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2《美丽的小兴安岭》(安徽肥西)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

    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

    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时节的景物特

    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 【教学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司机(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特点惊醒(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我的分享: 同学们,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我们曾欣赏过庐山上的瀑布,感受过它的雄伟和壮丽。今天,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样的导入语既是对学过课文的一种巩固又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以此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气氛。)
      (导入环节是否可以加上小兴安岭的视频短片,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感知小兴安岭。)

    学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览,美丽的小兴安岭。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这个“兴”字啊,读一声,来一起读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师: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我的分享:能否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提问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四季的景色。

      例: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四季的景色十分优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师:从你说的过程老师听出来了,这篇课文是按照——

      提示: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

      师板书:春夏秋冬。

      师:通过你的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答,例: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种类也非常多,夏天的野花很好看……

    我的分享: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学生掌握新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孩子的自觉性都比较差,不能做到真正的预习。这样的问题设置采用了任务驱动,逼着孩子不得不预习,值得我们学习。

    3、师: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你们知道吗?

      播放媒体资源的课件中的“小兴安岭”,并对小兴安岭做介绍。

            

      小兴安岭: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

    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森林中

    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学生看课件并听老师的介绍,谈自己的感受。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课题。

      齐读课题。我的分享:优美的语言配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景的图片,通过PPT的播放,让孩子们初步感知小兴安岭的美丽,从而内心产生向往。

     

    • 二、初读课文

      1、师: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正等着我们来欣赏呢,快打开课本,读读课文吧,知道读课文的要求吗?

      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师:那就按照你们知道的要求开始读吧,把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书。  

     

    • 三、教学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纠正读音。

      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学生记忆字形

      “酸”字是左右结构的,左边“酉”字旁里面的一横不要丢,右边的第四笔是“点”不是“捺”。“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射”字注意左边“身”字变形。

      “脆”字右边第三笔是“横”,不是“横钩”。

      “刮”,注意与形近字“乱”区分开。

      “鼠”字共13笔,第8、9、11、12笔均为“点”,不是“横”。还要注意“臼”字的笔顺,6笔写成。

      3、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抽出:就是长出的意思。

      浸:一般指沉浸在液体里。课文中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整个森林都沉浸在雾里,所以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

      葱葱茏茏:指树木枝繁叶茂,长得非常茂盛。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这个阶段应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分为三步走:

    1、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课文出现的生字新词进行预习。
     
    2、课堂检测      布置的任务要有检测才能及时反馈学生情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在讲授新课之前,进行检测。

    3、课后巩固      要让学生对课前、课堂中的识字得以巩固,就需要课后的强化。
     

     

    • 四、练习朗读

      1、指名分段朗读,纠正读音。

      2、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课文”,更正读音。

      

    我的分享:(1)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你能把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吗?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映在水中的影子。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为下一环节做铺垫。)(2)借助刚才的学法,小组讨论并感情读夏、秋、冬的段落。(运用学习春天段落的方法来自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读,交流你对这三个季节小兴安岭的体会。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从中揣摩学生的心理,正面诱导受到思想教育。)

    • 五、整体感知

      1、师:请小朋友默读课文,想想小兴安岭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默读全文,班上交流读后感受。
      例: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2、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绿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提示:指的是小兴安岭树的数量、品种极多,树的面积之大,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垠,一望无际,从“数不清”一词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2)指导朗读: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色,一望无际,一碧千

    里。让学生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3、读课文2—5自然段,感知四季美

     (1)作者都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中的哪些景物,请用“____”画在书上。

     (2)班上交流。

     (3)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填写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萄、榛子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4)按春夏秋冬四季,自己有感情地读读。

    我的建议:这里的第1、3、4环节就可以省去了,好多重复内容,课堂上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反复。

    • 六、拓展阅读

    读拓展阅读相关材料。

    《神奇的兴安岭》

    《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森林公园》

    (通过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兴安岭)

     

    • 七.写话

    1、课后可凭自己的想象,画一画小兴安岭的美景,然后再图画下面描述小兴安岭的四季的美丽。

    •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 一、激趣导入

    课题组提问: 为了实现高效的课堂,就非常讲究第一二课时内容的分布和处理,问题的设计等,针对本课文的设计,可以发现教学设计撰写的非常详细,但是同时也会发现一二课时课文处理略显冗余和重复,请各位老师发表你的观点,请直接在原有课文的设计上提出你们的观点!

     

     我的做法:第一课时,1.由于课前布置预习,情境导入之后,开始交流识字情况。

                                          2.这一环节先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

                                         3.当堂练习,同桌互相检查。

                                         4.回归课文 。让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接着分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5.引导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知小兴安岭给你总体印象:一年四季景色迷人,像绿色的海洋,是美丽的      花   园,是巨大的宝库。

                                       6.拓展阅读

                                       7.写话训练。

      第二课时: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围绕“为什么说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是美丽的花园,是巨大的宝库?”自读课文,交流问题。

                     围绕“春、夏、秋、冬”进行交流。“春、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秋冬”在总结学习方法后自主学习。

                    总结写作方法以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拓展阅读。

                    写话训练。

     1、师:同学们,在上节语文课中我们共同游览了……

      生:(齐)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游过之后相信一定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那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并帮我做几幅有关小兴安岭的宣传画,你们做了吗?

      生答。

      师:谁愿意到前面为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展示画,并简单介绍。

      师:你们画得真是太好了,从大家的画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答。

      2、师:今天老师也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小兴安岭的风景图片。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播放媒体资源中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

      
     

      学生欣赏风景。

      师配乐简介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春姑娘来了,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装,溪水欢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急待地探出脑袋,似乎想告诉人们什么似的。夏天,树上的枝叶绿得

    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花儿也像比美似的各自展露婀娜的身姿。秋天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跳起迷人的舞

    蹈,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冬爷爷赶着马车也来到小兴安岭,踏上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们的足迹。

    我的分享:一、复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二、细读课文

      1、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陶醉在小兴安岭的美景之中了。小兴安岭这么美,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是生机勃勃的春天,还是果实累累的秋

    天?是欣赏夏天的枝叶繁茂,还是欣赏冬天白雪的皑皑?简单说说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

      2、师:课文以它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学习2~5自然段。


    出示学习提示:

     (1)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相对应的段落。


     (2)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找出欣赏或感兴趣的景物,并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绘画、表演、理解词语等)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3、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 三、深入读文

      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生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春天:
      1、师:我们先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谁愿意当小导游给我们介绍?

      指名读第2自然段。

      师:小导游介绍的好不好?听了小导游的介绍你有什么问题或感受都可以说出来,我们在座的每名同学也都可以以导游的身份来为大家解

    决疑难问题?

      重点指导:为什么说“抽出”新的枝条而不说“长出”新的枝条呢?

      提示:尽管意思相同,但是作者选用了“抽出”一词,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十分生动形象,试想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

    苏,曾几何时,笔直的长长的枝干上都不约而同地生长出鲜嫩的枝条,多么神奇啊!因此,作者在这里用“抽出”一词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

    象,而且把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了,令人觉得贴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长出”一词,就未免显得直白,缺少情趣。

      2、师:还有哪儿可以看出春天到了呢?

      提示:“山上的积雪……汇进小溪”。 “小鹿在这溪边散步......”

      师:“小鹿在这溪边散步......”,这里作者用的修辞方法是?为什么这样写呢?

      提示:拟人。“散步”、“欣赏”,这本是描写人的神态的词语,作者用来描写小鹿,说明作者对小兴安岭中的树木、动物都充满了喜爱之情。

    同时这些句子的描写,也使我们看到了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3、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答,天气变暖,春风很暖和等。

      师:这段话想一 想应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

      提示:轻缓


      师:谁能有感情的读一读?

      指名多生进行朗读。

      
      夏天:
      1、师:送走了春天我们又迎来了小兴安岭的夏天,谁愿意做导游为大家介绍夏天?


      指名读第3自然段。


      2、师:你喜欢这段中的哪个句子?为什么?

      学生说喜欢的词句。

      例: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师:夏天树木的特点是——葱葱茏笼,(板书‘葱葱茏笼’) “葱葱茏笼”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师:这句话中为什么要用“封”字,用“盖”字行不行?

      提示:“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严的景象,也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

    而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恰到好处,再次照应前文的树多得就“像绿色的海洋”。


      3、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提示: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

    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

      4、师:为夏天增添色彩的还有——

      生读: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大花坛。

      师:花一直是美丽的象征,各种颜色的花聚在一起当然美丽。我们带着最美的语气齐读这句好不好?

      生齐读此段。

      秋天:
      1、师:转眼夏天又已悄悄走过,我们又迎来了小兴安岭的秋天,谁愿意做导游?
      指名读4自然段。

      2、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最美?为什么?

      学生找出优美的句子,说自己的感受。
      例:(1)我找到的美的句子“秋天……”我想在一片树林中,既有黄色又有绿色,它们相间在一起一定会很美。


      (2)我认为这个句子也很美“秋风吹来……”这里“飞舞”一词用得很好,有动感,有美感,使人感觉像纷飞的彩蝶。


      (3)我喜欢“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等名贵药材”这句话,我感觉秋天的森林是最无私的,因为它赋予了我们香

    甜可口的果实,所以我爱它的深沉,爱它的无私。


      3、师: 是啊,小兴安岭不但有景色美,而且有奉献美,它的美丽和富饶是联系在一起的。谁能用赞赏的语气读一读小兴安岭秋天的景色?

      指名读,评价,自己有感情的朗读。

      冬天
      1、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冬天,谁能做导游?


      指生读第5自然段。


      2、师:欣赏了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有什么感受?

      生答,雪大、有趣等。

      3、师:作者在描写小动物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这样写?

      提示:拟人。赋予动物人格化的描写,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小兴安岭录像的欣赏,用课文的优美句段进行对照,给录像片断的配音等教学形式,使学生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

    我认为四季中可以选择一两个详细解读,剩下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写法,自主合作学习。

    • 四、总结全文

      1、师:现在我们已经游览了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有什么感受呢? 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答。

      例:小兴安岭的景象太诱人了,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小兴安岭树这么多,我想说小兴安岭你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师板书)

      师:你想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说这些话呢?


      生:骄傲、自豪、赞美。

      师:下面让我们带这这种骄傲、自豪、赞美感情一起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
      2、师:本文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 这个问题老师想留给同学们完成,有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板书 总——分——总。

      师:看来,今天的游览大家收获不小,最后,让我们再感受一下小兴安岭迷人的风光,在欣赏的过程中如果那些景象与你课前收集的资料有关你就站起来为大家介绍好不好?
    师再次出示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图片,生介绍。(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深入篇章,而不仅仅停留在朗读上。文章到底怎么写?为什么写的这么美?,描写春夏秋冬有很多方面都可以写,为什么要抓这一点?如果这里再对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进行比较,将文章的分支和整体有一个更好的融合,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文章抓变化来写,通过抓变化赞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样是否会让学生从整体上再有一次审美层次上的提高?)      

     

     

    • 五、拓展阅读

    读本课相关阅读材料(70—74页)

     

    阅读《黄山四季 》

    《西湖的四季》

    《江南四季》 (阅读材料的选择与写话题目相关联可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 六.写话

    1. 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学习本课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去观察校园内的花、树……写一写。

    2.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年四季。

    •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树木嫩绿  春水涨满

                       夏   树木茂密  野花盛开  美丽的花园

                绿色的海洋  秋   落叶飞舞  野果成熟  巨大的宝库

                       冬   积雪覆盖  野兽进洞

    • 标签:
    • 美丽
    • 协同备课
    • 学生
    • 四季
    • 作者
    • 课文
    • 树木
    • 三年级
    • 美丽的小兴安岭
    • 小兴安岭
    • 景色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