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3《盘古开天地》(安徽肥西)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片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初步理解“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
    3、感悟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尤其是“怎么样的什么”的偏正词组。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 一、新课导入

    课题组提问:跨越式语文教学中,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生字词的学习、写字以及课文的整体感知,但是在本文中请各位老师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文章的生字词教学部分应该如何处理?

    2. 第一课时对于课文内容的处理是否合适?

    请各位老师在教学设计方案上直接修改!

     

    1、看图猜成语故事 用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奔月、女娲补天、”的图片(1-4),请学生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故事。

    2、引导总结发现。
    猜了这四个故事,你有什么发现?(这四个都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师简介神话故事。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神话这一题材的了解。

    今天,让我们再来猜一个神话故事中(盘古开天地图片5板书:盘古开天地 (齐读课题)

    我的分享1、课前,我们看图猜了神话故事题目。现在,让我们再来猜一个神话故事中的角色,这个角色,看过神话故事的人都知道。听好了——相传,是他把天和地分开了。(盘古)

        2、让我们举起右手,写下他的名字。(板书:盘古)。

     

    3、质疑: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怎么开天地?结果怎样?

    我的分享:在板书课题后教师可以提问“读了这个课题后你有哪些问题想问?”

    • 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

    (2)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反馈:

    (1)指名读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得准不准?

    (2) 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画下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汇报学习生字新词

      (1) 领读正音---开火车读

    (我的分享:请小老师领读效果不错,要求小老师先读,其余学生对小老师的读音作出判断,正确了就大声跟读。)

    (2)交流优美的词句、读懂的新词。

    出示带生词的句子读一读.

    (3)学会用文章中的优美词语说一句话。(目的是积累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我的分享:本课还有要写的字,先出示,学生认读,讲解注意点,板书容易错的字,学生练习。

    • 三、初读课文,感知神奇
    •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幻灯6 )

    (2)、理解:混沌(幻灯7)

    (3)、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 拓展阅读

    阅读拓展阅读材料。

     

    • 写话

    用文章中的优美词语复述课文。

    •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 一、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词。

    2、师过渡: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 二、学习课文二三段

     

    师过渡:有一天,盘古忽然醒来了。他看见了什么?

    生答: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问:怎样的动作是“抡起”呢?(一起做这个动作。)为什么用抡不用拿?

    师问 :“猛劈”是什么样的的动作? (一起做这个动作。)为什么用劈不用砍?

    指导朗读。(感受到盘古的力大无比。)

    师问:盘古用大无比的力量,抡起大斧头,把天地劈开,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

    师过渡:在一声巨响之后,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这时――

    课件出示句: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我的分享:师:这回老师读上半句,你读下半句,你发现了什么?

     师:这些反义词让你感觉到天和地有什么不同,(让我们读出天的轻盈、地的厚重,)我们请俩位同学读句子读出天地轻盈、地的厚重。

     

    师问:(1)这个句子很有意思,请你仔细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四对反义词,一对近义词)
    (2)理解“浊”:给“浊”组个词。说说什么情况下清水会变浊?读这个字的时候要重。

    (3)那你能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味道来吗?

    指名读。

    课件出示句三: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交流感受。

    (3)指导朗读,体会人物:想不想当一回了不起的盘古?一起来试试。站起来,怎么顶?

    师问:“盘古”为什么腿蹬得这么直?脖子怎么伸得这么长?眼睛为何瞪这么大?你们都和盘古一样,用尽力气顶住天,蹬住地。坚持住,“一、二、三、四、五、……停”,有什么感觉?

    生答。

    师过渡:只是十几秒啊!盘古呢?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猜想多少年?

    师引读:十年过去了,生:盘古怕….一百年过去了,盘古怕…一千年过去了,盘古怕……一万年过去了,盘古怕……十万年过去了,盘古怕……

    师:是呀,你看,盘古就是这样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盘古这样的动作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

    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最终累得倒下了。

    • 三、品读第四段,体悟语言节奏美

    1、请你们默读第四自然段, 边读边将你看到的神奇画面画下来。。(学生默读)

    (1) 指名读,把看到神奇的画面读出来。

    (2) 师引读。逐句进行,学生自主看图说文字,齐读。

    (3)师:想象一下,盘古的身体还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4)师:瞧,它美得就像一首诗,你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

    生读。

    师过渡:就这样,他的身体变成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我的分享: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引导。

    我的分享: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他的      ,变成了                                             。有了前面句式的引导,再加上儿童特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学生答案妙趣横生,如:盘古的鼻子变成了黑黑的山洞;盘古的手变成了高高的五指山;盘古的睫毛变成了茂密的树林……

    • 四、总结全课

    1、出示幻灯21: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就这样,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也就是盘古开天地的结果。

    (幻灯22)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盘古说?预设:※盘古,你确实了不起,是你,用大斧头劈开了天地;是你,用自己的身躯顶住了天地;是你,把自己的全身化作了宇宙的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如果没有你,就没有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

    我的建议:以上内容可以删除,做为写话的一个话题。

    2、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佩服、感激之情,齐读最后一段。(回放21)

    3、练习复述。如此感人的神话,如果能讲下来多好呀!指名复述,学生评选讲故事能手。

    • 五、拓展阅读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 六、作业(幻灯23)

    1、熟读课文,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继续搜集一些神话故事来讲给同学听。

    我的分享: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盘古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 标签:
    • 盘古开天地
    • 神话故事
    • 协同备课
    • 盘古
    • 学生
    • 课文
    • 成了
    • 三年级
    • 天地
    • 分享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