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目标为工具,扩展识字途径,提高语文素养

                 ——创新识字教学体会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田文丽

 

【摘  要】生本教育的创新识字,采取“意义识字”的策略,屏弃了传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烦琐的拼音训练、词句训练,以及肢解式的课文分析,在对意义文块不求甚解的前提下,直奔识字主题。因而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致力于让学生乐识字、多识字、识字乐上下工夫。可是在不断的领会生本理念、实践、探索、反思的过程中,我发现,把词语、句子、朗读等做为一种识字的环境、方式和工具(而不是像传统的语文教学那样作为学习的目标),不仅可以扩展识字的途径,提高识字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极大的丰富词汇,形成大量的、科学的言语规范,利于他们进一步阅读和表达。而在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我又惊喜的发现,把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与我们的识字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而且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表达和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促进儿童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有机整合;扩展途径;全面提高

 

一、可取的途径之1——组词造句

创新识字教材的编写说明中指出,创新识字的重点是“意义识字,推进阅读,全面提高。让学生通过意义文块大量识字,提早学习阅读,在阅读中巩固和扩展认字”。这个意义文块就是生字的摇篮,他可大可小:可以是一篇文章、一首儿歌、一首古诗或者一则谜语,也可以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作为最小的语言单位的词语,它物有所指,有一定的意义。这个最小的语义载体,他轻便简洁,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把词语、短语、甚至句子作为一个个小小的意义文块,作为孩子识字的环境和工具,让孩子在识字过程中有信手拈来、随手就放的感觉。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通常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当学生初步读懂课文后,我常常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然后从句子中抽出包含生字的词语,让学生通过词语的“循环往复”来认读生字,这样既加强了生字间的联系,又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小组学词的环节,我常常让每个小组选择喜欢的一两个词语,说说曾经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个词语,或者小组同学互相练习说话。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资源,积累规范的言语素材。而当生字从课文中游离出来,以单个字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以口头组词的形式带词读字,如“请,请客的请”,“班,上班的班”等。并且鼓励学生组不同的词语。这样把字放进一个个小小的语言环境,既巩固了识字,又扩展了学生的词汇,实现生字的运用,从而走向并推进阅读。而在不断的组新词过程中,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二、可取的途径之2——深情诵读

    在创新识字中,我们的基本策略是意义识字,让学生在意义文块中与生字相识相知。那么,学生如何才能整体认识这个文块的意义、进而对其中生字有大体的理解呢?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用得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多种形式的读去领会文块的意思,进而初步了解生字的意义。

1. 动作伴读,区别字意

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我常常启发孩子带着表情和动作去读字、读句、读文章。在《16小猴寄自己》一文中,“寄”是个生字,学习中很自然就带出了“奇”字。怎样区别呢?我引导孩子在读“寄”字时做个往邮筒塞信的动作,读“奇”时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副奇怪的表情。这样,把字形字义与相关的表情动作联系起来,把相对抽象的东西具象化、生活化,为准确的识记生字铺平了道路。

又如,在学习《谜语》“身上驮着两座峰”这句时,“驮”和“驼”很容易混淆。于是,我引导孩子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在读到“驮”字时,孩子们的手势虽然各不相同,但做出的动作却都表示向上用力的,这样,他们就理解到:“驮”是表示这个动作,跟“驼”是不一样的。

2. 体验情绪,肢体表达

在学习《小松鼠》一课时,我做过这样的比较:先让学生双手拿书,端正的坐在座位上读课文。孩子的表现很平常,只是平白的把课文念了出来。然后,我利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出示全文,同时播放松鼠跳跃的动画,并让学生全体起立朗读课文。我惊喜的看到,孩子们对课文活泼快乐的情绪把握得非常到位,对情绪的表现力是如此的强:在读到“头戴黄皮帽”时,孩子们各种神气的戴帽动作让人忍俊不禁;读到“尾巴头上翘”时,有的孩子屁股一撅使劲翘,有的孩子把手放在身后做尾巴。。。。。。而读到“蹦蹦跳”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快活的蹦起来!更为可喜的是:孩子动作的同时,从他们口中传出的声音是那样的神气、活泼、轻快、富有感染力!肢体语言有效的影响着有声语言,学生准确的把握了课文的情绪,增进了对这个意义文块的理解,而且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增强了内化。正是这举手投足间,平板的语言显示出生气与活力,孩子的表现丰满而富有个性。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学习更有趣更有效果的呢?!

3. 眉目传神,外化情感

读完《28假如我是一片雪花》之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续说儿歌。在说的过程中,孩子们根据说话内容,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做些夸张的动作,并自然的流露出思索、喜悦的表情,让旁观者也忍不住跟着他们一起思索、喜悦。在这里,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

一个个还显得幼稚的表情与动作,而是一颗颗感情丰富、细腻的童心,一个个活泼、生动发展着的个体。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常想:大量识字的目的是什么呢?阅读?那么阅读的目的呢?我以为就是采集语言信息和通过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情感。而在这样有表情、动作的诵读中,在促进识字的同时,孩子已经在“借题发挥”的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这样美的“野花”(如果这也算“野花”的话)为什么不让学生顺手摘起、美丽他们成长的道路呢?

三、可取的途径之3——学科整合

曾经做过多年音乐老师的我,注意到孩子对歌词的感悟力很强,常常只需要教两三遍就能准确的歌唱出来。而在唱熟了歌曲之后,学生认读歌词的准确率非常的高,而且乐此不疲!这让我想到,孩子识字的途径除了语文课,还应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可不可以把音乐、美术甚至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也纳入识字的轨道呢?于是,我做了以下尝试:

1. 以歌词为整合点,在音乐活动中加强识字

我把教材中某些儿歌体式的文章,如《22小溪弯弯》,配上孩子熟悉的旋律(如歌曲《小雨沙沙》)来歌唱,并配上相应的画面与文字,以MTV的形式来播放。把语文学习变为丰富有趣的音乐活动,如击鼓传“花”、音乐擂台、卡拉OK大赛等,利用这样的音乐形式循环往复的呈现生字,学生在唱唱玩玩中很轻松的就完成了识字任务。

例如在教学《15小燕子》一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学生初步认识了生字后,我和孩子们唱起了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小燕子》。然后我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改编,把本课的生字(尤其是难字)融入新歌词当中,再配上相应的画面进行歌唱。孩子们觉得既新鲜又有趣,发现自己也能“作词”,更是特有成就感,歌唱自己的“作品”当然就很投入了。然后我让学生配乐朗诵新歌词,进一步加强识字。最后,我们还玩了一个“拾麦穗”的音乐游戏:音乐响起,“小燕子”(当然是纸做的)便在学生中飞来飞去;音乐停下来的时候,“小燕子”落到哪里,就送给那一组的小朋友一根“麦穗”,然后由这组的同学共同完成“麦穗”上的任务,如“猜认生字”、“认难字”、“歌唱新《小燕子》”等等,把识字转化为音乐游戏,在音乐活动中促进识字。学生的热情特别高,课后还“津津乐唱”改编的《小燕子》。而尤为可喜的是,经过检测,这种识字方式的准确率和巩固率都很高。

2. 以意境为融合点,在想象中发展创造

我认为,大量识字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阅读,而获得认识、建立表象、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是阅读的主要目标。既然我们采用的是意义识字,那么可不可以在识字的过程中就渗透、培养、表达这种体验呢?我们的创新教材中所编选的很多文章行文流畅,有诗的语言、画的意境。我想,每个孩子读了之后,都会根据自己的体验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独特的画面。美术教学中不是有想象画的内容吗?让孩子把读过的文章作为想象的依据,把头脑中的画面外化成美术作品不是很好吗?我的想法得到美术老师的大力支持。于是,在想象画的教学单元,我把学过的很多课文,如《泉水丁冬》、〈〈春夏秋冬〉〉等放进美术课堂,让孩子根据这些美文进行想象、绘画。而当美术老师把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放到我面前的时候,我为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忍俊不禁:有的孩子把泉水当作小小歌唱家,让他拿着麦克歌唱;有的孩子让小朋友和春花握手,让柳树和小鸟跳舞。。。。。。画面内容之丰富,想象之大胆,让我深深的感叹、折服!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作为识字工具的意义文块,只要播种的好,孩子收获的,不仅只有识字量,还是一片美丽而广阔、智慧而创造的花园!

于是,每一期的黑板报我也交给了孩子。每次我要么交给他们一两首小儿歌,要么提供画面,让他们依文作画或根据画面写儿歌,要求就是让板报美而且有内容。一期下来,也小有成效:不仅黑板报不用我操心,每次都有小朋友争着出,而且班里还涌现了自编儿歌热、绘制贺卡热。元旦节的时候我收到了很多图文并茂的自制贺卡,在充满稚气的线条里,我也感受到一颗颗正在飞翔的心灵。

3. 以信息技术课为载体,在综合运用中全面提高

在使用创新教材时,我把信息技术课程也纳入了学生识字的轨道。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我把学习目标定位于会认、会读、会拼,然后让学生在电脑上练习用拼音打字。这样不仅巩固了汉语拼音,学生在电脑输入的过程中还会接触大量的同音字,而寻找“目标”的过程也是辨析同音字、增加识字、巩固识字的学习过程。

学生渐渐熟练了电脑输入以后,我利用信息技术课,教孩子们学习发贺卡和电子邮件,师生之间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可喜的是,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常常把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电子邮件详尽的告诉我。寒假期间我收到了很多学生发的邮件,摘录几篇:

 

田老师,我是张嘉原。

上次,我和爸爸妈妈等人去青青世界游玩。我们出发啦!

坐车到青青世界以后,就看见了一条弯弯的小路,路的旁边有很多盆花。我们沿着小路往前走,第一个看到的是〈树干炸油〉,树干的前面有一块木头,木头里装着新鲜的花生,木头的旁边还有一个洞。

拿树干敲木头,花生油就会自己从洞里流出来,旁边的人就拿一个大桶接住,在到进一个瓶子里。我们又走了很远,第二个是〈捞金鱼〉,我吵着要捞几条回去养,妈妈不给,我只好离开了。第三个是〈专山洞〉,她们叫我走前面,我说:“走前面就走前面呗!反正又没有妖怪!”走了几分钟,姑仔叫了一声,想吓唬吓唬我,我没有被吓着,又回过头做了一个鬼脸,把她们吓得退了一步。我回过头来,已经是洞外了。我们继续往前走,走了不久,我看见一扇大门,门上有一块牌,牌上写着:朱罗记公园。我回过头来说:“这个公园的名字叫〈朱罗记公园〉,我们进去看看吧!”我们出发了。到了公园里,前面有一排坑,坑里有很多恐龙雕像,我边走边看,走出了公园,坐车回家了以后,以经很晚了。我洗了澡、刷了牙,就上床睡了。

2002年1月30日

田老师,您好!

我是刘义真,上次,我妹妹徐鑫来我家。她老是缠着我,叫我陪她玩。害得我除了几个an orange please以外,
其它的什么都没写。她终于走了,我又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开始写作业。日子虽然过得很好,但是我家添加了5
条金鱼,再加上我以前的3条金鱼就变成了8条金鱼了。

2002年2月18日

田老师,告诉您一件事:

昨天我和伍维还有她的妈妈一起去中山公园玩,顺便去买了一些饼干。到了中山公园里面,里面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鲤鱼。
我们就把饼干扔到池塘里去喂鱼,我故意把饼干扔到岸边。有一条小鲤鱼,跳上岸来吃饼干,回不到水中,大鱼把水一拨,
它才顺着水流游回水中。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游乐场,有许许多多的玩具,我们就到那里玩:“趣味捉泥鳅”,一直玩到裤子湿湿的才回家。
田老师,您什么时候回深圳啊,我们一起去玩“趣味捉泥鳅”好不好?

                            

                                              邬靖华    2002年2月21日

    每每看到这样的文字,我都有一种被感动的感觉。六、七岁的孩子这样完整、清晰的书面表达自己的生活与情感,
让我这个当老师的无比的高兴。而从这些童言稚语中折射出的友谊、信任和关爱,更让我平添许多的欣慰和感慨。
的确,识字确实是小学一年级最主要的语文学习目标,但不应该是唯一目标。在识字的过程中,巧妙的利用词、
句以及朗读,变传统的学习目标为识字的新方法、新工具、新途径,便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树立大语文学习观,把语文学习活动渗透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当中,从操作的层面真正实现“大语文”活动,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审美情操,使其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
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