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孟子
孟子
小问题:从下面的短文中,你学到了什么?
孟子见梁惠王① 。王曰:“ 叟② !不 远 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 “ 王!何必曰利?亦 ③ 有仁义而已矣。王曰, ‘ 何以利吾国? ' 大夫曰, ‘ 何以利吾家? ' 土庶人 ④ 曰, ‘ 何以利吾身? ' 上下交征 ⑤ 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 ⑥ 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⑦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 ⑧ 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⑨ 。未有仁而遗 ⑩ 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
注释:
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 400- 前 319 ),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 370 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②叟:老人。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④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⑧苟:如果。⑨餍( yan ):满足。遗:遗弃,抛弃。
小问题:孔孟都主张要与人为善,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孟尚且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孟子曰 : “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① 大焉,善与人同② ,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③ 者也 。 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 ”
注释:
①有:同“又”。②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③与人为善:与:偕同。
小问题:孟子借助生活中的小事情来苦心地提醒大家,既然厌恶潮湿,就不要自居于低洼的地方;既然厌恶耻辱,就不要自居于不仁的境地。那么对于生活中自甘堕落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做呢?
孟子曰: “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① ,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② : ‘ 迨③ 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④ ,绸缪牖户 ⑤ 。今此下民 ⑥ ,或敢侮予? ' 孔子曰: ‘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 之, '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 ⑦ ,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 ⑧ : ‘ 永 ⑨ 言配命民自求多福。 ' 《太甲》 ⑩ 曰: ‘ 天作孽,犹可违(11 );自作孽,不可活(12 )。 ' 此之谓也。 ”
注释:
①闲暇:指国家安定无内忧外患。②《诗》云:引自《诗经·邪 风·鸱鸦》。③迨( dai ):趁着。④彻:剥取。桑土(du):桑树根;土同“杜”,东齐方言说“根”为“杜”。⑤绸缪( mou ):缠结。牖( you ):窗子;户:门。⑥下民:民义同“人”。这里的诗句是以鸱鸦 (一种形似黄雀而身体较小的鸟)的口吻,其巢在上,所以称人为“下民”。⑦般( pan ):乐。怠:怠情。敖:同“邀”,指出游。⑧《诗》云:引 自《涛经·大邪·文王》。⑨永:长久;言:语助同,大义。配:合。命:天命。⑩《太甲》《尚书》中的一篇。( 11 )违:避。( 12 )活:“逭”( huan )的借字,“逃”的意思。
-
-
- 标签:
- 国家
- 百乘
- 39
- 闲暇
- 孟子
- 与人为善
- 兵车
- 庶人
- 下民
- 注释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