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识字,扩展阅读

 

     宋鹏君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美国的人提出过这样一个口号:“8岁能阅读,12岁能上网,18岁让愿意上大学的人能上大学。”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细分析起来就要为我们中国教育的现状汗颜了。且不说后两者的普及是我国的经济实力无法达到的,单说阅读,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就会比美国晚好几年。 众所周知,尽早能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很重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从实践上看凡是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成绩都高;凡是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其成绩都低。理论与实践都充分证明,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为了使儿童能尽早大量阅读,就必须首先进行快速识字。目前按照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小学语文课本统计,一年级识字量440 个,二年级740 个,三年级560 个,四年级295个。五年级231个,六年级173 个,一至六年级总共识字量为2439个。就是经过六年的学习,还没有达到2500 个常用汉字量。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8岁的时候就能完成英语一般阅读,而普通中国小学生直到六年级才达到汉语的一般阅读。我们的孩子处于严重的知识饥渴状态中的。 

 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现代汉字常用字表》,共收入3500 个常用字(其中包括1000个次常用字),这是现代汉语的基本用字,其覆盖率达99.48%以上。,虽说汉字复杂多变的字形,给人们的认知、书写带来了很多困难,传统识字教学的障碍,又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言汉字也有它的优越性,常用汉字在文章中的覆盖率极高,只需认识约2000个汉字,普通的书报中97%的内容就可读懂,一般文章中99.5%以上的汉字就能认识。看起来汉字结构纷繁复杂,其实是繁中有简、杂中有序。汉字笔划只有八种,绝大多数汉字仅仅由150个部件分别组合而成,其中一百多个就是最常用的独体字。汉字并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我们必须改变理念,挖掘汉字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应,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创造实用、高效的识字要让我们的小学生尽早进入大量阅读,教学方法,让我们的小学生尽早进入大量阅读,在认识到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后,我们使用了广东省教科所编写的《创新式试验教材》进行了意义识字、推进阅读、全面提高的教育试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我校一年级试验班, 大部分学生已能认识1800字,能读书看报,通读文章,还可以写出富于童趣的,语句通顺的的小文章。我们的实验证明一年级学生的记忆力最强,给他们大量的字词刺激,适当降低识字要求,大幅度增加识字量,通过课堂学得和课外习得相结合的办法扩大识字圈。 实验班 识字“提速”并没有加重孩子负担。教师观念和教学方法改变后,绝大部分小学生非但不会有负担重的感觉,而有了大量阅读带来的舒畅感。纵观我们的创新识字试验,能取得长足的进展,与我们在以下两方面做的大胆尝试与创新是分不开的: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陶行知

(一) 推进阅读,变“四会”为“两会”

当今学龄儿童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尤其可贵的是,他们对学习新事物有强烈的动机与需求,并有着惊人的领悟能力和吸收能力。按传统的教学方法, 7、8岁的孩子还在反复地读一些4、5岁学前儿童就能理解的文章,这是人为地压制了他们的发展,使求知欲很强的儿童远远得不到满足,由此造成智力潜能的浪费和损失令人痛惜。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人为地造成识字教学时间晚、速度慢、要求高、数量少。还把精力放在“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默写生字”上,反反复复地练写,通过写来识字、记字,学生被繁重的抄写生字作业累的苦不堪言。枯燥的发音练习和繁重的抄写训练让小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没有时间也无能力进行阅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减退,

我们的试验本着发挥孩子的潜能,识字为了阅读的观点, 以“创新识字”为前提,以“尽早阅读”为核心,以“循序作文”为发展方向,一改长期以来识字教学的“强调四会” (会读、会写、会理解、会运用)为“两会”(会认、大致知道意思)。在教学过程中,重认轻写,使学生迅速排除阅读过程中的生字关。在一年级时强调学生的认字能力,并不过高要求学生的书写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就教会孩子们查字典,让孩子和字典交朋友,课前预习过程中借助字典学生可查到生字的正确发音和意思,从分发挥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因为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生字都会用手写,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会组词,可顺利朗读课文。利用结合音、形编码的认知码输入法,在学生打字输入的过程中即减轻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又有效地解决了一年级学生用手写汉字表示思想的困难。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识字、阅读、作文有机结合,在识字的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使识字、阅读、作文有机结合,互相促进,自然的形成了“复线型”学习模式,有利于儿童综合学习素质的协调发展。利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从《格林童话》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从《鲁滨逊漂流记》到《三国》《水浒》(大部分书籍是图文结合的连环画)。孩子们在书籍中找到了知识,找到了乐趣。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符合一年级小学生心理发展、有大量阅读材料的教育网站,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Internet资源环境和交互工具,为学生的阅读、写作表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支持。学生在学习阅读材料时可直接借助于网络资源扩大阅读知识面,在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符合小学生心理的阅读材料。与此同时,计算机提供的即时反馈功能,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激励,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由此显著地提高了学习质量与效果。在广泛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结合课堂中所学的课文内容和课外的阅读,我们引导学生写小作文,有效的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学校为试验班的孩子专门开辟了网上的习作园地,小朋友们在阅读了网站里的故事以后,或者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都可以在校园网站的习作园地里给老师留言,与老师谈心或写小作文;讲小故事或介绍科学知识。有电脑和网络的帮助使学生摆脱了笔写的束缚,通过打字作文,尽情展示他们的想象力与天赋,使我们发现了孩子被埋没很久的才华。经统计试验班每天在网上习作的的学生达80%以上,他们语言的通顺,表达的流畅,观察的细致,想象的丰富,让老师和专家惊愕。这一切足以转变我们的观念,相信我们的孩子还有无穷的潜质。

 

(二) <![endif]>激发兴趣,提倡自能学习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力,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的兴趣决定着他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效果。因此,在创新识字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能动性,把识字教学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快速高效识字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我们始终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置于战略地位的高度来对待,变教为导、为学。认真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把要他学变为他要学。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尽量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学生在教师精心安排、耐心指导、热情鼓励下学生自主学习。避免了因教师的包办代替而钝化学生思维、弱化学生能力的恶果,这样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也能渐渐地会学了。学生的“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难”的独立人格意识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激发。

 

二 、教学方法的创新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识字要讲趣味性,这是儿童的认知特点所要求的。只有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唤起兴趣,陶冶情趣,培养志趣,使他们在快乐中学,才能达到快速高效识字的目的。传统的“一支粉笔教写,一张卡片教认,一张嘴巴教念”的教学方式根本不能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孩子的思维习惯,我们试验班的老师在识字方法的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识字方法:


 
(一)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想象记字

经过简化,大量的汉字形义音的联系已经演变得面目全非。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就会将这些字做一番新的“说文解字”在比如学生记”豫”字时说:有人给予你一头大象,你不能决定要不要就是“犹豫”的“豫”。乌鸦太黑了都看不到眼睛了,所以“乌”没有“鸟”中间的点等等。对于孩子自编的形义识字法的新“说文解字”,并不是 “牵强附会”、“不合正统源流”,而是真正适合儿童需要的。这样汉字被统一起来的形义音就会在儿童心理上被毫无障碍地认同和接受,并很快地在思维中建立起牢固的联系。所以这种教学法经常是在欢声笑语中进行的,识记率极高。学生亲身感受到汉字易懂、易学、易记、易用。更重要的是孩子对汉字形象的解说,能带来许多极具开拓和创新意识的思维活动,几乎每认一字都对儿童的联想力、想象力(这两者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图形感知能力、空间感知能力进行一次确有成效的培养、锻炼和提高。与之相比,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的儿童在这些方面是得不到这么多益处的。

 

(二)形象记字

作为一种象形表意文字,许多汉字的构成都是有意义可循的。汉字本身有着历史演变的过程,我们把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做纵向沟通,寻求汉字构成的意义演变规律,并把这些规律通俗活泼地融进识字教学,这样就改变学生识字机械式死记硬背的被动局面,变机械记忆为理解式记忆。如图画记字法:教“木”字,就展示树木图,教“本”字就展示指明树木根本的图,教“末”字就展示树木末梢图,教“休”字,就展示农夫倚树小憩图。故事记字法:有的汉字就可以像讲故事一样阐明字理,如教“取”字,就像讲故事一样介绍古代部落战争时割取敌人左耳回来报功的制度;动作记字法:如教“看”字,可用以手遮目的动作演示;教“笔”字,可用毛笔演示推理法。再比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一”表示少,“三”表示多的思想方法。按这种方法学了“人”,可推断“众”的形义关系;学了“木”,可推断“森”的形义关系。  如学了“目”字后,在会意字和形声字中再遇到部件“目”,可以想到它与眼睛有关。如“泪”是眼中流出的像水一样的液体;“盲”是眼睛看不见。 比如“尧”,原义为“一个人往山上跑”,转意为“高”的意思。由“尧”形“烧、晓、绕、浇、饶、翘、跷……”一系列字:火越燃越高为“烧”;太阳越升越高为“晓”;线越缠越高为“绕”;水自高泼下为“浇”;粮食越堆越高为“饶”。游戏记字法:比如在课堂上小组比赛给“口”字加两笔组新字,由“口”字扩展开来学生自学自教认会“田”、“由”、“甲”、“申”、“电”、“囚”、“号”、“召”、“旦”、“旧”、“四”、“石”、“右”、“目”等20多个生字。孩子掌握了汉字的组合方法,不仅识字量大,而且巩固应用效率高。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从小就接触和掌握了现代媒体的应用,这是小学生识字的又一新起点。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室后,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图像的、文字的、声音的学习材料结合起来,能明显提高记忆效率。声象并茂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枯燥的识字学习充满了生气,适当的音效和动画点缀增加了趣味性,利于吸引儿童。在现代技术环境中识字,电脑游戏与识字的巧妙结合,不仅从趣味性的角度使提前、学生在自主练习中认读,识记生字,,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和活动,通过字、词、句、文以不同情境,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反复和学生“见面”而自然获得的。学习的空间是自主的,学习的形式是趣味的,学生学在其中,练在其中,乐在其中。人脑汉字与电脑汉字的横向结合。有效防止了错别字的产生。用认知码输入汉字实际是一种拆字游戏,动脑又动手,学生对此有着极大的兴趣,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的状态之中,所取得的效果是被动式灌输教育无法比拟的实际上,这种以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与其他各种记忆相比一经记住,就容易保持、提取,不易遗忘。学生在轻负担的前提下,实现了识字的高效率。实验班的识字教学中,每节课学生自主操作练习的时间占一节课的1/2左右,学生在自主操作练习中,逐步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发现、自主选择、自主比较、自主搜寻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学生自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在这里举几个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例子。
  1.出示声旁,繁衍新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我们利用计算机采用集中复习,连带识字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青”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 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 “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学了“青”字族的“清、晴、情、请、睛后,在老师的启示下,学生又能编写识记每个字的小韵语:“日出天气晴,河水清又清。眼睛明又亮,用心办事情,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不仅讲明了几个生字的字义,而且揭示了字形表意的特点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
  2
.相近字比较。
  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是缺水了,是“氵 ”旁,闪动“氵 ”,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字还是“渴”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3.寻找错别字。
  一年级学生虽说能写话、作文但其中错别字的数量多。有一些字是因为还不会写,另外就是受其它字的影响,如草写成 (受木影响),桌写成卓(受早影响),挖写成 (受九影响),念写成 (受令影响)。小学生写别字,多用音近字或声旁相同的字来代替。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做寻找错别字的“啄木鸟”的过程中,正确书写、合理用字,如出示几句话或引导学生,找出后放大错字或将别字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划或用错的形旁。换之正确的字,返回原处。

4.快速认字

为了检验学生对生字的熟识程度,我们设计了快速猜字的游戏。在课文上,设置一个每2秒移动一次的“放大镜”,“放大镜”快速移动后,停在生字上,学生认读,两秒后继续移动。这个游戏能检查学生是否能整体输入汉字模块,快速反应出生字读音。在紧张激烈的气氛中,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神经高度兴奋,认字效果很好。

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进行识字教学,我们试验的目标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观察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创造、指导”的课堂中学会学习、学会自主,提高识字效益,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为阅读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游戏活动识字穿插整个课堂教学
   
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快速有效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活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
  1.抽大奖。拿出生字卡片,指定一个字让学生试抽,如抽到的不是该字,大家一起认读后说:“不对不对请继续。”后来如果抽到,大家一起认读后说:“对了对了恭喜你。”这样把读字卡变换了形势,学生在好奇心的趋势下认字兴趣和注意力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很好。

2.摘水果。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杨、扬”,“刻、孩”,“栏、拦”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知识在游戏中得到巩固,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
  3.比赛法。
  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4.
猜谜识字

让学生在预习自编谜语,上课时交流,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兴趣极高。比如在记“娘”字时,学生编出“什么女人最善良”。在记“翩”时学生编出“扁扁羽毛飞呀飞”等等。在老师启发下极少数字就编顺口溜将其互不关联的形音义在合拍押韵的谜语,如“赢”字,顺口溜为“亡口月贝凡,下棋赢一盘”。学生在自己解决认识矛盾后发自内心的成功感,比教师表扬后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更扎实,更有推动力,这样就有效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言而喻,识字效率的提高是极其明显的。

通过实验我们改变观念,创新识字,扩展阅读,,变换形式,激发兴趣。相信这套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导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使我国的八岁儿童(即上完小学二年级以后)达到能认、能读并能(用电脑)写出,从而彻底扫除多年来汉字难学、难教的巨大障碍,真正实现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和语文教学质量的重大飞跃。小学语文教学一定会走出低谷,创造辉煌。