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故事教学(深圳市向南小学 徐夏嘉)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文章下载

    深圳市南山区向南小学-徐夏嘉-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故事教学.doc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故事教学

    深圳市南山区向南小学 徐夏嘉

     

    摘要】英语故事教学是小学英语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的训练。本文旨在探讨故事故事教学的意义与课堂故事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来锻炼与运用英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表达能力。

    关键词】英语故事,阅读教学,技巧

     

    英语故事具有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教育性等特点。随着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增大、句型表达方式的复杂和阅读能力的增强,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通过开展各种课堂活动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同时,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与多媒体工具的辅助下,学生更能寓学于乐,受益非浅。

     

    • 一、英语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实施的意义
    1. 故事教学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在一定情景语境中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英语故事多以曲折的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吸引读者。故事的语言生动、真实、自然,其篇章较曲折复杂,内容有趣又不失深意,并且不同类型的故事提供不同的信息,这符合高年级学生日趋完善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很好的阅读材料。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对英语故事的情节更加清晰明了,在不同层次的课堂活动引导下,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反复听说、学习、讨论和交流,能很快地理解并掌握其词汇句型,把握篇章大意。在反复视听、阅读进行语言输入的同时,学生的自我思考、讨论与交流产生了语言的输出,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 故事教学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熏陶其道德情操;

    大多数故事都蕴涵着深刻的寓意或道理。学生阅读学习故事,能从故事里人物的遭遇与情感的经历来丰富自身的体验,在教师的道德教育引导下,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在对故事的自我理解、思考与判断中,学生明确了分辨善、恶、美、丑的情感态度,这些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1. 故事教学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其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

    英语故事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品德各异,情节与悬念富有逻辑,不同的语篇蕴涵不同的感情色彩。学生通过阅读,在层层递进的课堂活动中学会分析与思考,最后总结人物的品质与发掘事情的本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一些开放性问题讨论或完成拓展性的任务等学习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

    1. 故事教学与网络资源相整合,为学生阅读提供丰富的资源与信息渠道;

    网络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英语阅读资源搜集的渠道,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借助网络收集更多的视听说材料,然后通过对相关进行信息技术的整合,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上。

    1. 故事教学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的载体。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故事,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各个国家或民族的特点、历史、风俗及文化差异,不仅开拓他们的视野,还渗透了文化意识的教育,引导他们灵活运用跨文化交际的技巧来与人沟通。

    • 二、英语故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应用

     

    由于高年级学生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在落实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仍需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故事阅读教学可以简单分为三步曲。

    1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流程

     

    1. Pre-reading:引入情景,激发兴趣;

     

    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从而建立起学生凭以往经验、知识与故事之间的联系。通过会采用Brain StormFree Talk、看与故事相关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做出预设、使用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视听辅助材料(音乐、影片片断)等。 例如:在教寓言故事“A miller, his son and donkey”前,可以放让学生先看一幅画着驴、磨坊主和他儿子的图片,指着图片的动物问:“What is it?”人物提问:“Who are they? What will happen next? Can you guess?”这样的引导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欲望。

     

    2. While-reading: 理解故事,完成检测;

    教师针对故事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任务来检测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基于故事自身的特点,有人物、情节等,教师可提出“五个w”为主线让学生通读故事,即when, where, who,what (happen), how (go on)。然后设计不同课堂活动来学习、理解故事。通常,这些课堂活动任务必须遵循难度由低到高,由简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层层递进,最后再挖掘故事的主题寓意和相关话题的拓展迁移。

    总的来说,课堂活动任务可以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初级的课堂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对故事有初步了解,能明白故事大意和基本的人物关系。因此,设计的课堂活动比较简单,都是围绕故事的内容来设计的,属于基础的,解决字词句和文段的理解,都是有关细节阅读的考察,只要学生用心听读,就能在故事里直接找到现成的答案。如根据录音朗读故事(repeat the story, 根据故事情节判断正误(Ture or False), 找出新单词弄懂其读音意思或划出不懂的地方,词语猜测(Word Guessing),句子解释(Sentence Explaining),回答问题(Answer the Questions), 看图说话(Picture-talking)。例如:在深圳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 Book10 Unit2 Part C “A story: The shoemaker and the little man”中,为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故事,我们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Repeat the story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 What is Mr. Smith?

    What did he find one morning?

    What happened the next morning?

    True or False: ①A woman bought the shoes for a little money.

    The shoemaker saw two little man. They run away.

    Word Guessing: He worked very hard but he was poor.

    A. have a lot of money B. have little money. C. rich

    Sentence Explaining: A woman bought the shoes for a lot of money. __________________

    (A woman bought the shoes at a high price.)

    中级的课堂任务难度相对比较大,要求学生不仅对故事有较深层的理解,还要学会思考挖掘其中的道理或深层涵义,学生不能直接从故事里找出答案,需要经过文本推敲、自我语言组织后方可完成。如阅读故事进行表格填写(Table-filling),把故事中的句子与图画按相应的顺序排列(Reordering),识别语法(Gramma recognised), 回答问题(Answer Questions)等。同时,教师不可忽略概念图(Concept Mapping)的作用。当故事里涉及很多事物,且这些事物存在一定的联系或逻辑关系时,教师可采用概念图的形式直观呈现其结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总结(如图2)。

    2用概念图表现故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房子

    高级段的课堂任务是学生理解故事、把握寓意的催化剂。教师可根据故事的内容设计一些引导学生深层思考的阅读任务,如总结故事的大意(Main Idea);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手法复述故事;根据关键词或图片进行复述故事(Retelling),其中的关键词可以是动词、时间词组、地点词组,形容词等,根据故事灵活设置;分角色扮演(Role-play)。例如,学习在学习“Little Red Hen”故事后,学生以5人为一小组分别扮演The Red Hen,Mr Duck, Mr Dog, Miss Cat和旁白。再如学故事“The Donkey carrying a bundle of salt”出示以下表格,让学生讨论对比驴两次驮东西的不同遭遇:At the first time:

    1.The donkey fell into the spring and shouted struggling.

    2.The mas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things on his bac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he donkey carried ________________ this time.

    5.The donkey was ___________ this time.

    At the second time:

    1.The donk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he mas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things on his bac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he donkey carried ________________ this time.

    5.The donkey __________ being sly this time.

    同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教学,从而增强学生的意群、语感。这些阅读方法技巧包括寻找故事的中心句(topic)段落中心句的基本方法,完成细节题须从文本中找出再进行判断的方法,怎样避免读者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3. Post-reading: 拓展交流,培养能力;

    阅读技能的提高和语言能力的习得需要大量信息持续不断地输入并得到有效地输出,即称为拓展。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故事教学中,网络为“阅读拓展”这一环节提供了丰富材料。所谓的“拓展”,就是创设具有丰富语境的英语学习环境,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地给学生足够多的信息输入,让学生在大量的听、读、说的过程中提高其综合交际能力。拓展可分为两部分:大量地输入与有效地输出。

    大量地输入,即指在每节阅读课上教师根据故事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话题的拓展,布置学生阅读与此相关的文章故事。所谓相关话题,没有严格的界限规定,教师根据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拓展,比如,引导学生阅读与所学故事中人物具备相似或截然不同的性格品质的故事,从而进行讨论对比;也可引导学生阅读内容相同但描写手法不同的故事;还可指导学生阅读几个故事从而找出故事的同共之处与不同之处。教师选择拓展阅读的材料可以从内容、题材、中心思想、人称、语法时态等各个层面入手。

    例一:选择与故事题材相同的拓展阅读,在深圳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 Book10 Unit2 Helping People Part C“A story: The Shoemaker and the Little Man”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完故事后,本人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听读三个文段“Helpful Volunteers in Beijing Olympic Game”(在北京2008奥运会中乐于助人的志愿者),“Helpful People in the Snow Disaster”(在雪灾中乐于助人的人们)和“Help People in the Earthquake”(在地震中乐于助人的人),由此让学生们了解感受社会中处处有善良的人,生活中处处有真情。

    例二:选择与故事相同或不同寓意的其他故事进行比较,如学习完寓言故事“A Millor, His Son and a Donkey”后,布置学生阅读“The Amorous Lion and The Farmer”,“ The Old Woman and The Doctor”和“ The Fishermen Catching Stones”,然后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思考其故事寓意并选出这四个故事中故事寓意不同的一个。

    例三:选择故事内容相同但写作人称不同的阅读,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写小红帽(Little Red Riding Hood)。

    不同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与内容来决定课堂阅读拓展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每课时可提供三至四篇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或协作阅读。

    有效的输出,即指学生在进行大量的拓展阅读信息输入后,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进行习得的输出,便于教师了解、检查其学习掌握情况。Post-reading的课堂活动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培养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活动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故事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可以一些开放性问题(Open Questions)供学生思考或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所提的问题可以是:Do you agree with the writer / roles in story? Why?Do you have suggestion for…?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were ….(roles in story)? 设计开放性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故事里反映的某些现象或故事的寓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判与分析,从而得到教育。比如在学习“Little Red Hen” 故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此类开放性问题“Do you agree / disagree with little red hen? why?”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借此发散学生的思维,由故事中的Little Red Hen的做法引出对人物品质的讨论,但此题没有正确标准答案,只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再如,学生在学习“Little Red Riding Hood”后,布置学生再阅读“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rawl”,“The Little Girl and the Wolf”两个故事,并对这三个故事里的人物和故事寓意进行比较,填写以下表格:

     

    Little Red Riding Hood

    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rawl

    The Little Girl and the Wolf

    the little girl

     

     

     

    the wolf

     

     

     

    moral

     

     

     

    (改编于《英语阅读教学》P205)

    此外,课后作业也是学生进行有效输出的一种方式。教师可布置学生背诵所学故事(recite),用自己的语言复述(retell)故事,改编故事(rewrite),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话剧表演(role-play)。或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的阅读、搜索、学习,做手抄报、连环画或幻灯片等进行展示汇报。

    英语故事教学是小学英语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故事进行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 参考文献:
    1. 陈立,2005,小学高年级阶段英语故事教学。英语基础教育Vol 7No.478
    2. 余素珍,2005,小学英语的故事教学。英语教学,63
    3. 孟红卫,2007,浅论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及其意义,中国科技创新导刊第468期:166
    4. 顾春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技能,基础教育,287
    5. 周梦瑜,2008,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教育导刊。三月号上半月:50
    6. 格瑞莱特著,冯晓暖导读,英语阅读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
    7. Nuttall.C.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 标签:
    • 进行
    • 教学
    • 学生
    • 阅读
    • 故事
    • 英语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