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课程改革和当前学校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对课程改革和当前学校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

    陈洁 201211012905

    对于当下进行的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以及学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有几分自己的思考,仅借此机会写下来表达自己一点想法。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无疑是想促进更好的课程建设,从而提升教育质量,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

    .关于课程改革争议的看法

    从上课以及读相关文献,我认识到对于课程改革的改革方向当下国内并没有达成一致共识。王策三教授指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流行,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干扰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决克服。它有复杂的社会、思想根源和片面道理,要认真对待。它未能全面把握个人发展的社会机制和认识机制,对教育改革误解。我们必须赋予素质教育以全面发展教育的科学内涵,加强教育理论建设,倡导多样综合原则。”相比之下钟启全教授指出:“我国课程创新本着全球视野,本土行动的准则,致力于一系列课程教学概念的重建,卓有成效地介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并从实践层面不断汲取鲜活的经验。

    很容易明晰,他们各自代表了相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较为理想的大胆设想两派。我无法完全认可任何一方的观点,但是觉得他们说的各有自己的根据。我想这大概就是“新实践”带来的必然争论,而争论就更有利于我们全面的把握问题。素质教育不可能简单的推进,“课程的改革”必然会面对质疑,在思索中前进方好。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探索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二.我也是新课改后的一批人------对实践的思考

    那一年我坐在中学的教室里,成为新课改的试验品。现在我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学习新课改。毫不遮掩的说新课改在我上初三的那一年,就是“一个班把桌子拼成正方形上课”。我十分清楚的记得我的一位化学老师说“你们先这样坐,领导要检查,课咱们该怎么上就怎么上。领导说的好,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上课不要讲太多,现在复习时间这么紧迫,不讲我们怎么面对升高中的竞争压力。只有进了好的高中才有机会进入好的大学。”

    之后我在新课改的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下进入了市重点高中。在高中的三年一切都能变成了“高考”为中心。如此我就又在传统的努力中度过了高中充实的三年时光,顺利的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再后来脱离了中学的课堂快两年了,只是听后面的学弟学妹们讲,他们现在上课全是围起来坐的模式了。不知道谁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也不知道有多少仅仅套了课改的架子,更不知道所谓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多少学生困惑,亦或是滋润了多少“提分补习机构”。

    但是与这种强烈的困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大学在北京,我所接触的,我所看到的,北京的课改似乎是进行的和我印象里的不一样。在这里有全国最好的高等学府,有最强的师资队伍,有最优质的教育教学指导团队。我恍惚是觉得这么多年自己经历的课改,自己贬低的“形式课改”只是没有做到位的课改。又在心里时不时的会拿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比较,觉得“综合素质”这个东西确实是需要,应该得到重视和提高的。应试教育确实是“以牺牲很多”作为代价的。

    我中学时候的经历,和自己现在的所见所思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对于课程改革更有挥之不去深深的疑惑。

    三.我希望我家乡的孩子也能有-----对课改的人文思考

    听同学们讲自己上过的中学,自己中学时代接触的“课程”,听老师讲北京的中学进行课改的“探索课程”。我想说一句“我希望,我家乡的孩子也能有。”没有经历就不会懂得,就像从没有骑过自行车的人,就不会懂逆风前进的艰辛。因为来自边远的地方,因为就没有条件接触,因为所谓的“原生态教育”给多少来自小城的孩子心理深深的“不如人”。他们只有更努力,更上进,更真诚。但是这种没有终止的追赶,在他们心里增添了多少的不自信。

    没有一种做法是绝对公平的,然而教育的不公平是所有不公平中最无法弥补的。我的思考就是“新课程改革是不是会拉大这种不公平?”素质教育更需要优质资源的保障,高考固然有很多弊端,然它却也是社会认可的较公平的筛选手段。进行课改,我了解到很多北京有优秀教育资源的学校开了很多面向综合素质的课,然而先不说课开的多好还是不好。单讲因为北京有最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课程改革进行的有声有色,然而这样的尝试推至全国将怎样?这样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年我们把桌子拼在一起上传统的课。

    不希望课程改革成为促进了“区域性教育差异”的助手。我想教育大概是不能实现“先富带后富”的模式的,不公平会带来很对别的问题。从心里我想说“那些别的孩子可以接触,可以了解,可以学习的,我希望我家乡的孩子也能有。”

    以上就是我对于课程改革,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感悟的一点点思考。课改是应该吸取别的国家的好的经验,更应该做到本土化的实践尝试。没有一种改革不是充满艰辛和思索的,希望我们国家的课程改革探索出自己的发展之路,真正做到促进发展,促进创新,实现教育的大迈步。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新课改
    • 希望
    • 课程改革
    • 课程建设
    • 课改
    • 思考
    • 孩子
    • 学校
    • 中学
    • 当前
    • 教育
    • 存在
    • 实践
    • 北京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