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课程改革的思考--热孜宛古丽201211012923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对课程改革和当前学校课程存在的思考

    对课程改革和当前学校课程存在的思考

    热孜宛古丽·图尔荪(201211012923

    对于我们地区,我们一级就是新课改的第一步,我们的课本跟上一级的不一样,但是老师都一样,教法和上课方式还是一样,我当时认为所谓的新课改就是课本的改变吧,也不懂改了又跟以前的课有了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新课改?如果课本和教法都改了是不是意味着完全否定了传统的教学?

    课改之初,大家都比较迷惑,虽然也陆续接触了一点新课改的理念,但在实践中如何操作,仍然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有些学校是跟着上面喊课改,回头扎扎实实搞应试,有些教师也是“穿新鞋走老路”。那么,面对新课改,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想,每一位新课改期间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冷静之余有自己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置之不理。完全否定我们的教育教学传统,丢弃我们积累下来的教育教学经验,一味追求“新、奇、怪”是浮躁肤浅的,但不作深入的研究思考就认为是再一轮的形式主义更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以前我们提倡不要死记硬背,老师要“少讲多练”,让学生通过大量做题练会。现在我们应该提倡“少讲多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去学会。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首先,老师应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老师要在课堂上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平等的心理环境中学习。老师不仅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探究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出现这样的画面: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其次,要发掘学习内容的魅力,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有时,我们却恰恰忽略了学生那种蕴含在知识本身中的兴趣。知识本身的魅力才是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更努力、更深入学习的内驱力。第三,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看到成功的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是最好的动力”。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释放的空间,展示思维个性的舞台。教师要不断地给每个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展示课内学习所得,展示课外学习收获,肯定每个学生学习的进步,使每个学生特别是使“后进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悦。让学生们个个都是成功者,个个都企盼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已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改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 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发展性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体系,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要求,符合国际评价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的功能是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的前提下进行评价,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多用激励、鞭策的语言,少用简单、生硬、粗暴、结论性的语言。对优秀的学生,除了激励之外,更主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出不足之处,客观地认识自我,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更上一层楼。对学习和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加慎重,教师必须用诚恳、信任的态度帮助他们查找、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总之,新课改就是要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应该是学

    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好几个转变,即:教师、学生身份的转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转变。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2012326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方法
    • 学习
    • 能力
    • 学生
    • 评价
    • 教师
    • 新课改
    • 课程改革
    • 老师
    • 思考
    • 发展
    • 合作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