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团中学 董姗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二二三团中学 董姗

    教材分析

    《邮票齿孔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邮票、激情引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关于邮票的图片(板书“邮票”,点拨“票”)

    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可以用来纪念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物,人们称它为“微型百科全书。”

    这张邮票是1840年英国正式发行的黑便士邮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枚邮票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说

    (师板书:齿孔,点拨“齿”写法)

    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师补充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师布置阅读要求:

    2、出示词语

    1)指名读、齐读,点拨难读字词。

    2) 发现第34列的规律

    3)积累量词,完成课本65页练习

    三、结合语境,理解感悟

    1、师:词语会读了,老师还要来考考小朋友们课文内容读懂了没有?故事中都有谁?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生说(板书:先生 阿切尔)

    师:邮票打孔机发明之前和发明之后,人们分别是怎样使用的?请你在课文第1和第四自然段中找一找,画下来。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师:“行、得”这个两个多音字读准了,真不错!使用起来的确十分不方便,还有谁想读?(指名读、齐读)

    2、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之后,邮票使用起来又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们快速地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一找?

    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

    师:这段话中哪些词让你感受特别深?

    师:阿切尔的这一发明,让人们使用邮票非常方便,请你把这份喜悦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3、师:每一项发明,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阿切尔为什么会想到发明邮票打孔机的呢?让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四、指导书写“刀、尔、式、仍、使、便”

    1、师:刚才孙老师已经考验过我们班孩子的读书本领了,会读书的孩子还应该是会写字的孩子。

    2、出示6个生字认读:

    师: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式、使”

    4、学生书写练习

    五、快乐阅读:让我们到阅读书中去认一认我们学过的生字吧。

    P112页《课文学习》《读一读》《谜语》《科技名人阿切尔》《邮票名称的来历》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或者同桌,注意读书的姿势。

    六、请用今天学过的生字编个故事吧。看谁写的最精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

    师:老师把课文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枚邮票作用大,现代邮政仍用它。

    齿孔邮票最奇妙,方便你我方便他。

    不用刀裁不用剪,轻轻一撕就行啦!

    发明专家阿切尔,曾在伦敦研究它。

    喝酒不忘动脑筋,我们应该学习他。

    学习他。

    生自己念,齐念。

    2、读词语、学生字:求助、英国、整齐、而且(区分“尔”——“而”读音)

    3、师范写“整、求”,生练写

    二、朗读感悟  

    1、师:阿切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明邮票打孔机的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2——4自然段。

    生交流

    2、是呀!找不到小刀多心急呀!请你读这段话。(那位先生摸遍……我也没带)

    那位先生急中生智,他做了什么样的举动,让阿切尔受到了启发?(学生回答)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圈出描写他动作的词语。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师:从这些动作描写中,你觉得这位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师板书:爱动脑 爱思考)

    师:读书光有感受不行,咱们还得边读边想象画面,谁来读——

    师:让我们再次读一读第3自然段。

    3、这位先生的举动深深地吸引了阿切尔!

    瞧——(师出示课文插图)

    观察阿切尔此时的表情和动作,想一想他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生写话)

    他一手( ),一手( ),( )地看着那位先生,好像( )。

    师:正是这种神情、正是这样的动作,难怪课文会说——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此时他的脑海里忽然萌发了一个想法——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师:“要是”的近义词是什么?

    生说

    师:要是、假如、如果这些意思相近的词语都表示假设。

    师:经过了阿切尔的反复实践和研究,邮票打孔机在18541月被发明出来了,离故事发生足足6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阿切尔都克服了,而且他的发明得到了英国邮政部门和全国各地的认可,读——

    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师: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这项发明特别了不起?

    (抓重点词“立即”、“仍然”)

    师:100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一起来——

    5、开心阅读

    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这位先生遇事能动脑想办法,也感受到了阿切尔的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多思考,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让我们在到拓展阅读书中去感受这些生动的人物吧。

    P115页《中国第一枚邮票的故事》《鲁班和锯子》《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苹果落地》《雨衣》《比尔盖茨的电脑梦》《冰箱》

    6、快乐写话:

    在生活中你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那么你一定有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故事,请你动笔把你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故事写下来,注意写清楚过程。

    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先生 动脑筋

    阿切尔 看到 想到 做到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使用
    • 打孔机
    • 教学设计
    • 故事
    • 邮票齿孔的故事
    • 邮票
    • 中学
    • 学习
    • 223
    • 生字
    • 发明
    • 课文
    • doc
    • 让我们
    • 先生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