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星红旗曾经“起死回生” (资料城)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五星红旗曾经"起死回生"
 
今年,白发苍苍的彭光涵老人已经86岁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负责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首都等方案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彭光涵当时担任第六小组的秘书。他记得,国旗图案的公开征集工作反响极为强烈,短短几天时间,就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2992幅国旗设计方案。
经过两次筛选后,38套国旗设计方案成功入围,曾联松设计的“红地五星旗”图案位列第32号。不过,在当时的设计原稿上,最大的一颗星里还带有镰刀、斧头的图案。当时,有人认为,这和当时苏联的国旗太像了,作为主权国家,我们的国旗图案一定要独立。于是,此类图案被否决了。
于是,大家让彭光涵去找毛主席汇报。毛主席看了几个方案都不太满意,就问彭光涵:你一直在搞这个事情,看还有没有什么好方案?彭光涵于是把“红地五星旗”的方案说了。
毛主席考虑之后,还是认为“红地五星旗”的设计好,并且提议,可以把代表含义改为“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的大团结”。这个办法得到了代表们的赞成。最终,去掉了镰刀和斧头图案的“红地五星旗”中选,并在改名为“五星红旗”之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 
													
 - 
							
- 标签:
 - 图案
 - 斧头
 - 镰刀
 - 方案
 - 友好情谊
 - 当时
 - 一面五星红旗
 - 代表
 - 国旗
 - 毛主席
 - 到了
 - 人教版
 - 小学语文第六册
 - 五星旗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