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井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水 井
水 井
小时候听摆龙门阵,说某人家中有口井,井水只够他一家人食用,他家便世代富可敌国。后来,人们在那水井里发现有一个小小的金人儿在屙尿。于是,我常想,要是我家的水井里也有个金人儿在屙尿该有多好!那样,夏旱时我们就不至于下坡到小河边的水井去挑水了。从小河边的水井挑一担水回家,爬坡度四五十度的300多米的土坡,真的让我步履维艰,我家的大水缸要装五担水。夏旱时挑水,一直被我们视为痛不欲生的事,甚至幻想家里能把房子搬到坡下小河边的水井处去。
其实,我家的水井就在我家灶屋的屋檐下三尺处,从灶到水井只有十步。当然,我还曾好多次看到过坝子里有些人家的水井就在他家灶屋里的,还好生羡慕过,现在知道,水井打在灶屋里,很不卫生。
原先这水井只是一个浅浅的泥坑,也很少有水,倒让弟弟妹妹跌下去过很多次。大约我开始读书时,父亲同院子里的叔伯兄弟们开采来石头,砌成了现在的水井。井壁由约摸三尺来长尺把宽的十六块石板围镶成正方形,井口由两块半圆的井圈石镶得圆如十五的月亮。这井圈石原被村里秦家借去用作井圈的,他家的井水便清凉甘甜无比,远近闻名,途人都要赶去喝的,酷暑里,三五里远的人都会去他家水井挑凉水喝。(关于这家人,我准备在我的小说《奸人》里面写到他们。)我们家收回井圈石后,秦家的井水便不再清冽甘甜了,轮到我家的井水清甜无比了。可惜我家的水井远离大路,少有行人来光顾。
水井的水源来自屋后的山岩,经由井壁中上部凿出的酒杯大小的泉眼汩汩涌出,注入井内。因而井底就用水泥抹得甚是光滑,这样也便于淘井,井底几乎就没有泥沙淤积。屋后的山岩二三十米高,岩上岩下遍生了松柏、油桐、茅草,方圆十里皆无水源,真不知这水井的水源来自何处。坎下安家有口水井,早先水源充裕,自从我家的水井修好后,那井就渐渐地干涸,至今已被填平,上面修了房子。最奇怪的是有一年,竟然有条五六尺长的大花蛇从泉眼里流了出来,邻近的人无不惊异。村人传言,我家水井里来了条五彩神龙。奶奶和一些信女们,更视此蛇如神物,烧香化纸,顶礼膜拜,不许人驱赶它,更不许人伤害它。不过,而今我却一点也想不起那蛇后来怎么样了。
水井修成后,家里就备了好酒好肉,请来村里的端公先生廖德元,在井边念着咒语,还烧了三道符,说是这符烧了,就算是干断天河,这井水也会盈盈满满,决不干涸。见了廖德元当时极端虔诚之状,我们便深信不疑。父亲益发将最好的酒肉敬了他(其实,按辈份他是我父亲的侄儿),自己却挟些青菜萝卜,吃得满面笑容。五十来岁的廖德元喝了酒,便说些“黄帝穿井”、“伯益作井”的传说。又引经据典说:“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因井为市,故言市井。”更博得我们恭敬。后来读了书才晓得,上海先民早在六千年前的朦胧时期,就开挖出了直筒腹水井,五千多年前又创造了竹箍苇编井,比之“黄帝穿井”、“伯益作井”早多了。
早些年,家里很贫困。水井虽然修好了,但枯水季节和大干旱时,泉眼却干断了流,井里没有半口水,可见廖德元学道尚不精。这时候,便只有到坡坎下水田中的那口上井里去挑,若是这土井也干涸了,就只有到小河沟里去挑了。所以每逢放寒暑假回家,家里人开口便讲:“这下好了,有人挑水了!”家里人多,见天差不多要用五六挑水,八九十斤的水担子挑在肩上,再爬两三百米的陡坡,来回五六趟,腿就酸软了。家乡实则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随处可见飞瀑流泉。离家两里路远的半岩上一处绝壁间,有一股茶杯粗细的泉水,从石壁中间奔泻而出,清亮甘冽无与伦比。于是,我们便有好多热烈的梦想,均是有关如何将这水引到家里来,无奈中间相隔三五百米宽的河谷,梦想就终归是梦想。有时下了雨,泉眼里也有些细若游丝的水流出来,夜间蓄得有几桶水,母亲黎明时分便起来下到井底,将水一点一点地舀进水缸里。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水人家先得水。一般说来,水井的水仅够我们一家人用。
春雨下过几场,野草青郁,野花漫地的时候,水井里才渐渐有水。但井水从未溢出过,离井口有三五寸光景,便不再涨满。多余的水从泉眼中倒流回去滋润水井周遭的山坡,山坡上的花草竹树就越发透着勃勃生机。有时雨下得又多又密,屋后的山坡上到处都有泉水涌出,父亲就砍/来一根大/竹子,从中剖开,用刀背头敲去竹节,一头连接涌泉,一头搭在水缸上,甚至锅上,用起来就如自来水,更妙的是水还带着翠竹的清香。这十多二十年,兄弟姊妹陆续离开了家,家里人少了,院子里、周围同转的人也少了,又富裕了很多,令我们震惊的是,水井里的水一年四季都是清亮亮、碧汪汪、盈盈满井的,再也不干涸。想来这些年一定有个金人儿在里面屙尿了。但现在,农村里也大都安装了自来水,龙头一开,那水,哗哗地,白银似的。
这口水井给我们的恩泽实在太多。邻近的人除我父亲外,无论酷暑寒冬都不爱喝茶,专一喝这生井水。出门最后一件事,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拿了水瓢,弯下身子从井里舀满一大瓢水,咕咕地喝下去。即便冰天雪地也不觉得冷,夏时则暑热顿去,遍体生凉。父亲却专用井水煮茶,说是纵用寻常茶叶,也比冬日梅花上的积雪烹茗,芳甘百倍。若是用来熬家乡特产的老荫茶,还可理气活血,消食化淤,强身健体,包治百病。
──今日草这篇随意文字,不禁蓦地想到我们中国文化,实则也是水井似的东西。然其个中玄妙,则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了。
-
-
- 标签:
- 梦想
- 水 井
- 水源
- 父亲
- 井水
- 的人
- 我家
- 水井
- 家里
- 干涸
- 挑水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