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课程改革或当前学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对课程改革或当前学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不知从何起,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举国上下的声讨,打倒应试教育的喊声一阵高过一阵。观之应试教育的弊端,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作为从十几年基础教育中刚刚解放的人更是对应试教育有一种说不出的痛。于是素质教育在一众期待中举起大旗,新课程改革开始走进人们视线。
不错,作为一个受过应试教育的学生我同样期待课程的改革,或者说应试教育它终究有一天会走向末路,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才,他不应只是会做题,会考试,想想我们这些已经脱离基础教育走进大学的人,有多少人还记得多少曾经烂熟于心的知识点,十几年的教育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应试教育确实该受到批判,确实应该被取代,那么它结束的那一天在哪里?接过应试教育大旗的是否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谓素质教育?
我想我们很难预测应试教育结束的那一天,同时我也很难预测素质教育真正实现的那一天因为现如今的素质教育根本敌不过应试教育。课程改革开展至今也近十年,素质教育口号一直在喊,也就是说我们这批学生应该是受到素质教育而升学的,但是现实情况是什么?我们依然受着应试教育的恩惠而步入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名校。我们当中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很多人的家乡就是课程改革试点,那么他们有从新课程改革中取得什么收获吗?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以往教师过于注重传授的特点,强调要让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学习。我们在北京,这个中国的首都或许能看到许多课堂引入了新形式,但放眼观之全国,大多数学校依然是老一套的模式,依旧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讲台下频频点头。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有领导视察有开放课时作秀似的展示几节学生研究学习的课,这样就是课程改革就是素质教育?
当前课程改革已经遇到瓶颈,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点。
- 从中国当前国情来说,目前的课改遇到瓶颈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国情复杂,教育水平还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制约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当前教育体制机制依然不够健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如今选拔人才的方式依然是考试,高考一考定终身依然没有改变,所以学校要生存就必须追求升学率,追求升学率就只能拼命灌输知识给学生,拼命做题,这对学校来说无可厚非,因为社会给学校的生存空间也就这么大,谈何课改。
- 课程改革本身也存在一定缺陷。课改的初衷是好的,但我认为课改有很多弊端。就比如教材这一方面,新课改所定的教材知识体系并不完整连贯,我清楚的记得我的化学老师的确是一手拿着新教材,一手拿着旧教材在上课。新课改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删掉课本上难的知识点,硬生生的加进一些课题研究、案例研究就能够实现的。这些案例研究大都学校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考试也不按书上的考,学生复习也摸不着头。我想问编写教材的专家们,你们知道一线老师学生心里的苦吗?再有关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过分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有明显的哗众取宠的意味,王策三老师说课堂还是应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承受知识,这一点也略有不妥。我认为在小学课堂上还是应该以老师传授为主,因为学生还太小,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学习,该学习什么。在老师传授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在升入中学,慢慢的老师就可以放开话语权,引导着让学生发表观点,让学生研究自己的学习,形成教师--学生共同的一个课堂。否则在没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前提下,课堂怎么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又怎么知道该如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呢?
总的来说新课改任重道远,我们离实现素质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
- 标签:
- 学校
- 当前
- 传授
- 学生
- 课程设置
- 课堂
- 课程改革
- 老师
- 课改
- 存在
- 应试教育
- 素质教育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