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三段式”

黄薇

【摘要】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本文试从课程整合实验中提取一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做法,以探讨信息技术在整合实验中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语文教学;三个环节  

 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其含义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设计了信息技术的“三段式”应用模式:即课前准备、课堂运用、课后拓展,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突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工具作用,从而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主要强调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以电子作业为任务驱动,让学生逐渐形成了以下预习课文的步骤与方法。

1.熟读课文。

多读几遍课文,读通,读准,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这是进行以下学习步骤的前提条件。

2.提出问题。

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自行提出问题,并记录下来。

3.协作学习。

就提出的问题与学习伙伴进行广泛讨论,开展协作学习。如果学生各自在家里可在网上通过BBS、网上家园、OICQ、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同学、老师、陌生学习伙伴甚至专家实现对话、交流。

4.上网查询。

对不能解答的问题进行网上学习。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过程中不能一步到位的可允许对关键词调整、增补,只至查到所需资料为止。

5.资料加工。

对所搜索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加工,形成自己的内容。

6.做成作品。

将学习成果做成带目录的电子幻灯片或其他形式的电子作品,在幻灯片中最好能将不同问题罗列在目录中,以交互的方式链接对应答案或内容。注意从网上下载或引用的资料一定要在下面或页末著明出处,即资料来源的网址。

7.发送作品。

将预习成果——电子作品以电子邮件或拷盘的方式发送到学校终端机。一方面训练了学生运用技术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机会在全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8.记录遗留问题。

将遗留问题,也就是通过协作学习和网上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待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解决。

以上步骤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先自行提出问题,再通过不同关键词查询在网上找到所需资料,并做成一个最好带目录的电子幻灯片或其他富有表现力的电子作品。为什么要让学生做成带目录的幻灯片呢?一是因为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对课文提出问题,二是学生对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的需要。如预习完《火烧云》一课后,学生可能会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发生兴趣:火烧云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火烧云的出现,火烧云的作者萧红的有关资料,火烧云的图片等。他们通过不同关键词查询,可以得到不同的资料,如果把这些资料按线形排列的话,看的时候很不方便,也不利于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演示,所以在前面做一个目录,使浏览者对演示文稿的内容一目了然,通过交互就能实现各页之间的自由跳转,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当然,让学生做带目录的幻灯片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资料或知识进行筛选分类的习惯,从中进行形象——逻辑思维的训练。

有时,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例如在预习《蛇与庄稼》一课时,学生想了解海啸是怎样形成的,可是在上网查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其形成原因与书中所提到的台风并无关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心底产生了疑惑,通过进一步搜索查找和对资料的仔细分析,学生终于弄明白了书中所说的海啸其实是指气象海啸或热带暴潮,属于海洋灾害之一的风暴潮,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主要是由热带风暴(台风)引起的。疑团终于解开了,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又获得了许多气象学方面的知识。当然,学生在预习时也会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疑问,如预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学生提出:春天有许多代表性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偏偏要选择蝴蝶和黄莺鸟来写呢?预习《冀中的地道战》时学生提出:为什么在任丘村里的地道要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要挖在庄稼地下面呢?在预习《蛇与庄稼》时,学生提出:本课名为《蛇与庄稼》,但为什么写蛇与庄稼的内容只有一个自然段呢……对于这些疑问,学生可以记录下来,留待第二天课堂上与大家共同解决。

由此看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准备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读通课文,扫除生字障碍的预习方法,还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它并不是盲目地从网上下载资料的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提出问题、通过大脑主动思考分析问题、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不仅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还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都有较大提高,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方法。

二、课堂运用

课堂教学之所以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我想这与它资源集中的优势是分不开的。这里的资源除了网络资源之外,还包括老师、学生,他们也是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而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发挥整合效应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呢?我认为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决不能仅仅成为教师的演示工具,也不能成为学生漫无目的查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的单纯技术工具,而应成为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创新的认知工具,探究工具。而在使用这一工具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课堂上的资源优势,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的重构与创造。
  于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更多地是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孩子主动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而老师则扮演的是合作者、促进者和辅导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模式。

具体说来,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呈现什么教学内容,怎样发布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利用信息技术发布学习结果。为提高学生课堂利用网络资源的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相比较来说,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例如我在上《鲸》这一课的时候,并没有自己做课件,也没有利用现成的课件进行教学,因为我想:老师做不如学生做,老师用不如学生用。于是我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类之后,让学生根据兴趣取向自由组合成六个科学考察小组,分别从鲸的大小体重、进化过程、吃食、呼吸、睡觉、生长六个方面对鲸进行考察。并最终将考察结果以不同汇报形式呈现出来。课堂上,老师提供几个网址给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通过不同关键词在网上查找更多内容。六个考察组根据要求,围绕各自的考察主题展开了积极热烈的学习讨论,大家出谋划策,分工合作,初步制定了考察计划以及实施方案。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都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有的组通过电子幻灯片来演示本组考察结果,有的组将本组要表现的内容通过FLASH动画演示出来,并链接在电子幻灯片里,还有小组在形式编排上下了一定功夫,通过小品、情境表演等形式来呈现考察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老师只是参与到各组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辅导、提出建议。有些小组将讨论结果及人员分工情况以计划、方案等形式制订成文字请老师提出修改意见,这一过程又提高了他们有条理地制订计划、活动方案的能力。最后,各组成员分工合作,群策群力,成功地完成了各自考察任务。他们做的电子作品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大出乎了老师的想象。

当然,学生并不是每节课都有上机操作的机会,也不是每节语文课都必须用到信息技术,可信息技术的优势却在语文课堂上随时体现,学生运用网上获取的信息资料解答老师的提问,同学的疑问已成为经常性的现象,这些信息可能又会引发学生激烈讨论,成为创新思维的源头。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严谨有序,动手实践过程,这种“任务驱动式”的反复训练,可以使他们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三、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是课堂知识学习的延续,是学生扩大学习效果,拓展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里,信息技术主要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它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不是在课堂上学过以后就结束了,学生可能会就其中的内容提出许多疑问。如上《鲸》这一课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

1.为什么鲸的祖先形体不大,后来生活到海洋里形体变得那么大呢?

2.为什么鲸的祖先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后生活地点由陆地转向了海洋,而猿进化成人后仍然生活在陆地上呢?

3.鲸由陆地转向海洋的进化过程大约花了多少时间呢?

4.书上说鲸睡觉时听到什么声响就会立刻游开,那如果是海浪声它也会游开吗?如果这样那鲸怎么睡觉呢?(也就是鲸如何在睡觉时辨别声音的问题)

5.为什么鲸睡觉时围成一圈,头朝里,尾朝外呢?

6.须鲸每顿吃2000公斤的食物,它又没有牙齿,那怎么消化呢?等等。

这些疑问有些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解决,有些疑问因受知识范畴所限,无法在课堂上得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我并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因为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研究,而学生的作用在于积极思考,积极研究,于是,在课后我把他们引导到神奇的互联网世界,和他们一起共同解决这些疑问。我还向学生推荐了一个专门介绍鲸的网站,里面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关链接也有很多,学生可以进入参考网站浏览,找寻问题答案,也可以通过不同关键词查询搜索信息,解答疑问。学生利用关键词搜索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情况下不能一次就可以找到所需答案,例如学生为了弄懂鲸的祖先和人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的差异等有关情况时,先用关键词“鲸 祖先”可能很难有效搜索到所需答案,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再增加几个关键词,将关键词扩大为“鲸 祖先 人 进化”这样就马上能检索到所需资料了。通过这些指导和训练,学生检索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应该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能够对语文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语文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在上《火烧云》一课时,同学们对课文中一句话“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说紫檀色就是当时火烧云的颜色,有人说紫檀色不能代表当时火烧云的颜色,并提出了许多证据,这当中牵涉到深奥的光学原理,作为语文老师我也无法用科学的道理正确解释,于是我积极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和他们共同提出了几个疑点,并建议通过三种方法解决问题:一请教专家(因为我班其中一位学生家长是专门研究光学的博士生导师),二上网查资料,三做实验。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大家基本弄懂了其中奥秘,并制作了幻灯片《奇妙的光》。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是单一的靠教师传授了,Internet环境下,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师生已成为共同的学习伙伴。所以教师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降低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

当然,课后拓展的内容和形式还有很多,可以是与语文课文有关的,也可以联系身边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是大家关注的社会性问题,这都需要老师适当地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习惯,就会自发自愿地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解决自己感兴趣的一切问题了。有些学生在学完课文后,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利用工具软件自我设计了相关的电子作品,如学生自制了《鸬鹚》《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田忌赛马》《赤壁之战》《游金华的双龙洞》等动画;有的学生在学完《鲸》一课后将所有成果制作成一个网页,还展开想象创作了《鲸的故事》系列FLASH动画等;还有些同学对环保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社会调查、网上查资料制作了《环保在你身边》、《保护水资源》、《回收废报纸,保护森林》《环保月报》等电子作品,有的甚至做了环保专题网页。

通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三段式”运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我感觉不仅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大大提高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能力又带动了他们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选择决策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他们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看待事物,评价事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考问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记得在学习一首基础训练里出现的拼音短诗《困难像弹簧》时,同学们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发表了二三十多种对困难与弹簧之间关系的理解与看法,非常精彩。在学过《田忌赛马》后,许多同学都写下了从课文中受到的启发,其中有一位同学列举了五大条启发,有一条是这样写的:“大家可能不知道帮助田忌的孙膑是一个残疾人,可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自己的行动没有别人方便而放弃人生所有的快乐与开心。他还可以热心帮助自己的朋友,因此,有时候残疾人并不比身体健全的人差,甚至比我们更聪明、冷静……”很明显,这个启发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课文的,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不但拓展了课文知识,还拓宽了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更强烈了,表达能力也提高了,这不仅表现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许多同学对有限的课堂学习仍意犹未尽,他们经常一下课就围到我身边讨论课文问题,表达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有的同学还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条上交给我,这种学习积极性是他们前所未有的。另外,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合作意识,学会了怎样与人协作学习。总之,通过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看到了整合对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