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怜子望其成才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鲁迅怜子望其成才
鲁迅怜子望其成才
想一想:
1 .面对孩子提出的天真的问题,鲁迅爷爷是怎么做的?
1929 年 9 月,许光平生下一个男孩,名叫海婴。鲁迅夫妇寂寞之中得到这一安慰,故以大海的儿子之意命名。
海婴生性活泼,经常纠( ji ū)缠( ch á n )父亲。鲁迅喜欢饭后靠在藤 (t é ng) 躺椅上,把零食放在桌边,一边慢慢地吃,一边悠闲地看书。海婴往往从藤躺椅下钻出来,毫不客气地抢父亲的糖果、饼干。鲁迅只是微笑地看看儿子,从不呵责。海婴也从来不怕父亲,有时还会挤在他的身边,轻轻揪( ji ū)他的胡子玩,更喜欢的是骑马一般坐在他的身上,亲昵地伏在父亲胸前,小嘴说出一个又一个天真的问题。由于鲁迅对自己幼年受的束缚( f ù)人性的封建教育十分不满,不愿让海婴重蹈他的童年之路,因而他喜欢孩子“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天性,愿他做一个活泼而真诚的人。 一次,鲁迅告诉来访的朋友说:“这小孩淘气,有时弄得我头昏,他竟问我:‘爸爸可不可以吃的?'我答:‘要吃也可以,自然是不吃的好。'”友人听了发笑,说孩子正在幻想旺盛时期,而本性又是带神经质的,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笑话 , 鲁迅点头称是。后来,他作了一首《答客俏》的诗,写出了他对孩子的一片爱怜之情: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w ū t ú)。楚人称虎为於菟( w ū t ú)。鲁迅爱怜其子,意在期望他成为虎虎有生气的国家人才。不料海婴刚满 7 岁,鲁迅便离开了人间,鲁迅在去世前嘱( zh ǔ)咐( f ù)家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学家。”
-
-
- 标签:
- 有时
- 父亲
- 一边
- 爱怜
- 鲁迅怜子望其成才
- 39
- 鲁迅
- 孩子
- 喜欢
- 活泼
- 於菟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