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语觉关键期为英语教学创设交际语境

范巧凌1  林君芬2  何克抗2

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小学 528200

2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100875

20048月)

摘要  语觉论认为,儿童的语觉生长发育存在一个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内,我们必须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从而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外语听说能力。本文提出语境创设应遵循真实性、发展性、相关性、沉浸性等原则,并从外语教学的课堂氛围和自然环境、真实交际语境、非语言性交际语境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阐述了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小学英语教学的语境设计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英语教学;语觉论;语境;交际;关键期

 

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言语能力,都是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习得的,而交际总是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进行。所谓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语境通常有大语境、小语境之分。大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语境是指语言的上下文情境。

何克抗教授在语觉论中指出[1]:儿童语觉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012岁左右(初中一、二年级以前),而其最佳年龄段则是09岁。换句话说,我们的外语教学必须抓紧小学阶段这一语觉关键期(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尤其是要抓紧这一关键期中的14年级的最佳年龄段);若有条件能够让儿童在学龄前接触外语的听、说环境,则效果会更好。为了在关键期内(尤其是在关键期的最佳年龄段内)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外语听说能力,必须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环境正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之所以特别困难的根本原因)。这种语言环境应当能同时支持听力说话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如果在语觉关键期内,未能提供所需的环境与经验,尽管大脑神经中枢确实有天生的语义知觉的潜在功能,这类功能也不可能实际发生。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语境是良好的外语教学语境呢?我们应该如何为儿童外语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语教学语境呢?

一、交际型外语教学语境创设的原则

语言的本质是交际。言语交际包括说和听两方面:是表述话语的过程,也称言语生成过程;是接受话语的过程,也称言语理解过程。说必须建立在听懂的基础上(否则表达的话语起不到交际的作用),而言语的理解必须依赖一定的语境,因为无论是哪一种语言知识(语音、词、句等)一旦脱离具体语言运用情境,都将只是一些逻辑意义上的符号,是根本无法实现交际目的的。此外,要完成言语表达(说),除了听懂之外,还要有表达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能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学习者的自信心等有关。因此,离开语境谈交际是不现实的,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外语教学语境创设必须能够同时支持听、说两个方面能力的训练。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创设出符合这种要求的外语教学语境?在创设语境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1、真实性原则

真实的活动是学习者进行有意义、有目的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十分重要。语境的创设要来源于真实的日常生活(应是学生在现今或将来的言语交际中经常接触的事物),要能够便于学生在生活中迁移运用。这样的语境有两个好处:

l         缩短语言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看似由符号、规则组成的的语言一下子变得鲜活、真实、生动,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开辟了现实的途径;

l         产生英语学习的价值认同感,真实的交际语境让学生感受到处处可以学英语、处处可以用英语,人人都能学英语、人人都能用英语,这种价值认同感将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学习英语、愿意学习英语。

只要留心观察,勤于积累,巧于设计,要创设真实的交际语境并不难。比如,在教Shopping这个单元的时候,我们把课室布置成卖各种物品的商店;在教At the zoo时,则把教室布置成动物园,为了力求真实,我们还把教室的不同角落分成动物园中的不同区域,如猛兽区、鸟禽区、水上动物区等等;在教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时,教师将自己搜集的各种Weather report制作成扩展听读材料,学生不仅学会了表示天气的词、句,而且掌握了如何来进行地道的Weather report;在教After school时,我们用摄像机拍摄了一段学生课外活动的镜头(去掉声音)让学生进行英语配音。这些教学安排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境当中,用学习到的语言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使学生感觉不到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并能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2、发展性原则

语言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空间,而不是让学生简单、机械地模仿。在一些英语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先用卡片、实物等进行单词教学,然后用2-3种游戏活动来巩固这些单个的词语,接着就会让学生学习1-3倍左右的扩展单词,再接着又是通过玩各种游戏来巩固。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样的单词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是寓教于乐;而且扩展了好几倍的单词量。而事实上这只是活动形式上的情境化,并没有言语交际的具体环境,这里的单词仍然是一个个脱离具体语言环境的孤立单词,这种脱离具体语言运用情境的词汇教学虽然在课堂上让学生玩得不亦乐乎,而实际上这样孤立地教、学单词,不仅没有真正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加重了学生记忆单词的负担。所以在创设语境时,我们一定要避免上述过份强调词语的偏向,着重考虑如何为学生之间的言语互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言语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了“Four seasons这个单元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季节的语境,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喜爱的季节以及那个季节的特征、天气、食用的水果类型等等;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还要启发学生大胆地联想和想象,并灵活地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句型,从而达到在交际过程中拓展语言知识面和言语迁移能力的目的。

3、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语境必须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发展水平相关[2],必须和当前的教学主题以及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目标相关。

好奇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们来源于对未来世界的向往,来自于对某一种活动的喜爱。成功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和乐趣的课堂,但是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例如小学低年级段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10—15分钟,小学高年级段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15---20分钟,而我们的课堂是40分钟。如何才能保证这宝贵的40分钟的学习效果呢?从教学语境设计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

l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巧设悬念,创设的语境要为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在教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时,问学生想不想做一个小小气象预报员来报道全世界各地的天气情况?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兴趣盎然地听各地天气预报,查看世界各地的气象报表(教师提前准备好),像模像样地用纸卷起喇叭筒来当预报员;在教School时,教师让学生当小导游来为外宾介绍学校,学生首先认真地听、读如何介绍学校的材料(事先准备好),然后再进行邻座俩俩交际(一个当来宾,一个当小导游,交际过程中还要求角色互换)。

l         巧用游戏,寓教于乐。如在教“colour这一单元时,我们先是让孩子们玩猜一猜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有悬念的语境中开始这节课的学习;而在教“This and that 这两个不同方位概念词的时候,我们没有像通常那样,只是把物品放在远近两个不同地方(因为物和方位都是死的,那样做难以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而是叫几个孩子出来,让他们分别站在远近不同的位置上,然后把一些可爱的玩具放在他们的头上,并让他们不断变换方位,这种游戏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学爱学。

此外,无论是活动设计还是语境创设,其根本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何活动的设计和语境创设都不能偏离这一根本目的,并要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来进行,千万不要去搞那些看似有趣而无实际内容的语境及活动。

4、沉浸性原则

会游泳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必须浸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才有可能学会游泳。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也必须让学生沉浸其中,营造听英语、说英语的氛围;特别是要为交际型英语教学创设自然、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沉浸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进入交际角色,不再羞涩,不怕出错。这样才可以使听英语、说英语逐渐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高效率地习得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

二、交际型英语课堂教学的语境设计

1、依据语觉论的“儿童语言获得模型”创设交际语境

语言的作用是交际。从“基于语觉的儿童语言获得模型”[1]可见,在语声输入端有两条反馈线:一条来自语义辨识模块(称之为“内反馈线”),另一条来自话语生成系统的输出,也就是整个言语信号系统的输出(称之为“外反馈线”)。这两种反馈对儿童语言获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要建立这两种反馈机制,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位真实的交际者,而且这位交际者最好是该种语言的熟练掌握者。这是因为,当作为外语初学者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词汇积累不够丰富、语法知识比较贫乏而难以顺利进行言语互动时,交际方能够以自己的声调、语气、手势或体态等信息帮助学生完成语义辨识;在学生形成初步的言语能力以后这位交际方不仅能直接和学生进行言语的沟通与交流,还能够对学生的话语是否符合当前对话的“语境”作出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者的话语表达作出适当的反馈。除此之外,内外反馈机制对于说话者自我监控功能的实现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内反馈涉及到言语理解(听)的过程,外反馈涉及到言语理解和话语生成(听和说)的过程。由此可见,“进行实时双向言语互动”(即与真实的交际方进行对话)是掌握听、说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如能利用真实的交际语境将有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的交际语境有以下三类:

1)师生对话语境

师生对话的交际语境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说能力的最基本、最常用语境,也是一种最佳语境。这是因为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是这种语言的熟练掌握者,他/她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内、外反馈机制。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难以做到在40分钟内和全班每一位学生进行言语交际。对于我国目前中小学普遍拥有40多名学生的班额来说,即使教师能和每一位学生对话,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平均分到的时间也不到1分钟,而其他39分多钟都是处于“旁听”状态。因此,这种交际语境尽管效果比较理想,可以作为英语课堂的基本形式,但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所以效率比较低,通常可用于启发、示范性教学。一般来说,每次在课堂上让学生俩俩说、小组说之前可以先选2-3位学生进行师生对话以便起示范作用。

2)俩俩对话语境

俩俩对话的交际语境对于学习者的听、说能力训练也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基本、常用语境。这种语境和师生对话语境一样,都存在一位真实的交际方,所以学习者关于语言学习的内、外反馈机制也能形成。但由于俩俩对话语境中的交际双方都是语言的初学者,彼此的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都处在形成过程中,其言语交际的效果肯定不如师生对话好,但是这种语境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双向言语互动(参与度最高),可以使以交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设计真正落到实处,而这一点正是师生对话语境所欠缺的。可见,这种语境是英语课堂上无法保证人人都能和语言熟练者交际的情况下所能采取的一种有效语境,通常这种语境应当和师生对话语境结合起来以便做到优势互补。例如,可先用师生提问方式进行示范,然后腾出较多的时间来让学生俩俩对话(为帮助学生理解对话的语境知识,可以用PowerPoint给学生提供一些Key words and key drills)。实践证明,像这样把这两种语境有机结合起来,往往能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3)小组对话语境

小组对话语境也是英语课堂上较常见的一种交际语境,通常是指三人或三人以上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这种交际语境和前两种语境一样,都是有真实的交际方,对训练学习者听说能力的效果和俩俩对话差不多,但由于每个学习者的参与度不如俩俩对话高,因此这种方式在适当的场合(例如课文内容适合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的场合)可以选用,但不建议作为基本的语境。

以上三种语境由于具有真实的交际方而能同时支持听、说能力的训练,其中师生对话效果最佳,俩俩说效果其次,但俩俩说的参与度最高,因此这两类语境可以作为最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语境,第三类(小组对话)则可作为辅助的可选方案。但无论是哪一类语境,都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下面就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等教学单元为例,说明如何具体设计这类交际语境。例如在教“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时,我先通过师生对话(对话的内容涉及weather lesson schedule How will you go hom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next week?等)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这样既可复习以前所学的内容,又可自然地导入到本课的教学内容上;在教“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时,我利用一幅有关动物园的图片进行示范性提问(问答内容涉及方位、颜色、能做什么、喜不喜欢以及为什么喜欢等),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就这幅图片进行自由对话,这样,新学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就能很自然地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累积性发展;又如在教“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时,我先选择一位学生进行一段示范性情境对话(讨论各自喜欢的运动以及为什么喜欢、今天天气如何、相约去运动场等),接着提供几个扩展听读材料(看电视、买观看奥运会比赛的入场券、在运动会上参加哪些竞赛项目等)让学生自主听、读,然后让学生就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以及为什么喜欢进行讨论并编出一段情境对话,最后再在四人小组内进行show and tell(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通过这几个听、说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其语言的迁移能力(通过编情境对话和用英语相互介绍),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创设自主听和说的语境

英语课本所提供的语言现象和语言材料往往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所提供的大量图、文、声并茂的英语资料正好能弥补课本的这一缺陷,从而为听说能力训练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1)利用图、文、声并茂的语篇创设自主听的语境

按照语觉论的观点[1],学习者在自主听的语境中虽然由于缺少真实的交际方而导致整个言语信号系统内、外反馈中断,但这时涉及言语理解的“语音感知(声谱分析)”、“语音辨析”、“单词词义识别”、“短语(语块)生成”和“语义辨识”等心理加工环节仍在进行,因此这样的自主听语境对于学习者的言语理解(即听力)的训练仍是大有好处的。但是让学生着重听什么?许多教师并不明确。我们认为,要听有语境的篇章,即要听有上下文、有内容而且逻辑性和情节性较强的连贯话语[3]。强调有情节性的语篇是由于情节不仅便于学习者理解词句的意义,还有助于他们理解“语境”和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而这都是单个的词句所无法比拟的——因为脱离具体语言运用情境的词句只是一些逻辑意义上的符号。例如,在教“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这一课的时候,我们首先利用图片和动画让学生对各种类型的天气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但是这些图片和动画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未来一周天气预报的整体呈现。在这样的语境中,学生很快就进入并理解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题。我们的跨越式英语学习专题网站中的“readings”和“rhythms”两个栏目中的众多听读材料就是由这样的一些语篇组成的。

2)利用多媒体材料创设自主说或俩俩说语境

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图片、视频、动画、文本等)不仅能够提供自主听的语境,也可提供自主说或俩俩说语境。事实上,一些图、文、声并茂的资源既可用于自主听,也可用于自主说、俩俩说。比如,在教“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时,网上的天气预报表可作为学生“小小天气预报员”活动中的语言材料,几个不同天气的动画则可作为学生编故事的素材;在教“Animals”一课时,我们利用自己拍摄的动物园照片作为学生介绍动物的材料;在教“After school”时,则用自拍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用英语配音。

3、利用非语言方式创设英语教学的语境

人与人在交际过程中,除了进行言语上的交流以外,还有非言语方式的交往。当然非言语方式的交往并不是和言语上的交流互不相干,而是相辅相成的。非言语方式的信息不仅有助于理解交际双方语言的正确含义,有时还能丰富语言信息,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便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创设英语课堂教学的语境时,我们不应忽视这些非言语方式所隐含的语境知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有两类非言语方式的语境是经常被使用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1)声调、语气、体态语等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是英语初学者,他们大脑中所保存的语言知识还不多,这使得他们很难顺利地进行言语交流(因为他们无法直接依据大脑中所保存的经验信息、语言知识对语言输入作出正确的判断),他们无论是对交际方的话语进行理解,还是对自己当前话语表达的正确与否进行判断,都还要依据交际者的声调、语气、手势或体态等信息。因此,声调、语气、体态语等所隐含的语境知识对于学生(尤其是初学者)听说能力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教“expression”时,借助体态语(“捂着肚子表示hungry,用手扇表示hot…”)和表情(笑表示happy,哭表示cry,扁嘴表示sad等)可以使学生很快就明白相关词句的意思。

2)教具

还有一种很重要的非言语类语境就是教具,如实物、挂图、模型等。目前大多数英语课堂都是全英语教学(我们也一直坚持这么做),但对于没有多少英语基础的一、二年级孩子来说,有些词、句教师就是用英语说10遍学生也不一定明白,有些内容也很难用体态语或声调来表现,这个时候也许有些老师会选择用中文来解释。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使用教具再辅以体态语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结合体态、表情理解词、句(既有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还有动觉表象,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综合刺激,从而留下较深刻印象),这种方式要比用中文解释的效果好得多。如在教“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把各种水果实物带进了课室,然后开始介绍:“Look, I have many fruits. Apples, pears, strawberries…. But my favorite fruit is pear. I like it very much. ”老师边说边把梨拿在手中,表现出爱不释手的样子,而把其他水果放在编人员一边。这样,孩子们便轻而易举而且清晰地理解了“My favorite fruit is pear.”是什么意思。

4、利用多种方式拓展英语教学的语境

1)利用全英语教学拓展交际语境

英语既是教学对象,又是教学手段。英语学习是一个反复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沉浸”在英语的环境中。我们都见过或听过不少这样的例子:很多母语不是英语的外国孩子刚到英美国家时,听不懂,不会说,如同哑巴。可没过多久,自然地就会听也会说了。因此,不管是对刚刚开始学英语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都要尽量坚持用全英语教学(在课堂上自始至终不用一句中文解释),目的是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然习得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同时也是给学生一种熏陶,使他们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逐渐适应听英语、说英语,而不是养成对中文解释依赖的习惯。也许有人会说,听不懂怎么学?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因为学生有时候确实听不懂,但是我们要记住:小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只要学生多听多说,并且教师能够给予适当的鼓励,允许学生出错,学生就能较快地适应全英语教学。如在上一年级的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打招呼用语)的时候,我一走进课室,先跟孩子们说:“Hello, children.”, 孩子们很自然地会回答:“Hello.”,接着我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向孩子们作自我介绍:“I am …. ”,然后再引导孩子们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经历一个沉默阶段或者说得很少,这时教师不能太着急,要慢慢引导)。

2)利用教室拓展英语的听、读语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活动空间,教师应利用教室精心布置英语环境,例如,可以在教室里经常播放英语歌曲或一些英语笑话,在墙上贴一些学生的英语手工画、英语课外知识配画、英语的名言警句、每日一个英语小故事等。这种能使学生眼见耳闻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英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语境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听、读能力。

3)利用课内外的多种活动拓展英语的听说语境

课堂毕竟只有40分钟的时间,而一周的英语课一般是3~4个课时,由于平时缺乏运用英语的环境,学生难免会学得快忘得快。为此我们在课内、课外采用这样一些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和拓展英语的听说语境:

l         开设英语角:利用学生住校的优势开设英语角,鼓励学生到英语角听英语、说英语;

l         课外的手工画作业和课堂的练说活动相结合: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画一幅手工画,手工画上应有简要的英语说明,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的时候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手工画都张贴出来,然后从中选出最好的3-4幅,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手工画内容进行俩俩言语交际。其中画得最好的手工画不仅受到表扬,而且还让其作者在活动课的讲台上向全班Show and tell

l         请家长配合为学生创设自主听、自主说的语境: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回家后一般没有英语学习的环境,不可能要求家长经常和学生用英语交流,于是我们就请家长配合为学生创设自主听、自主说的环境。自主听、自主说的效果虽然没有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际效果好,但对于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是大有裨益的。具体的做法就是为学生买一些英语故事、歌曲光盘,让学生去阅读故事、背诵一些名言警句并经常唱背优秀的英语歌曲等。

三、语境创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创设良好的语境对于语言学习者的听说能力训练极为重要。要想创设良好的语境,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语境的创设必须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根本目的

在实践中,很多老师把英语教学语境设计的重点放在游戏等趣味性很强的活动上,整个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唱唱跳跳或者动作类活动;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之后,游戏类课件越来越多,情境信息越来越丰富,而学生说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人机交互的时间占据了课时的绝大部分。我们认为,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交际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创设具有真实交际者的对话语境,以支持听、说能力的训练,而不能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趣味,更不能为活动而搞活动。这是语境创设中要注意的最核心问题。

2、不同年级的语境创设应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差异,创设适合他们需要的不同语境而不应雷同,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在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很少,这时对非语言形式的语境要求就要多一些,而且还需要有多媒体和游戏类的情境;但到高年级时语境的创设就不一定要有多媒体或游戏的内容。又如,在完成扩展听读以后,对小学低年级段学生一般可采用简单提问、话题讨论、编简短对话等方式进行巩固和迁移;而到高年级后,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则可更多地采用看图描述、故事改编或故事复述等方式。在教“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一课的过程中,当学生扩展听读了“Changeable weather”和“Snowman”后,我们就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复述出来或加以改编。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编出了一个又一个颇为精彩的故事。

3、既要重视语境的创设又要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

语境在英语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毕竟是外因,它不能代替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英语课堂的主体仍然是学生。我们不仅要重视语境的创设,也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激发,要认识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价值认同感是产生学习动力的真正源泉。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语境的创设和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事实上,任何优秀的语境创设几乎都是这两方面相结合的典范——既为言语交际、听说训练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又能引起学习者的浓厚兴趣,从而诱发较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

四、结论

由于语境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真实性,所以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所以,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一定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人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让语言学习成为人生成长过程中一段愉快的体验。良好的语言环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语觉的生长发育关键期内,在仿真的交际情境中,顺利地习得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这样,学习英语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就将成为一种有趣的经历,一段愉快的体验,而不再是一件压得令人喘不过气来的苦差事。这是梦想吗?这是天方夜谭吗?不!这是我们正在创造的现实。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

[2] 蔡平,Language Context and the English Teaching,http://219.239.238.40/theoresearch/.

[3] 胡春洞,英语学习论,61页,86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