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下语文扩展资源的灵活运用

保师附小  杜薇薇

 

  

一、网络课堂的必然性: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在教育的深刻变革中,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二、网络环境与语文教学改革的关系:

    (一)网络提供的智能环境:

新的课程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是突破口。它不是指单纯的物质技术,强调的是设计和运用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即探索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二)网络提供的实施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学习内容具有自主性。这些都迎合了新课程标准“人文性”的基本理念。满足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会略读和浏览,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三)网络实现了教学改革:

自从保师附小推行在语文学科内借助网络进行学习、以实现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跨越式发展的课题实验之日起。该实验正在不断完善,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将识字、阅读、作文三个环节孤立、割裂的做法,在网络环境下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借助网络环境提供的丰富的扩展资源,以“扩、打、留、篇、思”五维教学环节为基本模式,从而体现了“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验结果表明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采用全新的学习方式,借助丰富的扩展资源,完全能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跨越式提高。课题实验也表明了遵循“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网络环境下借助丰富的扩展资源进行学习,完全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

三、网络环境下进行扩展阅读的目的:

“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实验研究”的课题实验中为什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的扩展学习资源,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扩展阅读呢?

扩展阅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深化新课程标准,使学生对新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落实和跨越式的提升。

(一)在拼音教学中:

在学习拼音阶段的学习中让学生借助丰富的拓展阅读资源进行阅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扩展阅读再认、巩固拼音,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强大的母语基础,而且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学前知识累积,让拼音成为一种学习语文和应用语文的工具,较好地体现在了“语言环境中学习运用语言”的教学理念。

  (二)在识字教学中:

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扩展阅读,目的则强调了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再认巩固生字、运用字词,使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落到实处。强调了在语境中学字,在生活中识字,在运用中巩固的科学理念。

(三)在阅读教学中:

阅读教学中,丰富的、优质的扩展资源不但有着扩大知识量,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而且不同题材、不同内容、不同思想意义的拓展资源对课文内容起到了极好的补充和延伸作用,使学习活动更贴近学生的个性,尊重了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发展需求。

四、活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扩展资源,使拓展资源较好地服务于教学。下面试结合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和课文教学等不同教学内容,引证对资源的灵活运用:

(一)拼音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汉语拼音第一课a o e时,在教学完a o e的音和形后,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或合作阅读)到“资料城”里去读儿歌,再以“捉迷藏”的方式找出a o e藏在哪里。由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方式,“资料城”里的儿歌又都琅琅上口,所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儿歌读了一遍又一遍,有的都能背出来了。最后,我让他们同桌比赛找出a o e,他们找的都特别准确。不但能找出a o e带声调独立做音节的,而且连他们藏在声母的后面一样能够找出来。经过检测,学生都能准确地识记并辨别a o e的音和形。在“资料城”中的8篇阅读资源中出现了很多汉字,经学生反复的阅读,也一定能带动学生识字量的大幅度提高。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工具。由于识字量的局限,许多老师都认为在拼音教学阶段不适合让学生进行扩展阅读。这样的想法,完全忽视了学生在上学前的知识累积。

上面拼音教学的案例中,在学生们对a o e的字形已经掌握的基础上,通过扩展阅读资源,让他们多次巩固了韵母的发音,并通过扩展阅读反复再认了韵母的形状。拼音教学中关键的两个知识点音和形,都通过生动活泼的儿歌阅读轻松地完成了。而且通过对儿歌的识记,他们还认识了很多新字,大大地超出学生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量。教学实践证明,简单、顺口的儿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读得快乐,也学得轻松。因为对扩展资源的巧妙运用,贴合了“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语言学习规律,所以学生的学习才切实而高效。

(二)识字教学案例分析:

在学习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识字(一)里的《一去二三里》时,本课的生字和教学内容都比较简单。教学中,我决定灵活地运用资源,确保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对资源进行了处理:我把资源分成两层,一层较为简单浅显,放在本课的生字学完之后,采用读儿歌的方法来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识记,让他们独立阅读《猜一猜》、《鸡妈妈》、《数星星》和《过大桥,猜桥墩》这四首儿歌。利用儿歌里多次重复出现的生字,让学生读、认,可以有效地巩固对生字音、形的识记;让他们动脑筋猜猜谜语,又很好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二层难字较多,但有较强的故事情节,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专注的阅读,对于扩大他们的识字量、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来说,是极好的方法。阅读时,让学生小组内合作,一则可以利用好学生原有的知识量,二则能力较差的学生有了学习伙伴的帮助,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升了学习的兴趣,他们也更愿意学了。

在识字教学的课堂中,对资源的运用一定要突出资源的作用——为了巩固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阅读充满趣味的文章,一则可以使生字在具体的语境中再现,巩固对生字的认知;二则可以通过对资源的阅读,更进一步地增长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第三,学生对充满趣味的扩展资源的喜爱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灵活地运用资源,使资源的作用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灵活地运用资源,创设出全新的课堂面貌,具有一举多得的作用。

(三)课文教学案例分析:

实验教材第三册中第11课《我们成功了》讲的是2001713日夜,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首都北京到处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课文虽然短小,但内容却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很难体验到那份喜极欲狂的感觉。没有学生的切身体会,朗读指导和课文理解就无法落到实处。怎样才能为孩子们的学习做好铺垫呢?我将“资料城”里的几篇资料整理出来,用几个问题穿插引导,并结合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借助扩展资源先了解课文的背景和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课文做好铺垫。然后,再让他们打开课本去读课文。这时,根本用不着老师引导,他们的朗读已是声情并茂,这说明,在前面几篇扩展资源的铺垫下,他们对申奥成功的喜悦已有了切身的体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已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在这篇课文里,把阅读扩展资源的教学环节放在学习、理解课文之前,使资源成为学生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石,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学生对扩展资源的学习还能更进一步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活动中保有高度的热情。对于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把相关的“扩展资源”巧妙地切入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提前阅读,能让学生通过资源更好了解课文的背景或相关知识,扩大了学生对课文相关知识的认知,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习也会事半功倍。

五、网络环境下的反思:

有很多人提到教学模式就觉得会存在僵化的问题,甚至有的人“谈模式色变”,但我觉得模式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关键是怎么去理解模式,运用模式。对于跨越式教学模式的理解,根本在于明确扩展阅读和打写作文的本质作用,而不是割裂课标和“跨越”之间的关系。针对“跨越式”理念指导下“扩、打、留、篇、思”的五维教学模式,教师完全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扩展资源,进行教学的创新。而且教学模式也应该有大模式和小模式之分,跨越式教学是一个大模式,有心的教师在跨越式教学模式的框架下是仍然可以创新的,其创新就是如何处理课文,并使扩展阅读和写作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对课标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实现在小模式之中的教学创新。

成功的教学模式肯定都要历经研究→形成→打破→重建的过程。只要在教学中能够深入思考,认真钻研,不断地打破已有的模式,就能不断地重建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适合教学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