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师31团中学 李美玲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案例33》读后感
第二师31团中学 李美玲
这是一本轻松愉快的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案例所展示的教育场景是,我们所熟悉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王老师寓严谨于轻松幽默的文风。王老师治学的严谨周密,在教育在线是公认的,思维清晰,逻辑严密,态度平和,唯真是从,没有情绪化的言辞。但是写出来的文字却从不故作高深,而是深入浅出,从容不迫,透彻明白,同时又幽默风趣,读来仿佛与王老师面对面交谈,有如坐春风之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教益。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并不陌生,却有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
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第34个案例讲的是一个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屡教不改,请教王老师。王老师在出招之前,要求教师先了解下列问题:1、孩子幼儿园表现如何?2、家长的职业是什么?家庭经济情况怎样?3、孩子是谁带大的?家长教育思想是否一致?4、父母关系如何?5、孩子在哪一门课的表现最好?6、总起来看,他的作业是不会做,还是不愿做?7、孩子的爱好是什么? 恐怕我们采用得多的是这么几个步骤:1、告诉孩子不做作业有那些坏处。2、问清不完成作业的原因。3、补作业。4、要学生承诺从今往后不再拖欠作业了。要不然就联系家长。这样省时又省力。 两者相比较后,我深感自己的办法治标不治本。我自惭形秽,王老师的深邃与严谨,折射出自己的肤浅与草率。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1、对问题的敏感性不够;2、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广度不够;3、教育学生草草了事,没有探究问题的精神。 所以王老师告诉我们,要搞好教育,就要有科学精神,要有研究心态。当人有了研究心态后,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就像地质学家不会对化石发脾气一样。教师要先做研究者,其次才做管理者。为什么有的教师教育方法惊人地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看见问题就管,缺乏中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的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才是教师真正的专业工作。
 - 
													
 - 
							
- 标签:
 - 家长
 - 教师
 - 思考
 - 美玲
 - 孩子
 - 第二
 - 中学
 - 学生
 - 王老师
 - 教育
 - 作业
 - 问题
 - 31
 - 是什么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