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改问题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我国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姓名:陈美

    学号:201211012917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为“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这些理论依据主要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大规模的套用国外的理论,缺乏自己的原创性的理论,中国教育国情和国外是不同的,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的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而我国只有个别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一流学校才拥有相对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升学压力很大,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就像根植于社会这个大地的一棵大树,时时从社会大地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又时时结出丰硕的果实奉献给大地。为了生存,它必须适合社会土壤的特点,而它的生存又对社会土壤的改造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不能完全将外来品作为我国课改的理论依据,可以借鉴和汲取其精华,但不可照搬,而且我国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我国的社会价值观等等也和国外不一样,新课改没有一个可操作的定义,加之教育界对概念重建和新课改的理论理解不一,理论铺天盖地,导致学校的一线教师在新课改的具体实施环节中陷入各种各样的理论中,不知所措,理论越多,实践反而越难和越复杂,不知采用什么理论好。如我高中时候所就读的高中老师认为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生自己学习,学生自己来讲,采用餐桌式教学,学生自己预习上课的内容,然后将老师发的试卷做好,上课后小组先讨论,然后抽同学来讲解试卷上的难题,上课老师讲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甚至更少,这种方式对于优秀的同学来说,可能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培养了探究能力,然而对于中下等的同学来说,就比较吃力,上课老师只讲个别特别难的题,而且讲的比较快,中下等的同学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试图的跟上老师的节奏,时间一长,可能就会松懈下来,当然,其他的学校对新课改可能会有其他不一样的理解,不同的理解方式就会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和开设不同的课程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然而谁能可能这些效果都是好的呢?都是积极的呢?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新课改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的人,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首先学校有具备优质的教育资源,老师要具备很高的素养,而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和一些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相当匮乏,优秀的老师大多都去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新课改要求的课程无法顺利开展起来,比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农村地区的这些课程完全是流于形式,讲课的老师常常是其他的课的老师兼任,美术课就然学生自己画几幅画交上去就好,信息技术课就让同学们自己玩电脑,而这些课程只是新课改要求的国家课程,学校尚且无法顺利开展起来,更不用提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了,即使个别农村学校有资源,也因为师资力量的原因,无法开展起来,况且对于农村地区的老师、家长和学生来说,考试成绩才是第一位的,即使学校有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没能充分利用起来,仅仅只是供上级领导检查用,因此,新课改在农村就没有落到实处,而且教材的制定也不符合农村的现状,教材的制定的一线教师大多来自大城市的优秀中学,因此教材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和学生的生活现状,教材中设计的一些实践和探究在农村根本无法开展。其次,新课改的实施环节是老师,老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效果,新课改对老师的要求是大学的要求,很多老师无法达到这个要求,致使新课程无法顺利的开展。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上,大部分老师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真正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方式,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家长、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新课改在一些地区仍然没有落实。

    虽然新课改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摸索、尝试中前进,但是对于教育问题来说,尝试失败的代价过大,因此新课改应该慎重,但也要勇于尝试。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我国
    • 教育资源
    • 新课改
    • 老师
    • 课改
    • docx
    • 学校
    • 学生
    • 社会
    • 问题
    • 无法
    • 理论
    • 课程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