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第二师21团张建芳《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第二阶段读后感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第二阶段读后感
新疆第二师21团中学 张建芳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100个案例,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真让我们这些读者受益匪浅。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老师点评案例中的一句话。是啊,对学生每个老师都倾注了爱,但有些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学生病了,班主任(老师)上门探望;学生功课落后了,老师请学生上门来补习;开展各项活动之前,班主任(老师)牺牲课余时间,甚至是双休日时间去辅导学生;校内孩子跌了,碰了,受伤了,班主任(老师)第一时间送医院诊断、、、、、、
拿我来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将近20年来,对学生付出的爱可以说比自己的孩子还要多,特别是对行为偏差生的关爱,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不一定如你所愿,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我曾经的学生陈强就是一个实例,当他交不起学费,全班为他想办法;当他病了,老师送药上门;当他没饭吃,老师给他打饭、、、、、、学校也是倾注了极大的爱心,给予他特殊的照顾和教育,但教育效果并不明显。我想,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
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我想,不但要对学生有爱心,还要具有教育智慧,才能真正去影响一个人,甚至改变一个人,才能更加有效的教书育人。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智慧
 - 老师
 - 不一定
 - 里来
 - 查看
 - 第二
 - 班主任
 - 学生
 - 改变
 - 教育
 - 新疆
 - 爱心
 - 2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