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钓鱼的启示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课题

    13钓鱼的启示

    课时

    两课时

    授课类型

    211模式

    教材分析

    课文回忆了我十一岁时发生的一件事,事情是按照发展过程记叙的:从去钓鱼写到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鱼,从不肯放鱼写到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最后写34年后的感悟。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同时本篇课文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要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父亲很又深度的教育这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本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些学习方法,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钓鱼的启示》情节性强,语言质朴,含义深刻,学生爱读,但不一定读得懂。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可以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处理利益和道德的关系。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注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学习的重点。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设置悬念,认识著名建筑师,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孩子们理解“启示”。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理解的字词画出来,放入课文句子中再读几遍。

    2、字词检测,小组互相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指导书写“翼”“诫”

    3、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

    自读课文,合作学习难理解的词语。

     

     

     

    指名回答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脉络,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什么情感。

    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 (如:得意  依依不舍  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1.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体会我的情感

     

     

     

     

    了解情感为第二课时的细节讲解做好铺垫

    拓展材料

    阅读平台拓展资料及有关背景知识的介绍

    打写题目

    钓鱼那天是一个怎样的夜晚,我的心情怎样,请你描写一段我和爸爸去钓鱼的场景,尤其注意人物的心情。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回顾早上我们学习的内容,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谁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钓鱼、放鱼、启示)   

      指名回答

     

    复习导入,引出本课重点。

    二、学习钓鱼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钓鱼的。

    2.自由读1-3段,说说作者钓到鲈鱼时的心情,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出示句子:

    啊,好大的鱼!一条我从来没见过的大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朗读指导:

    (1)能说说你为什么读吗?

    (2)你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钓到这么大的鱼,作者心情怎样?(又惊又喜、欣喜若狂、兴奋)

    (3)你不仅读出了鱼的大,还把作者内心的心情也很好得读出来了,很好!

    (4)是啊,多漂亮的一条鱼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作者钓到这条大鲈鱼容易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为什么?

    (1)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从“小心翼翼”中看出……已经知道有大鱼上钩了,却不能立即拉上来,真是考验我的耐心啊。)

    (2)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我还必须控制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与鱼周旋,与鱼斗智斗力。等它没有力气了才拉上来,早一步就有逃脱的可能)

    4.看来,这条鱼可真是来之不易啊!所以,当钓上这条鱼的时候,作者憋在内心的情感就会像洪水一样爆发出来,体现在他的语言中。

    再读。啊,好大的鱼!一条我从来没见过的大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5.我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那爸爸呢?他怎样?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

     

     

     

     

     

     

     

     

    指明汇报,将自己的理解与全班同学交流。

    学生汇报。

     

     

     

     

     

     

     

     

     

    理解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我的心情

    三、学习放鱼

    1.正当作者沉浸在幸福中时,父亲却要我把鱼放回去。此时,作者心情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读读4-9段,用~~~划出来。

    (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通过朗读,你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不解、着急)谁来读?

    (2)“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说说你读了这句话后的感受。(委屈、不舍)齐读

    (3)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那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我没有说话,但我的眼睛在说话,在无言无声地告诉父亲。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乞求?

    出示:我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是儿子伤心的泪水、乞求的目光有没有打动父亲?(没有)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想一想,父亲又会怎样对儿子说.

    出示:父亲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

     

     

     

     

     

    自由朗读,指名读,体会我的心情,发挥想象,我是怎样乞求父亲的。

     

     

     

     

     

     

     

     

     

     

     

    充分让孩子读,并发挥想象当时我的心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深刻情感。

    四、启示

    1.出示父亲的话。

    (1)你怎么理解父亲告诫我的话?

    (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2)“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2.听了父亲不容争辩的话语,我是怎么做的?

    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无可奈何、依依不舍)

     

     

     

     

    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每个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根据学习课文的理解,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本课的难点。

    拓展材料

    阅读平台拓展资料

    打写题目

    生活中我们也有和作者一样的经历,请你细细回顾,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或亲耳所闻的“道德经历”的故事。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钓到鱼 ——→   得意(惊喜、高兴、兴高采烈……)

    ↓              ↓

    放 鱼 ——→    依依不舍(无可奈何、遗憾……)

    ↓              ↓

    启 示 ——→

    ...

    • 标签:
    • 启示
    • 学习
    • 父亲
    • 学生
    • 作者
    • 理解
    • 鲈鱼
    • 课文
    • 心情
    • 钓鱼
  •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