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麦场见闻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打麦场见闻

                打麦场见闻

               内蒙古阿旗双胜镇中心小学 全加

     
    想一想:

    1.小作者在打麦场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你看小作者是如何描写天气的炎热的?

    3.作者为什么去了打麦场,就说“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呢?

        暑假里的一天,爷爷让我和他一起去打麦。

    打麦场在南山公路旁。小山似的麦垛散落在山坡上,
    绵延二三里长。麦垛间的空隙,就是打麦的地方。

        正值头伏,人们拿来的凉水,不一会就成了温水;装
    在塑料袋里的黄瓜,顿时晒蔫( ni ā n )了,吃一
    口软绵绵的;铁叉、木锨、扫帚直烫手;人们光着膀
    子,穿着短裤,还在不停地流汗,干一会活儿,就咕
    咚咕咚地喝水。我照葫芦画瓢( pi á o ),别人干
    什么,就跟着干什么。一位帮忙的大伯说:“这小子
    干活还挺有眼色。”

        打场主要的一道工序是轧 (y à ) 场。轧场时,有的
    干脆就用三轮车或汽车在麦子上面轧。鞭声、笑声、
    人喊声、马嘶声、赶牲口的吆喝声、机器的轰鸣声,
    汇成一支奇妙的交响曲。偶尔,远处腾起一股黄烟,
    那是在扬场了。

        下场了,看着那一排排挺腰凸肚的袋子,真叫人羡慕。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爷爷指着他的口袋,夸口说:“我的
    袋子有公有母,今年正好五十对,明年就是一百五。”
    另一个人打趣说:“你不搞计划生育,当心罚了你。”
    “这样的小崽( z ǎ i )下得越多越好!”逗得在场
    的人都笑起来。

        中午,不知是为了多干活,还是凑热闹,打场人大都是
    在山上吃饭。三个一簇,五个一伙,车篷下面,阳伞底下,
    用衣服和麦秸搭的小棚里,到处都是人。有的几家人聚在
    一起,手抓馒头,大葱蘸酱,咸菜疙 (g ē ) 瘩 (da) ……
    坐着的,蹲着的,边走边吃的,随自己便。还有的喝着冰茶
    和啤酒,吃着咸鸭蛋。不知是谁,放起了录音机,年轻的人
    们随着唱起来。几个不知累的男女还伸胳膊蹬腿,跳起了自
    编的迪斯科。年龄大的不看“扭屁股舞”,抽着旱烟,说梁
    山好汉,讲《西游记》里的妖精。累了的,吃完饭,倒头便睡,
    头发和麦秸搅成一团,脸上背上扎满麦糠( k ā ng ),也不
    在乎,不一会就打呼噜了。

       下午三点半,我和爷爷打完了麦子。过去背诗时,感情停在书本上;
    打了这场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才印在了脑子里。
    这大概就是爷爷让我去打麦的原因吧。

    • 标签:
    • 不知
    • 麦秸
    • 干活
    • 打麦场见闻
    • 打麦场
    • 都是
    • 一位
    • 袋子
    • 的人
    • 打场
    • 起了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