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资源,黄龙吐翠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拓展资源,黄龙吐翠
黄龙吐翠
传说南宋年间江西黄龙山的慧开禅师到杭州栖霞岭扫帚坞登山求雨,山后营一石突然裂开,裂口犹如龙嘴,喷出一股清泉,于是民间传言黄龙随禅师来到杭州,“黄龙吐翠”因而成名。
黄龙洞景区曾为佛寺,民国初改建道观,现已成为著名的以“缘”为主题的民俗风情园,包括圆缘台、投缘池、月老祠等,换龙洞门外好有一块高四米、宽七米的巨大“缘石”,上书斗大的“缘”字。
黄龙洞目前是杭州人举办传统婚礼的主要场所之一。
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茂林修竹深处,隐藏着颇具道教洞天福地气象的黄龙洞古迹,南宋以来这里作为湖上五大祀龙点之一而享有盛名。清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黄山积翠》一景即指此。一九八五年,集宗教文化内涵与寺观园林景象于一体面的黄龙洞辟建为仿古游乐园,入选新西湖十景。
黄龙洞山门到二门之间,有一段长而曲折的游步道,若从空中俯看,犹如一条游龙沿路古木修篁, 花草清池, 矮墙漏窗,颇多可赏景物。它在寺观园林构成上称为《导引》,就像一支前奏曲,对游人起着由俗入清、调整心、渐入佳景的作用。黄龙洞的假山,以浑重的黄砂石块依照山势、地形的起伏抑扬而砌筑,或孤峰独立或聚石造型,或堆叠成峰。远望,石峰如林,重峦叠翠;入内,迷离曲折,剔透空灵,雄浑格与秀逸兼而有之。这与苏州园林假山以精致典型见长的风格迥然有别,显示了山林寺观造园艺术贴近自然、融合自然,深具匠心而又不着痕迹的长处与魅力。
黄龙洞竹景历史悠久,竹径通幽又是一绝。刚劲挺秀的大毛竹高达十多米,汇林成海;小巧的菲白竹却又矮至二三十厘米,茸茸可爱;竿细色深的紫竹,据说早先引种自普陀山;罗汉竹、笔杆竹、黄金嵌碧玉竹等点缀在假山、庭园等处,风韵萧爽。最值得一看的是方竹的竹,“体方有如削成,而劲挺堪为柱杖,亦异品也”。竹多,笋也多。每年清明前后,小雨初霁,暖风拂面,这里的墙边、路旁、山脚、庭后,随处有春笋破土而出,有的掀翻石块,势不可挡; 有的两三丛生,竞争激烈。宁静的黄龙洞园里园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
-
- 标签:
- 假山
- 寺观
- 黄龙
- 黄龙吐翠
- 石块
- 曲折
- 语文
- 黄龙洞
- 拓展
- 拓展资源
- 吐翠
- 自然
- 杭州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