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龙潭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青龙潭

    小问题: 请用不多于 500 字的篇幅根据这个故事

    青龙潭

        在苍山马龙峰和圣应峰之间,有一条清碧溪,溪里有个清澈见底的龙潭。
        从龙潭往上看,岩石像一台台织布机,清碧溪水像一卷很长很长的白布。右边峭壁上有一个一丈见方的“雨”字,三五棵青松立在“雨”字两旁,活像古代守门将军,是人们一到龙潭边,就有阴森的感觉,好像真有龙在那里。
        相传在很多年以前,这里确实住着一条能变化成人、心地善良的青龙。龙潭左边有一所壮观的寺庙,叫小雷音寺,住着一个老和尚,两个小和尚。老和尚下得一手好棋,常常出门去找人下棋,但始终碰不到高手。
        一天雷雨交加,从寺外走来一个身披青色金缎披风的小伙子,眉清目秀,两眼特别有神,一进门就规规矩矩地问安:“师父,学生有礼了。”
        老和尚问:“你是哪里来的,小伙子?有什么事?”
        “我家就在下边那个村,今天到山上来,想不到遇上大雨,只得到宝刹躲躲。”
        老和尚热情地说:“稀客,稀客,请到方丈室歇。”
        方丈室里,正中有一张圆桌,上面摆着一盘象棋。小伙子一进门,实现满满一到棋盘上,目不转睛的看。老和尚见了,高兴得问:“看起来你对象棋很有兴趣呢!来来来,我俩对上一局。”
        小伙子谦让一番,也就坐下来同老和尚下起棋来。直到傍晚,一盘棋还未完,胜败未分。正下得起劲,小伙子却站起来说:“老师父,我该回家了。”
        老和尚兴致正浓,急忙说:“哪能走,就在这里住吧,天已经很下来了,何况这棋……”
        “今晚我一定得回去,免得家人担心,棋,明天再下吧。”边走边说,很快就消失在黑夜中。
        第二天,小伙子很早就来到寺院,与老和尚下了一整天的棋,输赢都差不多。几天以后,两人成了很要好的棋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老和尚渐渐感到奇怪,暗自思量:这个小伙子自称是下面哪个村的,为什么天天有闲工夫来下棋?为什么他晚上非回家不可呢?
        一天,老和尚问小伙子:“你的家到底是哪个村?为什么每晚都回家不可?”
        小伙子笑起来:“老师父,老师告诉您,我家就在附近,我们是多年的邻居了。”
        老和尚大吃一惊:“年轻人莫大诳语,在这深山老林中,哪还有什么人家?”
        “我怎么回哄您,我就住在寺院的水潭里。”
        “住在水潭里?”老和尚更加惊奇。
        “我是龙呵。”小伙子一本正经地说。
        “呵……这,我不信。”老和尚摇摇头。
        “那就请到水潭边看吧,待我回家取件东西来。”
        老和尚跟着小伙子来到水潭边,只见那潭水阴森森的望不见底,寒气逼人。老和尚拉住小伙子的手说:“莫开玩笑,这怎么回事你的家?”
        小伙子一甩手,一头扎下水潭。老和尚下得浑身发抖。他趴在岩石上往下看,哪有小伙子的影子,只见水泡往上直冒。正想回寺叫徒弟打尸首,忽然手刨大大的翻滚起来。眨眼工夫,小伙子托着银盘,盘中放一件锦囊袈裟,已经站在老和尚面前,浑身上下没沾一滴水,笑眯眯地说:“老师父,这是我送您地礼物,看看是否和身。”
        老和尚把加沙展开一看,霞光万道,光艳夺目。整个山谷红光一片,真是佛家至宝,忙把袈裟合拢说:“不敢当,弟子无福享受。”
        青龙说:“这确实是佛家至宝,不知是哪年哪代存在我龙宫库中。为念师父与小龙相遇之情,就奉送给师父,今后会有用处。”
        老和尚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从此两人友情更深了。有一天,老和尚请求青龙:“我这辈子还没见过龙是什么样子,你能不能现出真身,让我看看。”
        青龙有点为难,说:“这件事万万行不得,你肉眼凡胎看不得真龙,你会还怕的。”
        “我们天天在一起,就想一家人,别人不能看,难道我们这般友情野不行吗?我就求你这一回。”青龙只是摇头,老和尚急切想看到真龙,一而再、再而三地恳求。青龙无法,只好直说:“老师父,不是我不想给你看,如果凡人看到我的真身,那我就不能随便变人了,千年修行化乌有,还会触犯天条,找来大祸。”

     

    “呵……有这等事,那佛家弟子看了也这样吗?”老和尚担心地问。
        青龙微微一笑:“佛家弟子也是肉体凡胎呀,不过师傅与小龙来往已近一年,常食仙家果品,与一般凡人不同……”
        老和尚一听有了希望,更加恳切地要求:“我就说我俩是有缘分的,看在我俩相识一场,你今天就变给我看看吧。”
        “不行呀,这不是开玩笑,寺里不单您一人呀。”青龙慎重地说。
        老和尚忙说:“这事容易,明天一早,我叫两个徒弟到城里买菜,让他们晚上回来。”
        青龙知道现身给凡人看,会冒犯天条,但出自他俩多年的友情,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老和尚将两个徒弟叫来,吩咐他俩到城里买菜。
        青龙来了,同老和尚来到方丈室坐下。青龙说:“昨晚想了想,为了小心起见,要把大门关上,请师父把我送的袈裟穿上。”
        老和尚穿上袈裟,来到天井,对青龙说:“请现金身吧。”说时迟,那时快,一晃之间,天井中出现一条一尺来长、浑身青纹、有一对小角的小青龙,一扭一摆地朝老和尚游来。老和尚起初还看不见,大声呼喊:“龙神,你在哪里?”低头仔细一瞧,大失所望:“真龙原来是这个样子呵,只不过比蛇多一对角,哪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正说着,青龙又站在他身旁:“师父,该满足了吧?”老和尚摇摇头说:“我想既然是龙,那定是庞然大物,想不到你才一尺来长。”
        青龙哈哈大笑:“师父呵,我本来不是这么小,要变多大有多大,变大了怕吓着您。”老和尚恍然大悟:“原来你是故意变小呀,快再变大一点,我不怕。”
        青龙这时也高兴,加上没有外人,老和尚又拔着袭裟,觉得不会有危险,就说:“我今天索性让你看个够。”说着抖抖精神,准备大变一番。
        再说两个小和尚走出寺来,小徒弟和二徒弟议论说:“今天师父为什么叫我俩都到城里,还说要天黑才能回来,不知有什么名堂?”
        两个徒弟越想越奇怪,觉得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便转身回寺。寺门紧闭着,门内射出一片红光和青光,两人便抬来一把梯子,从窗子爬进去,从楼上向下看。顿时,两人都惊呆了,原来天井里有一条一丈来长、碗口来粗的青龙。只听老和尚高兴地喊:“再大点,再大点!”眨眼间,青龙一下子有五六丈长,水桶般粗,浑身闪着青光,龙头、龙角、龙须、龙爪,都一清二楚。一条龙占了整个天井的一半,老和尚还在喊:“再大点,龙神!”青龙便一下子变得水缸那么粗,头如大牛,口似血盆,牙如利剑,眼似铜铃,浑身青黑,整个天井都摆不下了。老和尚吓得缩作一团,用袭裟遮身,抖声抖气地说:“罢、罢、罢了……”
        青龙正想变回人形,怎么变也变不回来,心里一急,龙头立起两丈多高,正对着偷看的两个小和尚。只听“啊啊”两声惨叫,小和尚被吓死了。转眼之间,雷电齐鸣,大雨瓢泼。青龙万分悔恨不该大意,使自己不能再变成人,尾巴一甩,不慎把大殿扫为平地,大水如万马奔腾一般冲来。青龙不得不哀痛地驾着水头,一直闯进洱海中。
        大水把老和尚送到东海,碰到岸边岩石才醒过来。原来那件袈裟是水火两避的宝衣,救了他的命。老和尚如梦初醒,深深地叹了口气,感到太对不住朋友,就在海边上痛哭,哭得口干舌哑。他没脸再回碧溪,就出游到外地去了。
        从那以后,青龙潭就成了现在这样子。青龙潭外有一块平地,相传是小雷音寺的旧址。后来为了纪念青龙,就在峭壁上刻了哪个“雨”字。

    • 标签:
    • 老和尚
    • 青龙
    • 小伙子
    • 师父
    • 徒弟
    • 袈裟
    • 龙潭
    • 天井
    • 就在
    • 青龙潭
    • 两个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