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4《陶罐和铁罐》(安徽肥西)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虚、恼怒”等14个生字。

    2、能顺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 【教学重难点】

    掌握14个生字,能顺利朗读课文。

    •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我的建议:课件

    • 【教学过程】

     

    • 一、揭题导入

    1、请学生说说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2、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认识本故事的两位主人公。说说你了解到的陶罐和铁罐的相关知识。

    3、那陶罐与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揭题,读题,认识“陶”。

    • 二、出示自学提示(我能做到)

    1、在课文中圈出带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照样子为生字写出形近字码?拿笔写一写吧!

    例:(陶)→(淘)

    3、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谦虚 光洁 朴素 和睦相处

    骄傲 奚落 傲慢 恼怒

    掘出 争辩 懦弱 相提并论

    4、我能看拼音,写词语。(táo guàn qiān xū……)(我的分享:有字词到概括课文内容,是不是有些突然。)

    还没有指导书写就开始让学生写生词了吗?如果是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建议写后就学生的书写进行评议,指导书写重点和易错点。

    应重点指导“荒、植、素、感”。

    5、读了课文,这个故事讲的是:____的铁罐看不起____。然而,许多年后,陶罐成为有____的文物,铁罐连________。

     

    • 三、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师巡视

     

    • 四、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1、提出讨论要求:针对自学提示的问题,把自己找出的答案和不理解的地方在组内提出来,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解决。

    2、师巡视,见机参与各组讨论

     

    • 五、师生共同评议

    1、学生汇报自学指导2:①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抽读。②指名上台写出形近字,并组词。捧→( ) 虚→( ) 辩→( )

    2、学生汇报自学指导3:

    ① “小老师”领读,生齐读。

    ② 穿插问题:A.第一行里有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它另一个读音是( ),可以组词( )。

    B.第二行里有一对近义词,你发现了吗?( )—( )

    3、学生汇报自学指导4:指名上台完成自学4.  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指导书写的难点和重点。

    4、指名分段读课文。

    5、指名上台完成自学5.

    • 六、拓展阅读

    阅读108~111页课文学习和阅读天地一的内容,圈出今天认识的汉字,并思考短文前的小问题。

    • 七、拓展写话

    用所学生字词编故事

    课题组提问:有所针对还是所有的词语?要提供情境吗?还有其他做法吗?老师们可以分享一下第一课时的写话,并说明原因

    •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复习6个生字,轻松的熟读课文;

    2、阅读并感悟课文,能够通过文中的关键词体会句子的意思,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读课文;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4、改编故事,创编故事。

    • 【课前准备】

    在黑板上画没有表情的脸6个;课件

    •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课题:

    咱们第一课时结识了两个新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叫出他们的名字。教师板书课题。(导入简洁明了,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 二、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看看全文可以分几部分,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教师 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

         你能读读这些词语,并说说哪些可以用在陶罐身上,哪些可以用在铁罐身上吗?

    2、课文分2个部分。

    一部分写陶罐和铁罐的争吵,一部分写陶罐和铁罐的各自的命运。

    3、这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复习

    •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评读。

    此环节可让学生聚焦对话,品读感悟。

    1、请学生浏览1-9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反馈:主要写的是人物对话。

    3,、请学生拿出笔,分别画出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然后大声读一读。

    4、初步分角色朗读。

    5、师:在刚才的朗读中,你们听到一个什么样的铁罐?(骄傲、自满、自以为是、没有礼貌等)

        同时你们又听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陶罐?(谦虚有礼,不傲慢)

    6、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文中对话中的提示语)

    • 四、体会和感悟

    1、把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再画一画。

    3、抽两位学生上黑板前画表情,教师注意对比。(在没有表情的脸上画出)

    引导学生,先找句子,再读句子和重点词语,想想怎么样画,为什么这样画。

    4、引导学生评、议画,体会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在此基础上指导读好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5、演一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表演。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

    6、引导评价陶罐和铁罐,感悟寓言的寓意。

    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感受?)

    (1)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2)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3)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4)这则寓言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不要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长处。

    (5)长处弄不好倒成了短处,铁罐结实但容易氧化;短处弄好了也能变成长处,陶罐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 五、拓展阅读

    过渡:其实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做的呢?那就让我们先当个小裁判,评判一下阅读材料中的”北风“和”太阳“,”眼镜“和”眼镜盒“。还可以去读一读《狐狸和鹤的酒宴》、《不自量的公羊》。

    • 六、拓展写话

    过渡:同学们,学习了这篇童话,我们知道了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是啊,经过了这样一件事后没有消失的铁罐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陶罐却变的自大起来,现在就让我们

    1、试着改编故事。

    (1)今天,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就叫《铁罐与陶罐》

    (2).试着续编故事。

        铁罐被埋在泥土里时,它渐渐感觉到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这时,它想到了陶罐……请续写铁罐给陶罐的一封信。

    • 板书设计

                                    陶罐

    谦虚   争辩   不再理会   光洁、朴素、美观 取长补短

                                 和睦相处

     

                                    铁罐

                         傲慢     轻蔑      恼怒

    • 标签:
    • 协同备课
    • 词语
    • 陶罐和铁罐
    • 学生
    • 长处
    • 陶罐
    • 课文
    • 短处
    • 故事
    • 三年级
    • 自学
    • 铁罐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