部,房子住得这么小?”筑英听了,知道女儿长大了,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有些偏颇,应该帮助她提高认识。他不但没恼,反而笑了:“孩子,心宽不怕房屋窄,少年有志不比家啊!”接着,他给路平讲了岳飞和安徒生的故事。宋代名将岳飞自幼家境贫寒,但他立志精忠报国,练字习武,训练出一支英勇善战的岳家军,使金兵闻风丧胆,连连大败,从而成为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再看世界著名的大作家安徒生,他出生在一个鞋匠家庭。当时,他父亲身无分文,连一块床板都买不起。恰巧有个富人在办完丧事后,扔掉了一个放棺材的架子,安徒生的父亲捡起来,权当新婚的“卧榻”,小安徒生就是在这块放棺材的木板上出生的。长大后,安徒生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过了今天,不知明天怎么过,可他仍发奋学习、自强不息,写下了《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许多著名的童话,成了伟大的作家。一个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家境贫寒更能激励自己成就事业。筑英对路平说:“你还小,千万不要跟人家比吃、比穿,更不要比谁的爸爸官大官小、住房的大小,要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比家庭、比父母算什么本事?自己学习出类拔萃,有真才实学,才算真本事。”
听了爸爸讲的道理,路平笑了,她跟爸爸表示要做一个有志气的孩子。
思考:
1、蒋筑英家的房子多大?住几口人?
2、蒋筑英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待住房小?
3、蒋筑英的孩子最后怎样了?
-
-
- 标签:
- 有志
- 认识
- 安徒生
- 少年有志不比家
- 少年
- 住房
- 我家
- 炉子
- 长大
- 孩子
- 爸爸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